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描写自然山水的古诗词汇总 |
释义 | 描写自然山水的古诗词汇总 韦应物[1]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2] [1]韦应物(737-789?),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载〈751〉曾为玄宗宫廷侍卫“三卫郎”。安史乱后失官,始折节读书。中唐以来历任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歌大量写田园山水,但也不乏反映民瘼、斥责贪吏、讽刺豪门的诗篇。艺术上深受陶渊明、王维的影响,形成一种闲淡简远的风格。后人每以“陶韦”或“王孟韦柳”并称。有《韦苏州集》。[2]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3]去:离开。亲爱:指好友。[4]“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5]沿洄:指处境的顺逆。(这首诗由送友启程到舟行江上,感慨世事推移犹如江上泛舟,凶吉难料。)凄凄去亲爱[3],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4]。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5]。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1],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2]。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 滁州西涧[1] [1]这诗是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所写。滁州:在今安徽滁州市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2]怜:怜惜,怜爱。幽草:幽谷里的小草。[3]深树:指树丛深处。[4]野渡:荒野之间无人看守之渡口。最后这两句写得极闲静、恬淡、高远,是七言绝句中佳作。以笔墨简洁的景物描写,简淡自然而又精炼的语言,传神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表达出清幽空寂的人生情怀。独怜幽草涧边生[2],上有黄鹂深树鸣[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 柳宗元[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2]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既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又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尤其是山水记游之作,与韦应物并称“韦柳”。风格清峭疏淡,自成一格。有《柳河东集》。[2]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王叔文革新集团被击败,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边远州郡的司马,时称“八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重被起用,其中除凌准、韦执谊已死贬所,程异另先任用外,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分别任为柳州、漳州、汀州、封州、连州的刺史。本篇即是这年夏天诗人抵柳州后,寄赠给四州刺史的。[3]接:连接。亦可作目接(看到)解。大荒:泛指荒僻边远的地区。[4]海天愁思:像大海苍天一般的无边无际的愁绪。[5]飐(zhan):吹动。芙蓉:荷花。[6]薜荔:一种常绿的蔓生植物,常缘壁而生。这两句实写夏天暴雨所见,暗喻政治斗争中惊风暴雨的险恶。[7]重:层层。[8]江:指柳江。九回肠:形容愁肠九转。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9]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之地。文身:文同“纹”,身上刺图案,古时南方少数民族有“文身断发”的习俗。[10]犹自:依然是。音书:音讯。滞:阻隔。(这是给最亲近的、同命相怜的朋友们的一首抒情诗,诗篇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景真情切,极富感发。)城上高楼接大荒[3],海天愁思正茫茫[4]。惊风乱飐芙蓉水[5],密雨斜侵薜荔墙[6]。岭树重遮千里目[7],江流曲似九回肠[8]。共来百越文身地[9],犹自音书滞一乡[10]。 柳宗元 江雪[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此诗作于永州贬所。[2]径:山野间的小路。踪:踪迹。(诗人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父,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又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烦恼。诗境幽僻冷清。) 柳宗元 溪居 久为簪组累[1],幸此南夷谪[2]。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3]。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4]。 [1]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累:约束,束缚。[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谪:被降职,或流放、调往边远地区。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3]夜榜:夜里行船。榜,本指摇船用具。[4]楚天:永州原属楚地。(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作者壮志难酬,苦闷之情就悄然隐入字里行间。)