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诗句出处:《白帝庙》;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余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注释】:
诗文 |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 | |
释义 |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诗句出处:《白帝庙》;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 | 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 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 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 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常时。 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 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余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注释】: 崎:[崎岖]1.山路高低不平的样子。张衡《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2. 处境困厄艰难。《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夷,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3.形容情意缠绵或感情委婉曲折。古乐府《西乌夜飞》五:“感郎崎岖情,不复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崎岖:①山路高低不平。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不易行。”②处境困难。文天祥《平原》:“~~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来:(一)①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②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跟“去”、“往”相反。《孙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使……来;招致;招来。也作“徕”。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④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⑤将来;未来。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斯:则。已:停止。)⑥句末助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二)lài 慰劳。《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职:主管。劳lào:慰劳)野:①郊外。《诗经 · 邶风 · 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②田野;原野。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③朝廷之外;民间。与“朝”相对。指不在朝,不当政。《尚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④非人工畜养或培植的(动植物)。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野竹分青霭。”(青霭:山中云气。)⑤粗鄙;野蛮。《说苑·修文》:“小人失之野,救野莫如敬。”⑥质朴;缺乏文采。《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庙:①供奉祖先牌位及祭祀祖先的地方。《诗经·鲁颂·閟宫》:“新庙奕(yì)奕。”(奕奕:高大。)②指供奉神灵或先贤的地方。《史记·封禅书》:“于是作渭阳五帝庙。”许浑《泛五云溪》:“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③借指朝廷。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号]古代帝王死后附祭于太庙所起的名号。《新唐书·高帝纪》:“谥曰太武,庙号高祖。”(谥:死者的称号。)闵:①哀怜;怜悯。后作“悯”。《谷梁传· 昭公九年》:“此何以志? 闵陈而存之也。”(志:记载。陈:国名。)《汉书·苏武传》:“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②忧愁;忧伤。马融《琴赋》:“孤茕(qióng)特行,怀闵抱思。”(孤茕:孤独。特:独。)③病。《诗经·豳风·鸱鸮》:“鬻(yù)子之闵斯。”(鬻:养育。斯:语气词。)④忧患;凶丧。《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闵凶,不能文。”⑤忧虑;担心。《汉书·艺文志序》:“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⑥昏暗;糊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窃闵然不敏。”愧:羞惭。《诗经·小雅·何人斯》:“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常: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常时:往时,从前。《绣襦记》折十九:“吾家里,~~有马今无矣。”时:①季节;指四季。《论语·阳货》:“四时行焉。”②特指农时。《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③光阴;时光;时候。《吕氏春秋·首时》:“天不再与,时不久留。”④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南卓《羯(jié)鼓录》:“黄幡繟亦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⑤时辰;时候。《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⑥其时;当时。魏禧《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者,貌甚寝。”(健啖:食量过人。寝:丑陋。)⑦机会;时机;时运。《论语·阳货》:“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新唐书·武平一传》:“时不再来,荣难人借。”(荣:荣华富贵。)⑧合时;应时。《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⑨时代;时世。《吕氏春秋· 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⑩时势;时尚。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1)副词。用以表示时间。1. 表示行为不断发生,相当于“常常”、“经常”。韩愈《行难》:“圣人不世出,贤人不时出。”(不世:罕有。)2. 表示行为偶尔发生,相当于“有时”、“时而”。杜甫《自阆(làng)中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之三:“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12)通“伺(sì)”。等候。《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