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愚公移山 |
释义 | 愚公移山典源出处 《列子·汤问》:“太形(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o)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释义用法 愚公虽年老,但仍率领子孙决心挖掉门前的两座大山,并且坚信终有一天会挖平,直到感动了天帝,派神人把这两座山背走了。后用此典形容立志宏大,不避困难、艰险,决心完成。 用典形式 【北公】 宋·陆游:“东姥自无缘见佛,北公那有力移山。” 【夸娥】 唐·皮日休:“将山待夸娥, 以肉投猰㺄。” 【移山】 宋· 陆游:“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清·黄遵宪:“移山未要嗤愚叟,捧土真能塞孟诸。” 【山能移】 清·丘逢甲:“生作愚公死精卫,谓海可塞山能移。” 【北山愚】 宋·范成大:“虽云北山愚,聊快南溟运。” 【移山志】 唐·罗隐:“题柱心犹壮,移山志未忘。”宋·陆游:“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 【移太行】 宋·陆游:“书生正可蹈东海,世事漫思移太行。” 【负锸移山】 北周·庚信:“负锸遂移山,藏舟终去壑。” 【愚公移山】 宋·陆游:“山从古在天地间,愚公可笑欲移山。” 【操蛇北叟】 清·钱谦益:“逐鹿南公车乘少,操蛇北叟子孙多。” 【莫问河滨叟】 清·钱谦益:“移山莫问河滨叟,卜宅还招栗里邻。”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