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悲歌 [泰国]西巴拉 |
释义 | 悲歌 [泰国]西巴拉传书人竟把你的叮嘱遗忘! 啊,想着你那甜蜜的笑靥, 我呼传书人近前,托他转述哀肠: 我想把你托付给苍天, 哦,不!因陀拉神也会对你动心,他会把你携入天堂。 我想把你托付给大地, 哦,不,大地的主宰——国王会将你占有,大地又怎敢违抗? 我想把你托付给大海, 哦,不,纳迦龙定会把你调戏,这多么令我心伤! 天地三界皆非安全处哟,我的美人儿, 你的贞洁只有交给你自己珍藏。 记得岸边分手时, 有多少女子悲悲切切送情郎。 怎忍回首,万语千言从何说? 我的叮咛、你的嘱咐竟全然一样! 望浩淼烟波更添愁绪, 纵一路顺风也难解惆怅。 邦嘎加一别心烦意乱, 更那堪又知你病卧在床。 船至连岛。我请它转告你我的苦痛, 真腊岛上,我放声哀号,请它为我作证。 恨别离,我终日懵懵懂懂, 盈盈泪眼,有多少忧怨埋在心中。 离连岛,行至卡嫩关。 关卡免检,小船儿顺利通行。 忽然间,一阵檀香随风飘至, 多像你雪腮遗香香愈浓。 叹如今我一人独卧寒仓, 怎耐得阵阵冷风侵薄衣。 拉瑙乡的柠檬,使我想起你的酥胸, 寒倦时,你一双玉手曾使我温暖无比。 船至板乡,使我想起你平滑的腹, 那诱人的脐,简直像小花一样美丽。 船至荨麻岛,更增添了我的幽怨, 相思场,乱如麻,欲理无计。 是何方神仙使你我生生离散? “阻隔乡”阻断了你我夫妻。 血珠儿晒干又泣出血, 血和泪流不尽漫遍乡里。 ………… 一叶扁舟渐行渐远, 我的心也已经破碎支离。 假如我,相思肠断命归西, 也只盼半身化灰,半身留给你。 这情书你把它藏于枕下, 且莫要闲来浏览当儿戏。 伴睡眠,你把它权当情侣, 夜复夜,莫等闲,两情依依。 (裴晓睿译) 【赏析】 《悲歌》是泰国17世纪著名诗人西巴拉的代表作。诗人出身高贵,自幼聪颖超群。他因才华横溢,深得国王宠爱,被召入宫,成为一名宫廷诗人。但他性格直爽,不畏权贵。他与京都城防长官的女儿娘巴朗恋爱,却被国王强行拆散。他又因写诗讽刺宫廷,得罪了国王和王后,触怒国王,遭国王流放。在流放地又因与被国王赐给当地首领为妻的娘巴朗意外重逢,相爱弥笃,后让首领察觉,被处死。 《悲歌》共有129节,1 070行。此处所选的12节,典型地体现了该诗的风格特征。该诗属于诗人流放后所作,其背景是与恋人的别离,诗人以充沛的感情和生动的笔调抒发了对自己所恋姑娘的无尽的思念。联系到诗人西巴拉与娘巴朗之间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命运,该诗中所渲染的正是一种在分离时分无法托付自己所恋女子的无限的惆怅和焦虑。离别所恋女子,却不能放心地将他托付给任何人,这既是抒情主人公的悲惨所在,却又在一定的程度上烘托了该女子的不同寻常的美丽和魅力。 诗人在描写女子的美丽时,喜欢使用自然意象来展现该女子的清新自然。诗中以檀香、柠檬、小花等自然意象来比喻姑娘的清新、妩媚,同时,诗人又以苍天、大地、大海等意象来作为托付的对象,并以这“天地三界”的反馈信息来展现所恋女子的无与伦比的美丽。苍天、大地、大海的主宰无不为她的美貌所倾倒,这既凸现了姑娘的自然属性,又流露了抒情主人公难以保护自己恋人的担忧。 诗中流露出对真挚爱情的强烈的渴求,倾诉了情侣之间生离死别的难以名状的忧伤以及对阻断爱情行为的血泪控诉:“是何方神仙使你我生生离散?/‘阻隔乡’阻断了你我夫妻。/血珠儿晒干又泣出血,/血和泪流不尽漫遍乡里。”寥寥数行,既叙述了抒情主人公的悲惨的身世和悲惨的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宫廷残暴和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文笔犀利、充满反抗精神。 诗的最后两节写得更为凄凉,更为哀婉动人。离别的痛苦已经使得抒情主人公的那颗炽热的心也变得“破碎支离”,但诗人仍将自身的痛苦化为爱的奉献,愿意为了爱情而奉献一切,直至自己的一命归西的身躯,更企盼他们的爱情能够超越时空,珍藏于情书,化为艺术生命,“两情依依”,天长地久,直至永恒。 (吴斯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