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岭葱水绿曲也甜:音乐体裁 |
释义 | 岭葱水绿曲也甜:音乐体裁在本区的传统音乐体裁中,较有影响又最能体现音乐风格特点的是民歌和戏曲音乐。以下,我们在对本区五大类音乐体裁做概括性介绍的同时,重点描述民歌和戏曲的一些代表性体裁。 民歌 除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俱全以外,各种“风俗歌曲”也是较有特色的体裁。 劳动号子主要有船夫号子,排筏号子,打硪号子等。湘、沅、资、澧四条主要河流均可行船、放排,于是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船夫号子和排筏号子。其中特别著名的是“澧水船夫号子”。由于滩多水急,水情复杂,根据船上的不同劳动,产生了装载用号子、下水用号子(即“摇橹号子”)和上水用号子(即“拉纤号子”、“扯帆号子”)等多种类别。其中下水用号子又分“平板”、“数板”、“高腔”等几种。“平板”又名“幺妹子嗬咳”,在平水慢行时唱,曲调高昂悠扬,速度较慢,领唱与众和交替进行: 澧水船夫号子 (平板) “数板”在深水行船用力时或两船比赛时唱,速度稍快,曲调是上下两句,每句前半句领,后半句合,可根据需要多次反复: 澧水船夫号子 (数板) 高腔常在水急滩险时唱,句幅简短,唱词多为衬词,节奏急促、有力。领与合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交替进行,而是在交替中出现一些重合,形成多声部进行: 澧水船夫号子 (高腔) 在普遍流传的山歌中,根据唱法、曲调等特点,又可大体分为高腔、平腔和矮腔(又称低腔)山歌。高腔山歌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假声唱,声音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多带有衬腔。矮腔又称“哼歌子”,多由妇女在室内用真声唱,声音平和、柔婉,音量较小。平腔介于以上二者之间,也多用真声演唱。流传于衡山的山歌《一塘清水一塘莲》更具有高腔的特点。 湘音乐的小调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明清时期流行全国的时调小曲,它们多是从长江流域的其它省份沿江传入这里。最初多为沿街卖唱的歌女所唱。唱词常以四季、五更、十绣、十二月等多段歌唱某一中心内容。曲调多柔和、细腻、缠绵。后逐渐渗入当地民间歌舞和说唱等形式中去。另一种小调是本区特有的,曲调较短小,活跃,地方特点突出,例如桑植的《上四川》,茶陵的《瓜子红》等。 民歌中的另一种体裁称为“风俗歌曲”。实际上,专指在一些特定的民间风俗活动中,如在丧事、婚事中演唱的歌曲。有孝歌、伴嫁歌、贺郎歌等。其中伴嫁歌主要流传在西南部,是在民间风俗活动“伴嫁”中演唱的。按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女孩子出嫁前一两天晚上,和她一起长大,感情要好的姑娘们自动到新娘家“伴嫁”,这种活动又称“坐歌堂”、“坐花园”、“陪嫁”、“送嫁”等。主要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唱伴嫁歌,有时还跳伴嫁舞,新娘也要“哭嫁”。活动常持续到深夜或通宵达旦,直到送新娘上轿。唱词内容大多为感激爹娘恩情、歌颂姐妹友情等。也有埋怨爹娘包办婚姻及骂媒人的。曲调形式与小调接近,但又有不带伴奏及口语性较强等特点。以下是嘉禾县的一首伴嫁歌《娘喊女回》,是新娘与母女的对唱: 一塘清水一塘莲 稍慢、自由 娘 喊 女 回 歌舞 民间歌舞主要有地花鼓、采茶及竹马灯、三棒鼓等形式。 地花鼓主要流传在中北部的长沙、常德、岳阳、浏阳、益阳、宁乡等地,一般是在春节期间,由民间艺人表演,据说在十七世纪时已开始流传。以一旦、一丑二人表演的形式最为常见,又称“双花鼓”,二人手持扇、手绢等道具载歌载舞。每个节目基本以一个曲调反复演唱,也有带一定情节的小戏。其曲调有二百余支,多为当地的民间小调。其中很多属“湘羽”音调体系,富有特色。伴奏乐器有锣、鼓、钹、小锣、大筒(一种粗竹筒胡琴)、唢呐、笛子、三弦、琵琶等。