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张祜《赠内人》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释义 | 张祜《赠内人》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解题】 张祜,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卒于唐大中年间。以宫词著名。有《张处士诗集》。 李清照在《添字采桑子》词中说“半叶蕉心卷未舒”的芭蕉叶,“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意指芭蕉叶初生时是卷着的,而随着它的长成会慢慢地舒展开来,包藏感情内蕴的古典诗词,不也有这样的深趣吗?这首《赠内人》就具有余情无限,令人遐思的艺术魅力。 诗的一、二句写室内,三、四句写室外。唐代长安教坊歌舞妓进入宫中承应的称“内人”。崔令钦《教坊记》中云:“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诗题为“赠内人”,就是替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妓咏叹,并非真的向她们投赠诗篇。诗中以内人在室外月下看宿鹭,在室内灯下救飞蛾的两个动作的描写,折显了其幽禁在宫苑孤寂、苦闷、愁怅的心影。 【全诗】 《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释】 ①内人:宫内宜春院的习艺人。 【翻译】 禁门宫树梢月光轻轻流过, 美目只看双栖的鹭鸟之窠。 灯影畔斜拔出插发的玉钗, 挑开灯芯的红焰救出飞蛾。 【鉴赏】 内人,指宫女,因皇宫又称大内,故称。唐代诗人中写宫词的 很多,如“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 出御沟”(司马扎《宫怨》),“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许浑《陈 宫怨》),“吴王别殿绕江水,后宫不开美人死”(王建《古宫怨》)等等,大抵 抒发对宫人容颜易逝、无人欣赏的悲愤与无奈。此诗亦写宫怨,但却匠心 独运,构思精妙。在纤细如发的细节描写中,勾勒出宫人慵懒无聊的闲愁 情态,含蓄委婉地表达出宫人复杂微妙的心绪变化,令人如临其境,如在 眼前。 首句点出时间地点,看似平淡,实则下笔精妙,字字珠玑。门是“禁 门”,树是“宫树”,表明地点在皇宫深院,一“禁”字,一“宫”字,凸显出深宫 重门的森严与幽闭。“月痕过”表明时间,月光由宫门慢慢转移到树梢,此 时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二句则交代主要人物的出场及行动细节。在这 样的深宫内院中,在这样的午夜时分,有一位绝色美女却迟迟不愿睡去, 而是睁开着清澈明媚的双眸,痴痴地呆望着树上那双宿双栖的鹭鸟的巢 穴,她到底苦思冥想什么呢?诗人没有交代,但读者分明可以感受到这位 绝色宫女的孤寂与哀怨。 一、二句写室外,描绘宫女在月下痴看鹭巢的场景。三、四句则转入 室内,写宫女在灯影下百无赖聊之际的微妙动作。呆望许久,她突然从头 下拔下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正在扑火的飞蛾。一“拔”字,一“剔”字,展现 出宫女动作之优雅。“救飞蛾”三字,则传递出她的善良及美好心愿,孙洙 评价此举为“慧心仁术”(《唐诗三百首》),此诚不虚也。 此诗之所以为后人称诵,一是炼字用词精妙贴切,如“过”、“拔”、“剔” 等字,用笔简洁却形象生动,入木三分。二是场景与动作描写传神细腻, 从月下徘徊到灯影之畔,从“看宿鹭”到“拔玉钗”再到“剔开红焰”,均彰显 出作者观察的细致与构思的巧妙。三是委婉曲折而含意隽永。“月痕过” 中之“过”字,看似写的是月光的位移,但何尝不是暗喻着青春的易逝? “媚眼惟看宿鹭窠”,不正好象征着宫女对双宿双飞的幸福生活的向往? “剔开红焰救飞蛾”,看似是拯救扑火的飞蛾,但飞蛾扑火的悲剧,又何尝 不是宫女孤寂一生命运的影射? 本诗写宫怨,但全诗无一处写哀怨,更不用说讽刺与控诉。然而通读 全篇,在宫女散漫的动作与慵懒的神情背后,却无处不含哀怨,无处不寓 自怨自怜。在此,诗人对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怜悯以及对后宫制度的曲 婉讽刺,则一目了然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