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1] [1]浩初:诗人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亲故:亲戚、故人。[2]“海畔”二句:意谓海边的山峰如同锋利的剑芒,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剑芒:剑的顶部尖锐部分。割:断。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3]若:假若。化作身千亿: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便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诗人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千亿,极言其多。[4]散向:飘向。峰头:山峰的顶端。(这首诗就写于他两度遭贬,在偏远的柳州任上。诗人紧扣题目中的“看山”,不着痕迹地将所见之景与所念之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一“秋”字勾勒出的衰草连天、荒凉凄寂之景,唤起强烈的怀乡思亲念远之情,进而想到要化身千亿,全部散向峰头,以尽思乡之深情。如此神奇的想象不能不令人击节赞叹。当然能想到“化身千亿”和柳宗元精通佛典是分不开的,何况同行的就是一位“上人”。如此“思乡”,真是给人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2]。若为化作身千亿[3],散向峰头望故乡[4]。 张继[1] 枫桥夜泊[2] [1]张继(?—779?),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安史之乱时,避居江南。大历末,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卒于任上。有诗名。其诗不事雕饰而体调清迥。有《张祠部诗集》。[2]枫桥: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泊:停靠。[3]渔火:渔船上的灯火。[4]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这首诗当作于安史乱后作者避地吴中时。诗中真切描绘了枫桥泊舟的夜景,含蓄抒发了作者羁旅的愁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姑苏城外寒山寺[4],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长卿[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 [1]刘长卿:(?—约785)字文房,河北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开元进士,曾任长州县尉,两次下狱遭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有《刘随州诗集》[2]芙蓉山:今湖南宁乡县有芙蓉山。[3]白屋:平民住的房子。建屋用白茬木材,没有涂饰任何彩绘。一说屋用白茅盖顶,故称。(这首诗生动描绘出一幅雪夜投宿山村的图景,含蓄表现出旅人之辛苦、山村之荒寒。)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解读鉴赏] 《孟子》云:“观于海者难于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是说,见过大海壮阔波澜的人,不会再为江河湖泊的水势而感到惊叹,在孔夫子门下游学过的人,对别人所讲的道理就都觉得不够好了。同样,当我们讲过盛唐李、杜、王、高、岑等人的诗篇之后,再来看中晚唐的诗,就会觉得味道不够了。当然这是就盛唐以后诗歌发展的整体趋势而言,对于某个具体诗人来说,也并不尽然。本章我们主要介绍的韦应物与柳宗元,便是中唐时期诗歌创作题材较广,并且较有特色的两位诗人。 以前我们说过诗人的身世经历决定着他们诗歌的风格特色。对韦应物来说,启蒙学诗的早与晚,对于诗歌的创作也有重要的影响。韦应物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祖先有好几个曾做过宰相。但要知道,仕宦在没有保障的政海波澜中,灾祸是旦夕之间的事。韦应物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走向衰落了。但唐代规定,官宦世家的子弟都有选充皇家侍卫的资格,皇帝以为用这些人做侍卫较为可靠,所以韦应物在十四、五岁就入选侍卫了,而且作了玄宗侍卫。不久安史之乱发生,长安陷落,玄宗出奔蜀,韦应物没能来得及跟玄宗走。天宝之乱以后,少年没有好好读书的韦应物就以皇家侍卫的身份进了刚刚恢复起来的太学,开始读书和学诗,那时他已经二十多岁了。杜甫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当然七岁与二十岁都有可能写出好诗来,但这中间有一点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你的学习是从幼年开始的,那你所学到的东西是伴随着你的生命、身心一同生长发育起来的。六七岁开始吟诗的人,他的感发之情来得更真切、更自然,他写的诗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不假思索、出口成章地流淌出来的。可韦应物二十多岁才“拔笔学提诗”,他的学习都是有意的,写作也是有意的,所以他有意学陶(渊明)就像陶,有意学谢(灵运)就像谢了。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里,就既有像陶诗的一类,又有像谢诗的一类。他的诗好处不是在自然感发中得到的,而是需要透过思索才能体会出来。另外由于他不是从小就学诗,所以他对诗歌的声韵、节律等缺乏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的掌握,因此他的诗,古体比近体好,五言比七言好。下面我们就循着他的诗形成的途径,用思索和理性的方法来寻求、品尝韦诗的好处。文学史上习惯把王、孟、韦、柳并称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实韦应物对各类题材和体裁都有过实践,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看他两首有代表性的山水诗: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两首诗都不是律诗(因为律诗必须押平声韵),但从平仄和对偶上看,又很近于近体诗,像这种介于古体和近体之间的一类诗叫做格诗。