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庄子·徐无鬼》
释义

《庄子·徐无鬼》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51〕。凡成美,恶器也〔52〕。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53〕!形固造形〔54〕,成固有伐〔55〕,变固外战〔56〕。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57〕,无徒骥于锱坛之宫〔58〕,无藏逆于得〔59〕,无以巧胜人〔60〕,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61〕,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62〕。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63〕,方明为御〔64〕,昌㝢骖乘〔65〕,张若〔66〕、謵朋前马〔67〕,昆阍〔68〕、滑稽后车〔69〕。至于襄城之野〔70〕,七圣皆迷〔71〕,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72〕?”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73〕?”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74〕。”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75〕!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76〕,有长者教予曰〔77〕:‘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78〕,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79〕。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80〕。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81〕。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82〕,称天师而退〔83〕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84〕,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85〕,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86〕,皆囿于物者也。招世之士兴朝〔87〕,中民之士荣官〔88〕,筋力之士矜难〔89〕,勇敢之士奋患〔90〕,兵革之士乐战〔91〕,枯槁之士宿名〔92〕,法律之士广治〔93〕,礼教之士敬容〔94〕,仁义之士贵际〔95〕。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96〕,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97〕,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98〕。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99〕。势物之徒乐变〔100〕,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101〕,不物于易者也〔102〕。驰其形性〔103〕,潜之万物〔104〕,终身不反〔105〕,悲夫!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106〕,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107〕,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108〕,与夫子为五〔109〕,果孰是邪?或者若鲁遽者邪〔110〕?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111〕,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112〕。’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113〕,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为之调瑟〔114〕,废一于堂〔115〕,废一于室,鼓宫宫动〔116〕,鼓角角动〔117〕,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118〕;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119〕。且若是者邪?”惠子曰:“今夫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相拂以辞〔120〕,相镇以声〔121〕,而未始吾非也,则奚若矣?”庄子曰:“齐人蹢子于宋者〔122〕,其命阍也不以完〔123〕,其求钘钟也以束缚〔124〕,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125〕,有遗类矣〔126〕!夫楚人寄而蹢阍者〔127〕,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128〕。”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129〕:“郢人垩慢其鼻端〔130〕,若蝇翼,使匠石斫之〔131〕。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132〕,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133〕。宋元君闻之〔134〕,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135〕。’自夫子之死也〔136〕,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137〕,可不谓云〔138〕!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139〕?”管仲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絜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140〕,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141〕,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142〕,则隰朋可〔143〕。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144〕,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145〕。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146〕,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147〕,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吴王浮于江〔148〕,登乎狙之山〔149〕,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150〕,逃于深蓁〔151〕。有一狙焉,委蛇攫𢮞〔152〕,见巧乎王〔153〕。王射之,敏给搏捷矢〔154〕。王命相者趋射之〔155〕,狙执死〔156〕。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157〕:“之狙也〔158〕,伐其巧〔159〕,恃其便〔160〕,以敖予〔161〕,以至此殛也〔162〕。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163〕!”颜不疑归,而师董梧〔164〕,以助其色〔165〕,去乐辞显〔166〕,三年而国人称之。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167〕,仰天而嘘〔168〕。颜成子入见曰〔169〕:“夫子,物之尤也〔170〕。形固可使若槁骸〔171〕,心固可使若死灰乎?”曰:“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172〕,而齐国之众三贺之。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卖之,彼故鬻之〔173〕。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174〕,吾又悲夫悲人者〔175〕,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176〕,其后而日远矣。”

仲尼之楚,楚王觞之〔177〕。孙叔敖执爵而立〔178〕,市南宜僚受酒而祭〔179〕,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180〕,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181〕。丘愿有喙三尺〔182〕!”彼之谓不道之道〔183〕,此之谓不言之辩〔184〕。故德总乎道之所一〔185〕,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186〕,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名若儒、墨而凶矣〔187〕。故海不辞东流〔188〕,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189〕,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190〕!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191〕!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192〕?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193〕,循古而不摩〔194〕,大人之诚〔195〕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196〕,召九方歅曰〔197〕:“为我相吾子,孰为祥〔198〕。”九方歅曰:“梱也为祥〔199〕。”子綦瞿然喜曰〔200〕:“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201〕:“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202〕!”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203〕,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204〕。子则祥矣,父则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205〕,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206〕,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207〕,若勿怪〔208〕,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209〕,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210〕,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211〕。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212〕!凡有怪征者〔213〕,必有怪行,殆乎〔214〕,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无几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215〕,不若刖之则易〔216〕,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217〕,然身食肉而终。

