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
释义 |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注释】 选自宋·周敦颐《爱莲说》。 濯:洗涤。 清涟:清澈的水波。 妖:妖艳,艳媚。 不蔓不枝:不牵蔓,不分枝。 香远益清:香气传得愈远愈显得清幽。 亭亭:直立的样子。 植:树立。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地把玩。 【赏析】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赞美莲花的美文。北宋中期,士大夫安于享乐,追求富贵利达之风盛行。作者认为,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营富贵的小人比比皆是。他鄙弃那些竞名逐利、寡廉鲜耻的人,憎恶庸劣的世态人情,在文章中以莲花的高洁,象征自己人品的懿德高行,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崇奉,以及对生命美学追求的情趣。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意思说:晋代陶渊明喜爱菊花,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而我独爱莲花,喜欢它长于污泥之中,却纯洁干净,不沾染一点污秽,生在清涟之中,也不妖艳媚人。它的莲茎中间空,外面直,不枝不蔓,香气越远越清香。它亭亭玉立,只可以远远地观赏,不可以轻慢地拿在手里玩耍。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洁净而高雅。作者爱其品格,将之视作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认为莲花具有君子之风,并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美好的品德情操赋予莲花,礼赞有加。晋代陶渊明爱菊,以之象征“隐逸者”,唐人爱牡丹,以之象征“富贵者”,作者爱莲花,比之如君子,将君子的人格美赋予莲花,反过来又以莲花的形象,象征君子的品格和志向,二者精神、气质契合相通,融为一体。所以人们读“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想到君子,一如人们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会联想到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一样。 这就是作者为什么“独爱莲”,并把莲花推到群芳之冠的理由。 而作者笔下“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数句,礼赞莲花的美丽而不显妖媚,有着通直的茎干、沁人的清香和亭亭的丽姿,把莲花挺拔清丽的芳姿,秀逸超群的令德,不可侮谩的嵌崎磊落的风范,淋漓尽致地渲染了出来,进一步丰满了理想中的君子形象。 这样的形象,既传达出莲花的精神气质,赞扬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寄托着一种高洁正直、超凡脱俗、不随人俯仰的人格理想,体现了作者对人格美的崇拜,而这与当时士人的人格审美和内心道德完善是相一致的。作者是北宋理学濂洛学派(“濂学”指周敦颐为首的学派;“洛学”是以二程为首的学派。)创始人,程颢、程颐的老师。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正直不阿,不媚权贵,明断狱案,为民做主,得到人民的赞赏。 正是因为莲花具有作者所崇拜的君子人格的美好东西,所以作者用它比喻君子,也用它来自况自励。可以说,莲花的高洁气质和形象,正是作者秉性气节的一种外化,不仅表达了他坚贞不渝、洁身自爱的理想,也充分体现了他身处污浊环境,独能超然脱俗,不与世道同流合污的君子情操。 千百年来,莲作为“君子情操”的象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赞赏,而它所寄寓的人生理想,在勉励人们崇尚洁美人格的同时,也隐约地讥讽了社会上那些追求功名富贵、庸俗不堪的人们,因此,它不仅在当时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也仍然有其思想价值和人格魅力。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