韦应物写得较好的正是这类五言格诗。前一诗是他从扬子江出发时写给一位姓元、排行老大、任校书郎的朋友的。韦应物曾任过滁州、江州和苏州的刺史,故经常往来于扬子江上。这诗的前四句是结合着离别的感情描写景物:我怀着凄然的远别之情与亲爱的朋友们离别,我泛舟漂泊在朝雾茫茫的大江上,欲回到洛阳去。当我渐渐远离故人之际,透过重重烟树听到广陵(扬州)传来的渐渐微弱的钟声。这随波飘摇的小舟、茫茫的江雾及余音缭绕的钟声结合在一起,不由得引起诗人对人生的慨叹:“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我们这些政海波涛之中身不由己的人,岂不正像这千顷波涛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这真是“此地一为别,会面安可知!”回首展望命运多变的人生,真可谓“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沿”是顺水而下,“洄”是顺水回旋。命运的顺逆如浪里行舟,只要我们一上船,一切只有听天由命了,我们自己是主宰不了的! 诗篇在情景之中有一种思致的融会,也就是说,他的感情的传达,以及兴发感动的力量是在“泛泛入烟雾”、“残钟广陵树”的情境和“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思致中传达出来的。 下面的《寄全椒山中道士》一诗,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在当地郡斋中写的。“全椒”是滁州的一个地名,在今安徽省东部。他说自己独居在寂寞寒冷的郡斋之中,忽然想起山中学道的道士朋友来。他的朋友,即“山中客”所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学道的人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从涧底打来木柴,然后“煮白石”以充饥。这里诗人用了葛洪《神仙传》中白石先生因常煮白石为粮,而就白石山居,时人号称白石先生的典故。“白石”是一种矿物质。魏晋时人讲究服药以求长生。传说嵇康有个朋友到山中去,吃了一种尚未凝固的钟乳石。他想带一些给嵇康吃,但那东西带出来就变得僵硬、咬不动了。我想煮白石大概就是煮这类的矿物质。韦应物想到山中朋友宁静淡泊、意趣超逸的生活,不由得向往之,于是产生了“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的愿望。但是“山中客”与世隔绝,就算你去了,在那“落叶满空山”的一片苍茫寂寥中,你又“何处寻行迹”呢? 贾岛有《访隐者不遇》诗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情趣超逸、意境遥深、格调高古、余味无穷的韵致跟韦应物的这首诗很相似。 一般说,对诗歌的欣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感官上的感受,像谢灵运那些刻画山水形貌的诗,除了给读者的感官上留下一些新奇的印象外,再也没有更深层次的作用和力量了。第二是感情上的感动,像孟浩然的“木落雁难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读后使你不禁为这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如今落得困顿无成、泪痕满面、行囊空空、有家难归的凄惨下场而深感悲哀。第三是感发的联想。前两者都是可以确指的描写,都有一个可以引发你感受与感动的对象在,而第三类诗常常是超乎具体情景、事象之外的一种思致或意境。这一类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要首推李商隐了。此外,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像王维的“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以及韦应物的“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超乎你耳目感官感受之外的一种心灵及精神上的触引和兴发。这是一种不十分具体,也不十分强烈,易于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特殊境界,有人称之为“一片神行”。我想这应该算是自然山水中最好的一类了。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柳宗元又当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金人元遗山有一首论诗绝句说:“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意思是说,谢灵运以刻画山水形貌闻名于世,从而开了山水诗的传统,影响了后来众多的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描写自然山水景物上似乎与谢灵运是同出一源的,但透过外表的“风容”之美,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所共同蕴含着的是一份寂寞的心情。“寂寞心”是指没有知道了解他们感情的人,其中也包含了无人知遇、不得任用的意思。前面我们讲过左思的“铅刀贵一割”,讲过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都是些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却因不被知用而深怀寂寞之心的人。不过谢灵运的寂寞和柳宗元是很不一样的。谢灵运以他富贵、豪奢的地位而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变迁,陡然从高贵的世胄而沉沦为卑微的下僚,他当然不免抑郁于心,因此他的不甘寂寞,是源于一己权势地位陡然失落所引起的恣纵者的失意,而柳宗元则是由于政治理想不得实现才产生的抑郁和苦闷。 柳宗元的家世也是很显赫的,后来也渐趋衰落。柳宗元是他这一代中唯一的独子,所以家里都希望他能重振家风。当柳宗元二十几岁考上进士后,众人皆谓“柳氏有子矣”,可见他家对他的厚望。柳宗元确实不负众望,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多方面的能力才干。