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小说·刘鹗小说《老残游记》 |
释义 | 小说·刘鹗小说《老残游记》小说·刘鹗小说《老残游记》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全文略,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本《老残游记》) 刘鹗(1857—1909),字铁云,别号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刘鹗1888年以同知职衔在河南巡抚吴大澂处参与治黄工程,继任山东巡抚张曜手下黄河下游提调官。因治河有功,被新任山东巡抚福润保荐到总理衙门,得以知府任用。这期间,刘鹗曾应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征召,往湖北商议借外债修筑芦(沟桥)汉(口)铁路事。同时也曾向直隶总督王文韶上书,建议用外资修筑津(天津)镇(江)铁路。因大力倡导借外力开矿筑路,被同乡京官群起而攻之,并被开除了“乡籍”。自此,“汉奸之名大噪于世”。 1897年,刘鹗又受德商之聘,担任侵华经济组织福公司的华人经理,主办山西矿务。所以一再被顽固派官僚弹劾,要求皇上以“通洋”汉奸的罪名“明正典型”,“就地正法”,因外国人保护才得幸免。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侵占北京,都人苦饥,道殣相望。刘鹗捐银一万二千两,加入救济会,并由沪至京,进行救济工作。先成立平粜局,向俄军购买太仓粮食赈济难民;又附设瘗埋局,掩埋无主尸骸,还冒险收葬了反抗侵略牺牲的侠士大刀王五。事后,被清廷加以“私售太仓粟”的罪名流放新疆,直到病死。(参见罗振玉《刘铁云传》) 刘鹗学问博杂,理学、佛道、金石文学,乃至医算占卜都有造诣,也善时文。著述丰富,独以长篇小说名世。这部小说是刘氏在北京时所作,共二十回。1903年,署名“鸿都百炼生”在《绣像小说》中发表十三回;后又在天津《日日新闻》上连载。另有续集六回,也于1906—1907年间在《日日新闻》刊出。1935年由良友图书公司印成单行本。此后则有多种版本行世。 刘氏后人曾说,《老残游记》是一时兴到笔墨,初无若何计划宗旨,亦无组织结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其实并非没有主旨。“自叙”云:“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神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 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刘氏此书,正是身当末世,深感“棋局将残”,为“家国”痛哭,为社会呼吁而作的。 《老残游记》以揭露玉贤和刚弼这两个酷吏的暴政为主要内容,批判了清末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现实。所谓“冤埋城阙暗,血染顶珠红”,“杀民如杀贼,太守是元戎”(第六回),是对于那些所谓“清官”的本质的尖锐揭露。小说把矛头对准名为“清官”的酷吏,认为他们最具有欺骗性: 他们杀人误国,还被当作“救世观音”。这种见解自有其深刻之处。所以鲁迅称赞它“言人所未尝言”。 主人公老残,是刘氏所精心刻画的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也可以说是刘氏自己写照。他,30多岁,不通八股,却精于医道和治水工程。不是官吏、幕宾,却到处受到当权者的尊重。他关心民生疾苦,以自己的医术为人治病,又凭自己的特殊关系揭发残害人民的赃官酷吏。他一方面痛恨腐朽的官僚社会,另一方面又出入官场,靠显达的官僚朋友如白子寿等作后台惩治酷吏,平反冤狱,一方面清醒地认识到“治天下的又是一种人才”,不能靠“四书”、“五经”,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超越儒家的“仁政”理想。所以,他不能有更大的作为,只能当一个心在朝廷的江湖名士。这反映了作者的改良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有批判现实、宣传改良、结构松散、笔无藏锋等谴责小说的一般特点。但艺术上又自有其独到之处,即如刘大杰所说,以“游记式的记事体”与简洁圆熟的语言,明快生动地刻画人物,描绘山光水色,“非清末一般小说所能及”(《中国文学发展史》)。所以鲁迅称赞它“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中国小说史略》)。例如关于刚弼的性格、翠环的悲史、逸云的身世、大明湖的风景、白妞说书、桃花山月夜、黄河冰雪等篇章,都是很突出的。 选文录自《老残游记》第二回。基本内容是描写济南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色和王小玉说书的情景。原书回目上句“历山山下古帝遗踪”与内容重点不太相符。但这回书却是历来脍炙人口的篇章,在全书中也最能体现鲁迅所说的“叙事状物,时有可观”的艺术成就。 在小说中,作者既能以一个游客的视角广泛地记述见闻,又能充分地利用传统诗画的艺术经验表情达意,从而突出了主人公老残的名士性格。这样,那些似乎没有明确目的的写景状物片断。与全书主人公的塑造之间也就有了内在联系。 全文内容分两大部分: 第一到四自然段是“游湖”,描写千佛山、大明湖风景;第六到十七自然段是“听书”,刻画明湖居王小玉的唱书技艺。两大部分截然不同的内容,以第五自然段为过渡,按时间顺序自然组合。 