齧缺遇许由〔218〕,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219〕。”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220〕,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221〕!夫民不难聚也〔222〕,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223〕,致其所恶则散〔224〕。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225〕,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226〕。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227〕,譬之犹一〔228〕。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229〕,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有暖姝者〔230〕,有濡需者〔231〕,有卷娄者〔232〕。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233〕,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234〕,择疏鬣长毛〔235〕,自以为广宫大囿〔236〕,奎蹄曲隈〔237〕,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238〕,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239〕,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240〕,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241〕,蚁慕羊肉,羊肉膻也〔242〕。舜有膻行〔243〕,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244〕。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245〕,曰冀得其来之泽〔246〕。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247〕,众至则不比〔248〕,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249〕,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250〕,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251〕。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252〕。古之真人,以天待之〔253〕,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254〕,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

药也,其实堇也〔255〕,桔梗也〔256〕,鸡𢋊也〔257〕,豕零也〔258〕,是时为帝者也〔259〕,何可胜言!句践也以甲楯三千栖于会稽〔260〕,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261〕,唯种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鸱目有所适〔262〕,鹤胫有所节〔263〕,解之也悲〔264〕。故曰: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265〕,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守土也审〔266〕,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故目之于明也殆〔267〕,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268〕。凡能其于府也殆〔269〕,殆之成也不给改〔270〕。祸之长也兹萃〔271〕,其反也缘功〔272〕,其果也待久〔273〕。而人以为己宝,不亦悲乎!故有亡国戮民无已,不知问是也〔274〕。故足之于地也践〔275〕,虽践,恃其所不蹍〔276〕,而后善博也〔277〕;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278〕。知大一〔279〕,知大阴〔280〕,知大目〔281〕,知大均〔282〕,知大方〔283〕,知大信〔284〕,知大定〔285〕,至矣。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286〕,大方体之〔287〕,大信稽之〔288〕,大定持之。

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289〕,始有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颉滑有实〔290〕,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291〕,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292〕!阖不亦问是已〔293〕,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294〕