当永贞元年(805)顺宗皇帝继位任用王叔文之后,柳宗元、刘禹锡等一批富有改革魄力的人也都受到了重用,随后便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正当王叔文等人准备革除唐朝历代最大的积弊,夺取宦官和藩镇的实权之际,发生了一件最不幸的事情。等了许多年才做上皇帝,并且积极支持王叔文革新政治的顺宗,因病不得不让位给太子李纯(宪宗)。古今中外的新皇帝都不喜欢父辈的臣子。为了摆脱父辈老臣的控制,宪宗一继位就把王叔文等改革派全都贬到边远的外省去做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贞八司马”事件。柳宗元当时被贬到永州(在今湖南)。他没有弟兄姐妹,加之妻子早逝,无儿无女,只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被冷落幽闭在那里。他曾借助游山玩水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痛苦。这一时期他所写的山水游记及山水田园诗,外表看去是在写对山水景物的赏玩,而且常常故意写得冷静,似乎是超脱了,但是事实上,冷静超逸之中常流露出他的热情和痛苦。柳宗元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后被招回朝廷,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在今广西境内,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落后、闭塞、不开化。但此次柳宗元身为刺史,有了地方上的实权,因此他一到此地就开渠凿井,借助人们的迷信心理,在庙宇里开展文化教育。这一时期他不仅写了大量的自然山水诗作,还写了许多政论文章和寓言故事,如《封建论》、《捕蛇者说》等等。下面我们来看他此时所写的两首描写自然山水的诗。 溪居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物抒发寂寞、痛苦、悲慨、热烈的情怀。《溪居》外表写得冷静、超然,其实说的都是反语。“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二句中的“簪组”指的是仕宦人的服饰。意思是说,我长久地做官,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牵累,如今能够被贬逐到这南方的蛮夷之地,可谓一大幸运。接着他又说,闲暇时,我与农夫野老为邻居和朋友,我与他们在一起的那份适意悠闲的情趣真像那无忧无虑的“山林客”。我所过的是真正的农家生活:“晓耕翻露草”,日出而作;“夜榜响溪石”日入而息。诗篇至此,也许你还看不出诗人是在说反话。等到最后两句一出口:“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我们方才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那份无法派遣的寂寞悲哀。既然你有“农圃邻”、“山林客”为友,何言“来往不逢人”呢? 既然有“晓耕”、“夜榜”的情趣和适意,又为何要“长歌楚天碧”? 原来他并非真的超然和悠闲,因为那些“农圃邻”、“山林客”与我们这位被谪南夷的诗人本来就不属于同一阶层和类型。诗人可以很快就适应、了解了他们,而他们却永远也不会理解诗人内心的真正感情,所以诗人只好面对着茫茫的苍穹,仰天长啸,将那份深深的寂寞与悲慨全都发泄在苍茫无际的天地之间。可见诗人愈是极力用冷静与超然的姿态来掩饰内心的情怀和悲慨,这种悲慨之情就愈是表现得真挚、强烈。这就是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色。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 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除此之外,他也有直抒胸臆的诗作,如《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就是这类的代表。在柳宗元的诗作中,写得最好的也是五言诗,但这一首七言绝句也写得极为出色。 诗篇从头至尾,每一个形象,每一个词汇都充满了感发的力量。本诗作于柳州,“浩初上人”,是诗人的一位僧人朋友。诗一开篇就利用当地的景物特色直抒思乡之情。柳州(广西)多山水,而且秋天的群山因没有水雾的缭绕而显得格外清晰,一座座山峰远远看去像是一柄柄锐利的剑锋。而诗人内心思乡的痛苦如同万剑穿心一般难以忍受。痛苦使得诗人忽发奇想:“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诗人是被贬到这远离家乡的偏僻之地的,没有朝廷的诏书,就没有诗人还乡的自由。既然不能回到故乡去,那只有登高向故乡的方向遥望。但此地最高处只有那些“似剑芒”的“尖山”。尽管如此,诗人也恨不能用分身之术把自己分解出千亿个身体,这千亿之身将不辞剑峰穿肠,一起分散到每一座尖山顶上,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遥望! 可见思乡之苦远甚于万剑穿肠! 这首诗短短28个字,把诗人一怀迫切的乡思之情表现得强劲、炽烈、沉痛而悲凉。这是柳宗元山水诗的又一特色。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等。 清朝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中有一首诗,是专门批评韦应物与柳宗元诗的: 风怀澄淡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比苏州。 纵观二人的诗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若仅就其山水诗的创作而言,韦应物与柳宗元是难以分出高下的,在表现山水自然的意境和韵味方面,韦应物确实胜过柳宗元;而在写景抒情的丰厚、深挚、浓烈、真率上,韦应物又明显地逊色于柳宗元。可以说,二人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与此同时的还有张继、刘长卿等人也不乏优秀的自然山水之作。 [阅读思考] 1.你认为中唐的自然山水诗与盛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不同吗? 2.从本讲所选的作品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两首诗,试与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王、孟、陶、谢作比较分析。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