深受本区人民喜爱,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的湖南花鼓戏(后文还要谈到),就主要是在这种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采茶是流行于我国南方茶叶产区,主要表现茶农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本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采茶歌舞的流传也很普遍,比较集中的是在湘西的吉首、凤凰、花垣、泸溪等地,当地又称“茶灯”,一般由男女二至三人表演,也有集体歌舞。主要曲目有《正采茶》、《倒采茶》、《十二月采茶》、《四季采茶》等,还可选唱其它地方小调。伴奏乐器有锣、鼓、钹及唢呐、笛子、二胡等,过场音乐及歌曲间奏以唢呐为主。 竹马灯是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均有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因主要表演者将一竹扎纸马挂在身上(近似北方的民间歌舞“跑驴”)而得名。主要在年节时,由农民组织马灯队走村串乡,敲锣打鼓,边歌边舞。在本区的长沙、浏阳一带流传普遍,演唱曲目有《竹马歌》、《十转》、《贺喜》、《十盏灯》等,中间还有时加进戏曲选段及武术等表演。 三棒鼓流行于湖北、湖南两省,是一种带有一定杂技性的歌舞。由一两人表演,一人表演时,腰系鼓,颈挂锣,将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掷于空中,双手一面扔棒,接棒,一面用之击鼓敲锣,同时歌唱。双人表演时,一人扔棒,接棒,击鼓唱歌,另一人敲锣。原是旧社会穷人卖艺的一种形式,唱词多即兴编排,常用曲调有“凤阳歌”、“十绣”及其它民歌小调。 说唱 本区各地的说唱形式主要有常德丝弦,湖南渔鼓及长沙弹词,祁阳小调等。 常德丝弦主要流行于北部洞庭湖边的常德一带,又称“老丝弦”,因伴奏主要采用弦乐器而得名。它产生于明清,以后流行全国。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各省流传的时调小曲,经与本区方言及民间音乐融合而逐渐形成。采用坐唱的表演形式,传统是由六人演唱,兼奏乐器,乐器种类与排列固定,有“扬琴对鼓板,琵琶对三弦,京胡对二胡”之说。表演以唱为主,说为辅,节目可分为小段、单段及长段。小段多属抒情性质,只用一两个曲调反复演唱;单段多具叙事性,用两个以上曲调演唱一个完整的故事;长段具有更多的戏剧性,又称“丝弦戏”,是组合起多种曲调演唱大型故事,演唱者有角色之分。单段和长段的音乐主要有“牌子丝弦”与“板子丝弦”两类。前者为曲牌联缀结构,常用曲牌有[越调]、[满江红]、[剪剪花]、[鲜花调]、[银纽丝]等。后者属板腔体结构,是以“川路”、“老路”两种声腔做不同的板式变化。1949年以后,表演形式有所变化,出现了单人、二人、多人等表演形式。 湖南渔鼓属道情类说唱曲种,主要在湘南、湘西等地流传,是外来道情结合本地方言与民间音乐而形成的。传统形式由一人站唱,并自击渔鼓、简板与水钹伴奏。以唱为主,说为辅,曲目多为长篇历史故事,也有中、短篇者。唱词多为七言四句结构,基本曲调有“渔鼓调”、“道情腔”、“正腔”等。1949年以后表演形式也有所变化,有站唱、坐唱、联唱等多种形式,伴奏乐器增加了月琴、二胡、三弦、扬琴等。 此外,长沙弹词形成较晚,是二十世纪初,由外来的弹词结合道情的一些伴奏形式而形成,流行于长沙、益阳、湘潭等地。祁阳小调约在明末已形成,流传在湘南的祁阳、祁东、零陵、衡阳等地,由当地流传的民歌小调结合“花灯”和“丝弦”中的一些曲调而形成。 本区的歌舞与说唱音乐,虽某些形式与外区共有(如花鼓、采茶、渔鼓、弹词等),但由于其歌唱均采用本区各地方言,又结合吸收了当地的一些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曲调,因此均已具有本区的风格特点。 戏曲 本区的戏曲剧种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高腔、昆腔、皮黄腔为主要声腔,如湘剧、祁剧、武陵戏、辰河戏及巴陵戏。其中除巴陵戏以外,均采用了我国戏曲发展史上重要的声腔高腔,使本区成为保存高腔剧种最多的区域之一。另一类是从本区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的各地的花鼓戏,包括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 湘剧是本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本区中部、东部,并传播到江西西部的萍乡、吉安等地,旧称“人戏”、“大戏”,清末民初时始称湘剧,又因以长沙、湘潭为中心,故一度又称长沙湘戏。