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穷危又极嶮,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

《正乐府十篇·哀陇民》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

【注释】:

彼: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与“此”相对。1.指示人或事物。《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狡:狡猾。)《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2.指示场所。《战国策·秦策二》:“息壤在彼。”(息壤:地名。)②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又《昭公二年》:“彼何罪?”2. 泛指别人;他人。《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谲(jué)诈之士。”(谲诈:玩弄手段。)

毛:

①[名]鸟兽的毛。《战国策·秦策》:“~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②[名]头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③[名]草木。《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④[名]长草木的地方。诸葛亮《出师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珍:

①珠玉。《荀子·解蔽》:“远方莫不致其珍。”②珍贵的;稀有的。《后汉书·马融传》:“珍林嘉树,建木丛生。”(建木:长木。)③珍味。《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袭:重。)④珍爱;珍惜。《后汉书·黄琼传》:“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

彼: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与“此”相对。1.指示人或事物。《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狡:狡猾。)《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2.指示场所。《战国策·秦策二》:“息壤在彼。”(息壤:地名。)②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又《昭公二年》:“彼何罪?”2. 泛指别人;他人。《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谲(jué)诈之士。”(谲诈:玩弄手段。)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言:

①说话。《诗经 ·卫风·氓》:“载笑载言。”(载:助词。)②议论;谈论。《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③言语;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稽:根据。)④表达;宣说。《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永:同“咏”。唱。)⑤誓言;约言。屈原《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称一言。王勃《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⑦一句称一言。《论语·为政》:“《诗经》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⑧助词。无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


诗文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释义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诗句出处:《正乐府十篇·哀陇民》;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