〔注释〕 ①徐无鬼:姓徐,名无鬼,缗山人,魏国隐士。 因:靠,即通过引见。 女商:姓女,名商,魏君的宠臣。 魏武侯:名击,魏文侯的儿子。②劳:慰劳。③病:困乏。④劳:劳苦,劳累。⑤故:今,现在。 寡人:古代王侯的自称。⑥盈:满足。 耆:通“嗜”。⑦长:滋长。 好恶:指好恶之情。⑧病:伤害,损害。⑨黜:去掉。⑩掔(qiān牵):引却,即抛弃。⑪超然:犹“怅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⑫尝:试。 语:告诉。⑬质:材质。⑭狸:野猫。 德:材性。⑮亡:通“忘”。 一:指身体。⑯国马:即国中的良马。⑰天下马:即天下的良马。⑱成材:天然生成的材质。⑲若恤(xù恤)若失:闷然无所思虑的样子。⑳超轶:谓超越群马。轶,原意为车辙,这里代指群马。 绝尘:形容奔驰极速,蹈尘无迹。㉑说:通“悦”。㉒从:通“纵”。 《金板》:书名,内容不详。㉓《六弢》:书名,即《六韬》,为太公所作兵法。㉔启齿:谓开口而笑。㉕说:通“悦”。㉖直:但,只。㉗越:越国。 流人:谓流亡之人。㉘所知:知交。㉙旬月:十天和一个月。㉚期(jī基)年:一周年。㉛似人者:谓似国中之人。㉜滋:愈。㉝虚空:指空旷无人的荒野。㉞藜藋(lídiào离掉):泛指杂草。 柱:塞。 鼪鼬(shēng yòu生右):黄鼠狼。㉟踉:当为“良”字之误。良,长久。 位:处。㊱跫(qióng穷)然:欢喜的样子。㊲謦欬(qǐng kài请忾):咳嗽,这里引申为言笑。 侧:身旁。㊳莫:没有人。 真人:指得道之人。㊴芧(xù序):橡子。 栗:栗子,亦称板栗。㊵厌:饱食。㊶宾:通“摈”,弃。㊷其:还是。 干:求。㊸登高:比喻显贵,即高位。㊹居下:比喻卑贱,即下位。㊺不自许:不安。㊻和:谓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奸:指酒肉声色的滑乱。㊼病:指心神之病。㊽偃兵:息兵。㊾本:根本。㊿此:指爱民、偃兵。〔51〕殆:恐怕。〔52〕器:谓形迹。〔53〕几:近乎。 且:将。〔54〕固:必,必然。〔55〕成:成功。 伐:失败。〔56〕变:指内心的妄动。〔57〕无:通“毋”,不要。 鹤列:阵名,谓陈兵如鹤之列。 丽谯:高楼名。〔58〕徒骥:步骑兵。 锱坛:宫名。〔59〕得:通“德”。〔60〕巧:谓机巧之心。〔61〕已:止,指消除爱民之心。〔62〕撄:扰乱。〔63〕大隗:虚构的人名。 具茨:山名,在今河南密县东南。一说,虚构的山名。〔64〕方明:虚构的人名,意谓明白。 御:驾车。〔65〕昌㝢:虚构的人名,意谓盛美。㝢,通“宇”。 骖乘:坐在车右陪乘。〔66〕张若:虚构的人名,意谓张大。〔67〕謵(xí习)朋:虚构的人名,意谓所习很广。 前马:在马前作向导。〔68〕昆阍:虚构的人名,意谓守混同。〔69〕滑稽:虚构的人名,意谓言辞雄辩不穷。 后车:在车后当随从。〔70〕襄城:在今河南襄城县。〔71〕七圣:指方明等六人加黄帝。〔72〕若:你,指童子。〔73〕存:在。〔74〕为:治理。〔75〕奚事:何必多事。〔76〕瞀(mào冒)病:目眩之症。〔77〕长者:指悟道者。〔78〕痊:病愈。〔79〕六合之外:指一种没有俗尘喧扰的至虚之境。〔80〕诚:诚然,固然。 吾子:相亲之辞,指童子。〔81〕辞:拒绝回答。〔82〕稽(qǐ起)首:叩头。〔83〕天师:合乎天道之师。〔84〕知士:智谋之士。〔85〕序:条理。〔86〕察士:苛察之士。 凌:凌辱。 谇(suì岁):责骂。〔87〕招世之士:招摇自见之人。 兴朝:以得志于朝廷为乐。〔88〕中民之士:才质中等的人。 荣官:以官爵为荣耀。〔89〕筋力之士:犹言“大力士”。 矜难:以战胜艰难自夸。〔90〕奋患:奋勇除患。〔91〕兵革之士:久于沙场的战士。〔92〕枯槁之士:即隐士。 宿名:留恋高名。宿,守。〔93〕法律之士:指“法家者流”。 广治:广泛推行法治。〔94〕礼教之士:泛指“儒家者流”。下“仁义之士”与此同。 敬容:敬修容仪。〔95〕贵际:注重交际。〔96〕草莱之事:即耕种的事。 比:和乐。〔97〕旦暮之业:日常活儿。 劝:勉力。〔98〕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 壮:自夸。〔99〕尤:出众。〔100〕势物之徒:附势贪物的人。 乐变:喜欢变诈。〔101〕此:指招世之士等十六种人。 顺比:顺从。 岁:时。〔102〕不物于易:犹言“不易于物”,即不拘限于外物。〔103〕形性:指身心。〔104〕潜:陷没。〔105〕反:通“返”,返回本性。〔106〕前期:预定目标。 中:射中。〔107〕公是:即公理。〔108〕杨:杨朱。 秉:公孙龙的字。〔109〕夫子:指惠施。〔110〕鲁遽:姓鲁,名遽,周初人。〔111〕夫子:指鲁遽。〔112〕爨(cuàn篡):烧。〔113〕是:此。 直:只是。 召:招引。〔114〕调瑟:调整琴瑟的音调。〔115〕废:置。〔116〕鼓:拨弦。 宫:古代的五音之一。〔117〕角:古代五音之一。〔118〕无当:不和谐。〔119〕未始:未尝。 音之君:即众音之主。〔120〕拂:抵拒,对抗。〔121〕镇:压服。 声:声音。〔122〕蹢(zhí直):使踯躅。〔123〕阍(hūn昏):守门人。 完:指完全之人。〔124〕钘(xíng形)、钟:皆为乐器。钘,似小钟而长颈。 束缚:谓包裹。〔125〕唐:失。 域:乡域。〔126〕遗类:遗忘其族类。〔127〕寄:寄居。〔128〕离:通“丽”,附丽。 岑:岸。〔129〕顾:回头。〔130〕郢: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垩(è饿):白土。 慢:通“漫”,涂。〔131〕匠石:名叫石的木工。 斫(zhuó卓):砍削。〔132〕听:任凭。〔133〕失容:失色。〔134〕宋元君:即宋元公,名佐,宋平公之子。〔135〕质:指施技的对象。〔136〕夫子:指惠施。〔137〕病病:病危。〔138〕谓:当为“讳”字之误。讳,忌讳。〔139〕恶:何。 属国:指托付国政。〔140〕不己若:即“不若己”。 比:亲近。〔141〕钩:违逆。〔142〕勿已:不得已。〔143〕隰(xí席)朋:姓隰,名朋,齐国贤人。〔144〕畔:通“叛”,叛离。按,“畔”上原当有“不”字。〔145〕哀:哀怜,同情。〔146〕临人:谓凌驾众人之上。〔147〕下人:谓甘居人下。〔148〕浮:渡。〔149〕狙(jū居):猕猴。〔150〕恂(xún旬)然:惊惧的样子。〔151〕深蓁(zhēn针):荆棘茂密处。〔152〕委蛇(yí移):从容的样子。 攫𢮞:腾跳。𢮞,即今“抓”字。