第一部分“游湖”分三层: 第一自然段是小引;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是主体,第五自然段是游览尾声,并向第二大部分移动。第二大部分“听书”,以时空转换,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六到七自然段是第一层,叙听书前的有关情况;第八到十七自然段是第二层,写听书的具体情景。总之,这两大部分先写目睹,后述耳闻。目睹的景物是以大观小,写景见意;可闻的音乐则陪衬烘托,化听为视,读来令人觉得绘色绘声,文巧笔妙,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先说以大观小,写景见意。 小说的第一部分“游湖”,主要写景。 刘鹗是精通画理的;至少,他的写景艺术非常合乎画理: 他既引导读者“步步移”、“面面观”,以游动的视点、从微观上把握具体景物的个性特征;又从宏观视野上推出景物的总体印象,让读者“以大观小”,领略大意,窥其精神,从而获得丰富的美感。试看小说第一自然段的写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是一幅扫描式的大全景,让读者鸟瞰齐鲁一带的寥廓秋光,给人明丽宜人之感;主人公一路“颇不寂寞”的心情,也令人感同身受。进了济南城,又是一个扫描式的大全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下子把泉城济南的地方特色推到眼前。这个景象,对老残来说是很新鲜的。他这江南人看惯水乡城市的水巷小桥、人家枕河,面对泉城的特殊风物,自然感到新奇。在这里,“江南风景”是虚,它被当作一个概括化的参照意象,安置在以泉水、垂杨为特征的济南城意象的背景上,一虚一实,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突出了眼前实景的鲜明个性。也可以说,这是将“以大观小”的宏观视角与以形写神的微观把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这种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贯串在重点景物即第二至四自然段对大明湖园林的描绘中。 在第二自然段里,值得注意的是对历下亭的描写。亭子什么形状,没有细说,只用“油漆已大半剥蚀”一句带过。然后写道:“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书’。”这里大有讲究。宋人画论认为,楼观亭榭,是画面的眉目,是景观“胜概”的标志。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的外貌,是联语“历下此亭古”的印证;而“济南名士多”,又点出了济南的文化背景;杜工部的诗句、何绍基的书法,都显示了这个破旧的历下亭的巨大文化价值,非特书一笔不可。接着,移船到了铁公祠。 老残没有仔细观光铁公祠,却把视线投向南面的千佛山。这已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但见山上梵宇僧楼、苍松翠柏,高下相间,丹枫掩映;火红、碧绿、雪白、靛青,好不鲜明。这是实写,也是写意,是老残视觉感官所摄取的最强烈的印象。南宋初年的赵千里兄弟绘画,以色彩丰富著称,这里,作者又将赵千里绘画色彩的概括化的意象与眼前千佛山风景色彩的意象虚实对照,使读者加大了感受的深度。但是,大明湖景物如何?作者以老残正对山色赞赏不绝,“忽听一声演唱”,低头看去的手法托出: 清澄如镜的湖面,映着那千佛山的倒影,显得格外光彩,比上面真的千佛山还好看。这一声演唱,将老残的审美注意力从高处远处拉回到眼前,投向一个更为绚丽、更为神奇,但却是十二万分虚幻的境界,并用了绝妙的园林“借景”的艺术手法: 铁公祠遥对千佛山是借;湖面又把山色借色水中,成为仰借;湖南岸那一片带着夕阳、水气的粉红芦花,也被借入而成了这湖镜的边框和上下两个千佛山大画屏的共同底座,给这片景观增添了特殊的亮色。于是,远近相连,内外交通,虚实相映,上下生辉,造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彩色空间。最后在第四自然段里写了老残的感触和游踪的转换。 这样的大好风景,竟然没有什么游人,老残好生奇怪。尽管他的感受是强烈的,但还没有加以概括。而大门里楹柱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正好道出了他心中的感受。所以他暗暗点头道:“真是不错!”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段之一就是文学点染,即以匾额联语和诗词题咏点景。这本是文人雅士们欣赏实践中的艺术创造,或描写景物,或借景寓情,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它在园林里成了景物的一部分,既是对景物的美化,也能发挥其潜在审美效益: 或者引导游人探赏风景的奥秘,或者启示游人深化自己的感受,使游园欣赏从审美观点上升到审美理解的更高层次。作者在此不露痕迹地运用了这种手段,通过老残的赞赏,为这一片景观点睛传神。这也是在微观基础上的宏观把握。接着,介绍了铁公祠大致的结构布局。铁公祠是大明湖景区的主要建筑,把它放到最后,既符合游览的顺序,又不掩盖这片景区的主要特点。继而,经过水仙祠,以写历下亭后面的景观与前文呼应作结。 至此,老残对于大明湖的胜景已从微观到宏观作了多侧面的观赏。作者将绘画、园艺、文学和历史融会贯通,虚实结合,引导读者移步换形,面面观照,领略了大明湖、千佛山的神韵,使读者间接地体味到老残不同心俗的名士风范。 再说烘托陪衬,化听为视。 小说的第二部分“听书”,主要状物。 如果说,第一大部分充分表现了作者写景的才能,那么,这一部分则显示了他状物——状声这种无形之物的高超本领。