湘剧的声腔包括高腔、低牌子和弹腔。其高腔是由弋阳腔逐渐地方化而形成,具有“一人启口,众人帮合,伴以锣鼓,不托管弦”的高腔典型特征。但又由于湘剧用中州韵、长沙方言演唱,其高腔又受到青阳腔和地方音乐的影响,在曲牌中加入了流水板“滚唱”,称为“放流”,因此湘剧高腔又有别于其它剧种中的高腔,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其中唱词较通俗,曲调更近口语。湘剧《单刀会》中关羽一段唱腔的片断,是高腔曲牌[北驻马听]中的几句,从中可以看到字位较密集的“放流”与句末帮腔的结合,形成前短后长,前紧后宽的句腔结构,富有韵味。(谱例见后) 湘剧中的低牌子不同于昆曲的南北曲,音调较为粗犷明快,用唢呐或笛子伴奏,配以锣鼓。弹腔即皮黄腔,又称“乱弹”、“南北路”,其中“南路”即二黄,“北路”即西皮,另有反南路、反北路等。基本腔调和板式与汉剧大体相似(因弹腔是从汉剧传入),但术语不同,咬字、韵味也不相同。湘剧的伴奏乐队原为文场二人,武场四人,乐器有二弦、月琴、笛、唢呐、鼓板、大钹、大锣、小锣等。1949年以后逐渐增加了伴奏乐器,高腔也增加了弦乐伴奏,帮腔从男声齐唱变为男女声分帮或合唱。 祁剧是本区南部较大的剧种,又称祁阳戏,因起源于祁阳而得名。流行于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黔阳,并流传到本区以外的桂北、赣南、粤北、闽西等地。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和弹腔及地方丝弦小调。用祁阳方言演唱,唱腔高亢激越,小生、小旦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伴奏乐器有祁胡、月琴、三弦、板胡、高音战鼓、帽形噪鼓(音响效果与板鼓相近)、小锣、大锣、大钹,其中主奏乐器祁胡用南竹制琴筒,琴柱内插铁条,弓杆内插铁丝,音色高亢洪亮。 单 刀 会 (放流) 此外,武陵戏以本区北部的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沅江流域,并流传到本区以外的鄂西南、黔东北一带。旧称沅河戏,1949年以后曾称常德湘剧、常德汉剧,现定名为武陵戏,因常德古代属武陵郡,故名。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及一些民间小调,现存剧目以弹腔戏为主。辰河戏流行于本区西部的沅陵(旧称辰州)、辰溪等地,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低腔、弹腔。巴陵戏主要流行于本区北部的岳阳一带以及本区以外的鄂东南,赣西北等地,因岳阳古为巴陵郡,故名。唱腔以弹腔为主。 本区另一类剧种是各地流行的花鼓戏,统称湖南花鼓戏。其中以长沙花鼓戏最具代表性,因此有时所说的“湖南花鼓戏”实际是指长沙花鼓戏。各地的花鼓戏均是在民间歌舞花鼓(可参见本章有关部分)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民间艺术形式,特别是当地流传的民歌和戏曲剧种中的一些成分发展而成的,在清朝初年已经盛行。其唱腔以曲牌体结构为主,所用曲调主要分四类:“川调”、“锣腔”、“牌子”和“小调”。音乐一般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男女腔调相近,用自然本嗓演唱,音高相差八度。唱腔句末常加“哪嗬哈”等衬词,具有本区方言特点,增加了乡土气息。伴奏以大筒主奏,又以唢呐为主吹奏过门,并配以打击乐器。早期的花鼓戏大都为农民业余班社演出,剧目常以民间故事、日常生活为题材,多短小精悍,活泼风趣,乡土气息浓厚。以下为长沙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刘海唱腔中的一段《双川调》片断。《双川调》是长沙花鼓戏的常用曲调之一,它由上下句唱腔及前奏、间奏各四板组成,可以多次反复。句中曲调可依字行腔灵活变化,但句末落音固定,上句落于商音,下句落于羽音。这一曲调也属于本区“湘羽”音调体系。 双 川 调 1949年以后,本区各地相继成立花鼓戏专业剧团,并进入城市剧场演出。花鼓戏现已成为本区深受群众喜爱并具有代表性的剧种。 