〔153〕见:显示。〔154〕敏给:敏捷。 搏:接。 捷矢:快速飞来的箭。〔155〕相者:协助吴王打猎的人。 趋:急进。〔156〕执:拿,握。〔157〕颜不疑:姓颜,字不疑,吴王的朋友。〔158〕之:此。〔159〕伐:矜夸。〔160〕便:便捷。〔161〕敖:通“傲”。〔162〕殛(jí极):死,殒身。〔163〕色:骄色,即骄人之色。〔164〕董梧:姓董,名梧,吴国的贤人。〔165〕助:一本作“锄”,去掉。〔166〕乐:声乐。 显:显贵。〔167〕南伯子綦:即南郭子綦。 隐几:倚靠几案。〔168〕嘘:慢慢地吐气。〔169〕颜成子:南伯子綦的弟子。《齐物论》并作“颜成子游”。〔170〕尤:谓出类拔萃。〔171〕槁骸:枯骨。〔172〕田禾:齐王姓名,即齐太公和。〔173〕鬻(yù育):卖。〔174〕自丧:因自炫名声而丧失真性。〔175〕悲人:指能悲人之自丧而不能自觉其身的人。〔176〕悲人之悲者:指自己。〔177〕觞:酒器的总名。此处用作动词,谓以酒款待人。〔178〕孙叔敖:𫈢贾之子,亦称𫈢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为楚庄王相,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可见此则故事纯属寓言。 爵:酒器。〔179〕市南宜僚:姓熊,名宜僚,楚国勇士。因居住市南,故称。〔180〕两家之难:指楚白公胜与大夫子西两家之间的战事。两家皆派使者去请市南宜僚助战,宜僚则高枕安卧,以两手弄丸不止,承之以剑不动。使者各还,俱论宜僚“两手弄丸不止”之意,认为这在暗示两家如用兵不止就必会灭亡。最后两家各自解兵而归,不复用兵。〔181〕甘寝:安寝恬卧。 秉:执。 羽:舞具,为舞者所执。 投兵:投弃兵戈,即息兵。〔182〕喙(huì惠):嘴。〔183〕彼:指市南宜僚弄丸和孙叔敖甘寝之事。〔184〕此:指孔子不言之事。〔185〕总:归根。〔186〕休:停止,泯灭。〔187〕而:犹“则”。 凶:谓招致凶祸。〔188〕辞:拒纳。 东流:指东流入海的水。〔189〕实:货财。〔190〕为大:谓有心求大。〔191〕为德:谓有心修德。〔192〕大备:指天地无心求大而大自备的道理。〔193〕反:通“返”,归。〔194〕摩:揣摩。〔195〕诚:指自然德性。〔196〕陈:列队。〔197〕九方歅(yīn因):人名,伯乐的弟子,善于相面。〔198〕祥:福分。〔199〕梱(kǔn捆):子綦之子。〔200〕瞿然:惊喜的样子。〔201〕索然:涕下的样子。〔202〕极:绝境。〔203〕三族:谓父族、母族、妻族。〔204〕御:拒不接受。〔205〕而:通“尔”,你。〔206〕牂(zāng臧):母羊。 奥:室内西南隅。〔207〕田:畋猎。 宎(yāo妖):室内东北隅。〔208〕若:你。〔209〕之:指子綦之子。 邀:求取。〔210〕乘:顺。 撄:扰乱。〔211〕委蛇:随顺的样子。〔212〕然:乃,却。〔213〕怪征:不祥征兆。指表露于脸面的非分之福。〔214〕殆:危险。〔215〕全:形体完好。 鬻:卖。〔216〕刖:断去一足。〔217〕适当:正好。〔218〕齧(niè聂)缺:虚构的人物。见《齐物论》篇注。 许由:尧时贤人。〔219〕逃尧:谓怕尧将帝位禅让给自己,故逃避他。〔220〕畜畜然:行仁的样子。〔221〕其:将。〔222〕聚:招揽。〔223〕劝:勤勉。〔224〕致:给。 散:离去。〔225〕捐:舍弃。〔226〕器:工具。〔227〕断:决断。 制:裁制。〔228〕覕:同“瞥”,暂见的样子。〔229〕贼:害。〔230〕暖姝(shū殊):谓浅见自喜。〔231〕濡需:谓偷安一时。〔232〕卷娄:形容形体卷曲,精神疲倦。〔233〕说:通“悦”。〔234〕豕:猪。〔235〕疏鬣(liè猎):疏长的鬣毛。 长毛:此二字原缺,今据陈碧虚《庄子阙误》所引张君房本补。〔236〕囿:苑囿。〔237〕奎:两股之间。 曲隈(wēi威):深曲隐蔽之处。〔238〕利处:有利的寄住之所。〔239〕鼓:举。 布草:铺开柴草。 操:持。〔240〕域:指猪身。〔241〕慕:爱慕。〔242〕膻(shān山):膻气。〔243〕膻行:发出膻腥的行为,指推行仁义。〔244〕邓:古地名。 虚:通“墟”。 有:通“又”。〔245〕举:选拔。 童土:不长草木之地。〔246〕其:指舜。 泽:恩泽,好处。〔247〕众至:谓以膻行招致民众。〔248〕比:和。〔249〕甚:过分。〔250〕抱德:守住自然德性。 炀和:养和,即培养天和之气。〔251〕复:领悟。〔252〕循:顺,即随顺自然。〔253〕之:当为“人”字之误。〔254〕之:指自然。〔255〕实:指药草。 堇(jǐn仅):药草名,即乌头,治风冷痹。〔256〕桔梗:多年生草木,其根入药,可宣肺、祛痰、排脓。〔257〕鸡𢋊(yōng拥):药草名,即鸡头,与藕子合为散,服之可以延年。〔258〕豕零:药草名,即猪苓,可以治渴。〔259〕是:指上几种药草。 帝:主,指主药。〔260〕句(gōu勾)践:越国的国君。 甲楯:盔甲与盾牌,这里指披甲持盾的兵士。楯,通“盾”。 会稽: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城东南。〔261〕种:即越大夫文种,为句践重要谋臣。〔262〕鸱(chī痴):即猫头鹰。 适:谓仅适宜于夜间视物。〔263〕节:适,谓仅能适宜于长。〔264〕解:断,截。〔265〕只:语助词。〔266〕审:安定。〔267〕殆:危险。〔268〕殉:逐物。〔269〕能:智能。 府:脏府,胸中。〔270〕不给:犹“不及”。〔271〕长:增长。 兹:通“滋”。 萃:聚。〔272〕缘:由。〔273〕果:谓收到效果。〔274〕是:指根源。〔275〕践:踏。〔276〕蹍(niǎn捻):踩。〔277〕博:广远。〔278〕天之所谓:谓大道流衍变化,派生万物的种种情况。〔279〕大一:指天地产生之前的混沌之象,即道。〔280〕大阴:谓大一之后,阴阳絪缊,但未有动静相感之性。〔281〕大目:谓大阴之后,已分出阴阳五行等名目。〔282〕大均:谓大目之后,天地开始化育万物,平等而无偏私。〔283〕大方:谓大均之后,万物充满天地之间。〔284〕大信:谓万物有体有形,皆可一一稽考。信,实,实体。〔285〕大定:谓使万物各定其位。〔286〕缘:顺。〔287〕体:体用。〔288〕稽:稽考。〔289〕枢:枢要。〔290〕颉(xié协):谓升降上下。 滑:谓流动旋转。〔291〕亏:亏损。〔292〕扬搉(què确):概略。〔293〕阖:何。 是:指道的大致情形。〔294〕尚:庶几,大概。

