诗文 | 《折杨柳歌辞》 |
释义 | 《折杨柳歌辞》其一
其二
《折杨柳歌辞》原载《乐府诗集》二十五卷“横吹曲辞”,共有五首,这里选用的是原来的第一、二、四、五这四首。据《古今乐录》记载,《折杨柳歌辞》是梁代乐府“胡吹旧曲”之一,说明它是北朝民歌。 这一、二两首内容是相联的。第一首是写男子离别,愁闷不乐。 “捉”,握。“蹀(die)座”,指行者和坐者。 “行客儿”,背井离乡的人。这位北方的男子汉要离开这里了,骑马上路,本来应该握紧马鞭,但他不提马鞭,回身折取路边柳枝。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人有分别时折柳送行之风俗,据《三辅黄图》记:“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为什么要“折柳”呢?因为“柳”与“留”同音,折柳表示挽留。这位“行客儿”临行,不是别人折柳来挽留他,而是自己折柳,表示他不肯离开此地的心情。这时路边行走的和坐着的人,用笛子吹奏起伤别乐曲,更使这位骑马的“行客儿”愁苦到了极点。 这首民谣以“折柳”的动作来描写离别者的心理活动,再以笛声来强化忧伤的气氛,带有传统的民族特点,也是后代诗人用“折柳”典故写离别的较早范本,这对后来的诗歌影响很大。如唐朝权德舆有“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送陆太祝》)的诗句。李白又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名诗,就是运用“折柳”的典故与笛声来反映离愁别绪的有名的例子。 第二首是写送郎的女子此刻也是愁闷不乐,她真愿意化作马鞭, “出入擐郎臂”。 “擐(huan)”,套、系的意思。此句是说出出进进都套在郎的手臂上。 “蹀座郎膝边”,行走和坐下都靠在情郎的膝边永不分离。 这首歌谣的妙处就在于设想的精巧。 “愿作郎马鞭”的“马鞭”是极微贱普通之物,但马鞭又是永远伴随着这个骑马的男子汉的。正因为着眼于此,这位女郎不计贵贱高低,愿作马鞭,以便永远同情郎在一起。这正说明她对情郎深沉真挚的一片痴情。类似的写法在民歌和古代文人诗歌中并不少见。如有的民歌写一位男子愿意化作他爱慕的牧羊姑娘身边的绵羊;东汉张衡的《同声歌》:“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写一个女子愿意化作男子床上的席子、被子、帐子。但张衡的描写带有明显的上层社会汉族深闺女子的特点,表现方法偏于纤细委婉。而“愿作郎马鞭”的描写则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离不开马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豪爽、质朴的性格特点,自有一种粗犷豪放之韵味。 其三
这是《乐府诗集》第二十五卷中“横吹曲辞五”所载《折杨柳歌辞》五首中的第四首。从三、四句看,是从当时少数民族语言译成汉语的。 “乐府”机关是当时政府采集民歌所设的专门机关,从它所采集的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歌来看,可以证明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这首民谣就是一个明证。 开头两句是写实也是起兴。“孟津”,渡口名,古属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魏晋之际的著名诗人潘岳曾任河阳令,在当地倡导广植树木。 “虏家儿”,指少数民族青年。 “婆娑”,摇曳飘荡。一位少数民族青年来到黄河岸边的孟津,远远望见那里杨柳一片茂密繁盛,柳条随风摇曳。这是写实地所见,短短两句就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和平安乐的图景,反映了人物心情的欢欣愉悦。这时有悦耳的汉人歌声穿越柳树飞扬过来,更使这和平繁荣的农村景色增添欢乐的气氛。但这位少数民族青年却有些遗憾,因为他是少数民族,不懂汉语,听不懂这汉族青年歌声的具体意思。 这首民歌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做到情景交融。以自然界繁茂飘动的杨柳和欢乐的汉人歌声,来衬托生活的繁荣安乐和人物心情的愉悦,景情浑然一片。再一点是即事言情。诗人捕捉眼前情事,发为诗歌,十分自然,毫无做作雕琢之态,体现了一种天真直率的性情,客观上反映了古代孟津地区黄河两岸各族人民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现实。 (孙逸忠) 其四
这是《乐府诗集》所载《折杨柳歌辞》中的第五首,反映北方民族放马飞驰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前两句是连锁句式,以快马健儿互相比喻映衬。英雄好汉必须有快马方能显出他英勇驰射的本事,而快马必须在英雄好汉的手下方能受到良好的安排,分派恰当的用场,发挥出快马的本领。两句反复申说,强调健儿快马相互配合,各扬其长。三、四两句是说,只有在实际的飞奔驰射中,才能决一雌雄,分别出高低胜负。 “跸跋(bi bo)”是形容马蹄飞奔击地的象声词。结尾这两句的意思同今天“是马是骡,拉出来遛遛”的俗谚相近。 用隐喻方法写成的诗歌,其形象往往会显示出多重意义。这首歌谣中前两句中的“须”字除了“必须”的意义而外,还包含有“等待”的意义。这就下能不使人想到,这首民谣似乎在诉说一种社会人生哲理。 “快马”与“千里马”同义,喻人才; “健儿”不妨理解为有作为的政治家或明君。有作为的政治家必须有各种人才的配合,才能建功立业;而各种人才只有在贤明的政治家领导下,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两者如适逢其会,定会作出一番不同凡响的事业,可以同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比高低。如果认为这种理解过于牵强,那么可把“健儿、快马”老老实实地理解为英雄好汉和他的坐骑, “跸跋黄尘”指驰射于边塞,这样,全诗客观上就体现了北方边塞人民一种献身报国的进取心,体现了对驰骋黄尘、建功立业、适逢其时,一展身手的期待与渴望。隐喻写法的诗歌往往会引发读者种种联想,耐人咀嚼回味,这首歌谣正是如此。 从语言上看,全诗节奏是急促明快的,语气是斩绝的,快人快语,令人耳目一新。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