器乐 器乐演奏形式以民间吹打合奏为主,虽没有发现像十番锣鼓、西安鼓乐这样在全国有影响的乐种,但一些民间吹打合奏形式在全区普遍存在。它们在名称、乐队编制和演奏曲目等方面既有相同、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响房”是流行于长沙地区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并在春节期间为民间歌舞伴奏。有两种乐队编制,一种叫“大乐”,用唢呐两支,大钹两副,锣、鼓、小锣各一;一种叫“小乐”,用海笛、管子、竹笛、大筒、堂锣、小镲、梆子等,有时还加进三弦、二胡。主要演奏曲目与湘剧中的曲牌相同,如[九腔]、[粉蝶]、[大开门]、[傍妆台]、[一江风]等,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曲牌有一定惯例。 衡阳等地的吹打合奏称“鼓乐”,俗称“围鼓”、“夜鼓子”、“夜喇叭”、“锣鼓堂子”等。演奏时以八人一班,俗称“八仙”。所用乐器有唢呐、二胡、竹胡、竹笛、大号、小锣、鼓、镲、铜鼓等,以唢呐主奏。早期鼓乐常演奏[差鼓一]、[差鼓二]、[正调南进宫]、[哭皇天]等三十余首曲牌。现代鼓乐演奏的曲调多与花鼓戏相近。衡阳城内的鼓乐还有时“开锣唱戏”,即在乐队伴奏下进行戏曲清唱,多为湘剧的唱腔。此外,在邵阳、黔阳等地还流行“铜鼓牌子”、“十样景锣鼓”等吹打合奏形式。 本区的各种民间吹打合奏尽管名称不同,但乐队多以唢呐或海笛主奏,外加竹笛、管子等管乐器及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弦乐器用得较少或不用。这样的乐队编制与我国北方冀中、山东及东北等地吹打合奏中以唢呐主奏大同小异,其间可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当然,这些合奏形式又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其演奏的音乐,包括湘剧曲牌与花鼓戏曲调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区域中类似的合奏形式。如果说这类合奏形式是历史上从外部传入的(因唢呐本身即是从国外传来的乐器),那么它已在这里生根、开花,并伴随着人民生活,成为主要的器乐演奏形式。 湘音乐文化区虽仅以湖南一省为主,在全国音乐文化区划中属较小的区,但传统音乐五大类形式俱全。由于各种体裁的历史、分布及运用场合等又各不相同,因此要归纳出它们在音乐风格上的共同特点,遗漏与例外肯定会是很多的。若从整体上看,本区传统音乐的风格既不像江浙一带那样细腻精巧,也不像北方各地那样粗犷、雄健,又不像西南,特别是四川一带那样火热、泼辣。相比之下,本区音乐往往具有一种开朗、甜美,乃至怡然自乐的情调。这可能与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比较优越,以及这里人民性格、气质中的某些共性有关。 在音乐形态方面,前文已谈到“湘羽”音调体系是本区的重要特点。“湘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带有湖南特色的羽调式结构”,它是以羽、宫、角三声为基础,再加徵音,组成“小三——大三——小三”这样的基本排列方式,以羽为主音。在曲调中,这些音之间的上、下行三度、五度是比较常用的进行,从羽到徵的七度进行也有运用,并很有特色。除以上这四个音以外,曲调中商音也有出现,有时还有升高的商音和徵音等,但它们的出现对“湘羽”音调的总体特征并不产生根本的影响。此外,本区还有一些徵调式的曲调也具有“湘羽”体系的一些因素。“湘羽”体系的曲调在本区的各类音乐体裁中普遍存在,在本章引用的谱例中,衡山山歌《一塘清水一塘莲》,嘉禾伴嫁歌《娘喊女回》,长沙花鼓戏中的《双川调》等均为“湘羽”体系的音调。相比之下,其中《双川调》更多地体现了“湘羽”的基本特点。 “湘羽”体系的形成可能与湘方言字调的调值有关。前文谈到,以长沙为中心的本区中北部是湘方言及本区音乐风格的代表性地区,“湘羽”音调体系也是如此,长沙一带的“湘羽”曲调比较典型,越是远离这一地区,“湘羽”音调的特征及影响越趋淡化,并开始向邻近区域的音乐风格渐变。 “湘羽”音调在我国整个传统音乐中独树一帜,在人们心目中,它已成为湖南音乐地方风格的代表。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