〔鉴赏〕 开篇照例是徐无鬼与魏武侯及女商之间的几番问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形式由《论语》、《老子》、《孟子》等著作的语录体发展到《庄子》中,已逐渐成熟,形成特定的对话式论辩体,并辅以大量独立成段的议论;而到晚期的《荀子》、《韩非子》等,则几乎完全成为专题论证文。回想《庄子》一书中,既有庄子本人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又有寄寓着深刻意蕴的大量人物对话,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诸子散文循序渐进发展的痕迹。当然,庄子所创的“三言”并用,交相错杂,飞花漫舞,弘大深辟,在先秦诸子中也称得上是独树一帜,就像文中的天马,“超逸绝尘,不知其所”。圣哲们本身无限的思绪并不一定需要借助于有限的语言,“述而不作”甚至“不述不作”可能更符合他们的本意,因为世上大部分人只能算是“中之质”乃至于“下之质”,真正深奥玄妙广大无际的思想并不在这些人的理解范围之内,长期来中规中矩的生活已经磨灭与销毁了他们曾经与生俱来的灵性与智慧。但圣哲终究怀着一颗隐秘的忧世之心,“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之余仍会惦念着人间的悲苦,哪怕自己飘逸优美清澹疏宕的言辞在人间往往会沦落到被曲解甚至被利用的地步,他们也仍要尽力给出所有。所以我们才有幸拥有了这么多荟萃着奇思妙想的篇章。

真正的智者并不会摆出一副冷冰冰的说教面孔,更多时候他们愿意以一种和光同尘的姿态出现在人间,不求高人一等,不逞一时之快,将哲思化入最普通的生活常理中,使世人在不知不觉间开悟。女商绞尽脑汁,把《诗》、《书》、《礼》、《乐》、《金板》、《六弢》统统搬来对武侯横说竖说,还不如徐无鬼因其所好捧出一段“相狗相马”之论,看似无稽,却句句击中武侯内心。武侯长久沉迷于世俗享乐,此刻听闻徐无鬼之言“大悦而笑”,并不是关于“狗马”的评判有多么精彩,而是身居王位、“去天日远”的他忽然在徐无鬼的言谈中感受到近乎空谷足音一般可贵的真意。这种“相悦以解”的方式在《庄子》的《说剑》等篇目中也曾多次奏效,全凭了庄子“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精神与胸怀才能有如此构思,若换作他人,不知又该流露多少浅显的讥讽责骂了。

后文管仲临危托政,弃廉洁正直且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鲍叔牙不用,而推举“于国有不闻”、“于家有不见”的隰朋,并非他不明事理,而是他比别人更深刻地看透了“为天下”的本质就是“不为天下”,这样一来,隰朋因为自己韬光养晦不居人上的低调处世风格,无意中成为治国的最佳人选。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人们往往牢记着他人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短处,往往为前人的失败教训哀叹而无视于当前自身的可悲处境,使得“后人复哀后人”,重蹈覆辙的次数多得简直像陷入了一片悲剧轮回的无尽苦海。大道可以是希望的灯塔,先哲们的言谈可以成为渡海之筏,但是在漫长而黑暗的追寻之途中,却又充满了各种使人丧失目标的诱惑。本文中的黄帝偕同与之并称“七圣”的六人外出寻访大道,路上失措迷途,幸而得遇那位“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的牧马童子。只是黄帝一行仍然在“为天下”的问题上与小童纠结不清,盘问再三,不明白“童子之于大隗,是一是二,见童子,可不见大隗矣。见童子,已真见大隗矣”(宣颖《南华经解》)。心系世务者,放不下俗尘的喧扰,终究不得见清静自然的至虚之境。黄帝尚且如此,更毋论后世《北山移文》中那类借隐迹山林博取官禄功名的假隐士了。

《徐无鬼》里有只猕猴,自恃敏捷灵巧,竟然独自在吴王和射手们面前欢腾跳跃,甚至频频伸手接箭,最后当然死在箭下。其实庄子也曾多次谈过身处人世的困苦艰辛,到处是尔虞我诈,到处有不可预测的险境,就好像每天游历在厄运的箭靶中心,随时会面临最凄惨的结局。而众人却仿佛那只伐巧恃便骄傲的猕猴,入于其间唯恐不及,“驰其形性,潜之万物”,“富贵则有骄泰之色,贤劳则有矜夸之色,施予则有恩德之色,尊上则有傲慢之色,是皆所以取祸者”(林云铭《庄子因》),不知应当“藏身深眇”以远离灾患。

庄子在文中劝导人们要纯任自然,保持真性。在他笔下,丧真失性的人时而以群照出现,时而又以个照示身,时而从中拈出一两个放大给人看,时而又汇拢起来进行一番调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农夫商贾,甚至连尧、舜这些先贤也被网罗在内,以为警戒,所谓“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庚桑楚》)。庄子向来赞同万物相感以诚,何须尧、舜的仁义之行来无谓添乱。尧“畜畜然仁”,舜高行善泽,但庄子却唯恐“其为天下笑”,认为凭个人的决断绝不可能造福于天下,更预言“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声情激越,意绪苍凉。

庄子将舜的善行比作羊肉的膻气,已是出人所未出之语,不料他更将儒墨众家的辩论等同于吠声犬影,“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一语既出,不可谓不刻毒,但也足使满座高谈阔论者屏息无声。惠施就是这样一位持“一孔之见”以自傲而迷失在无谓争论中的辩者,他自以为“相拂以辞,相镇以声”,让别人无法驳倒自己,便可成为“公理”的据有者。殊不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齐物论》),没有人能够找到一个真正称职的标准来评判事物的是非高下,只有超越其上、运化万物的大道才能卓显世界本原。风和阳光拂过水面自然会带走河水,但因为河流源远流长而且始终依偎在大地的守护之中,所以“未始其撄也”,同样真理本身也不会因为人间的强辩争执而磨灭损耗。 附:古人鉴赏选

此篇多有隐晦难解之语,如层峦叠嶂,争奇献怪,游涉此者,甚可新人耳目、长人意见。读《庄子》到此,不得草草,三复愈有深味。(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

篇内有幽微杳眇而不可不问者三:相狗马,一也;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二也;有暖姝、濡需、卷娄者,三也。(明陈深《庄子品节》)

此篇前半诠理精密,练词古雅;后半变幻断续,不可捉摸。文境之奇,尽于此矣。(清林云铭《庄子因》)

“鲁遽”一喻,如许佶屈,及至看破,取意止是淡然。“齐人”一喻,如许佶屈,及至看破,取意止是淡然。“楚人”一喻,如许佶屈,及至看破,取意止是淡然。真是鬼神于文,略略摇笔,便令人目眩也。(清宣颖《南华经解》)

逐段逐层,各有精义,自成一则妙文,如海上群山,参差错立,一邱一壑,皆具奇观,殊形异态,结构天然,正不必强为联属也。(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

开手即就他“病”字翻出妙义,警快非常,本是武侯劳无鬼,却一笔撇开,转是无鬼劳武侯,宠利之撄心不如山林之适志,对面反照,机趣环生。以下作两层揭出病根,病在性命者深,病在耳目者浅,要之皆病也。纵恣其耆欲好恶,固为失己;强制其耆欲好恶,亦属累心。空中一击,正是绝妙机锋,武侯超然不对,轻轻顿住,极有文情。(同上)

此段全从喻意透出正文,其拍合正文处,只寥寥数语,已尽其妙,更不须多赘一词也。送他人之葬而过惠子之墓,追念畴曩,一往情深。作悲感语,固落寻常见解;作旷达语,亦非此时意境也。看他不从惠施落笔,而从匠石发端,陡下一语,骤闻之,几不知其命意之所在,落到“臣之质死”句,则图穷而匕首见矣。一路传神设色,俱有草蛇灰线之奇。写匠石只写其技之入妙,写郢人正写其质之纯全,匠石借以自喻,郢人借喻惠施,不重在匠石而重在郢人也。(同上)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