具体作法是烘托陪衬,化听为视。前者是间接的,从群众的反映、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说唱等来渲染气氛、突出主体;后者是直接的,用各种能看得见的形象去比拟看不见的声音,把听觉转化为视觉,让读者在想像中“看见”白妞演唱的“绝调”。 第六自然段写老残听到的议论。老残游湖加城,先在街上看见黄色的“招子”,引起疑问;以后“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是打算去听书的话。老残更觉奇怪: 一张普通的“招子”何以就举国若狂? 回到高升店,茶房从白妞的受业根基、先天条件和好学习敢创新等三个方面说明了白妞唱书艺术能雅俗共赏、听众倾倒的原因。白妞如此出奇,超出常人想像,老残自然“不甚相信”。其实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以上写老残耳闻关于白妞的种种说法,这“满城尽说王小玉”的盛况,使人感到白妞无处不在,完全占据了济南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情节发展的基础,整体环境的渲染。 第八、九自然段,写老残到明湖居所看到的情况。因为高升店茶房把白妞说得很神乎,老残心存疑窦,并不以“要早去”的忠告为意。所以,次日早晨,先到南门城内看了“舜井”,又到历山脚下看了相传大舜昔日耕田的地方。这一则为点题(否则“历山山下古帝遗踪”的题目就没有着落了),二来也为下文作引。老残虽说“不甚相信”,但还是“赶忙吃了饭”,走到明湖居才不过十点光景。而情况果不虚传: 偌大一个园子,一百多张桌子已坐得满满当当,中间七八张桌子虽然空着,却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字条。老残只好花了二百钱弄了一条小凳儿坐在人缝里。但戏台上只摆了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一面板鼓,两个铁片,一个三弦,别无长物,使偌大的戏台显得空荡荡的。老残看了不觉好笑。只见园子里来来往往,约有一二十个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人。看来,不吃饭早早来候的人还真不少! 这些描写,进一步衬托了白妞的艺技之高,是对前一段描写的深化。 第九自然段进一步写听众。十一点钟,只见轿子渐渐拥挤,许多便衣官员带了家人陆续进来。不到十二点,场子已满。官绅士兵,嘁嘁喳喳,虽然等了几个钟点,情绪仍然很高。连官僚们也来恭候,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不寻常的。足见白妞的魅力及其在艺坛上的地位。 到此为止,都是外层描写,为白妞出场作铺垫。即用陪衬手法来突出白妞。著名古典小说评点家毛宗岗称陪衬为“以宾衬主”。通常有反衬、陪衬两种。反衬如背面傅粉,对比鲜明;陪衬若锦上添花,相形出色,各有用场。这里用陪衬法适得其所。 第十自然段,行用琴师的演奏来陪衬。其貌不扬的琴师,以他令人“入耳动心”的琴艺预示了白妞演唱的不同凡响。因为好的演唱,必有好的琴师“托弦”。这是第一层陪衬。 第十一自然段写黑妞说书,是第二陪衬。这一层妙在不忙说破。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回首的批语中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惟猜测不及,所以为妙”;又说:“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在此刘氏,也是故意让读者惊喜的。他写黑妞的演唱用了最高的赞词,真是使人“叹为观止矣”。但到她唱完才借听众之口说“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这两层陪衬,已经把读者的好奇心激发到了极亢奋的状态。读者的“期待视野”正盼着主角的降临。自第十三自然段起,作者便使出绝技描述白妞的艺术造诣。 首先是肖像描写。“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却“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与黑妞比较,多一种清秀含蓄的天然风韵。最妙的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这排比而成的博喻,又具体,又抽象,比《诗经》里面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是一番创造。谁见过黑水银,更不用说白水银里养着的黑水银了。然而,这谁也没有见过的新奇独特的比喻性组合意象,却使人想到了白妞那黑白分明、晶莹闪灼、顾盼传神的双眼,有无穷的魅力。所以她只把两眼向台下一扫,“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 满园子听客的魂魄都被吸引而去,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响”! 仅这一段肖像描写就征服了读者。这里,结合肖像描写还有一点技艺的暗示: 只见白妞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正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白妞肖像描写所必须的点染。从整体来看,这段肖像描写是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的画理的成功运用,而两片顽铁则预示了白妞非凡的音乐素质,也使她有了顾盼生辉的灵气。 第十四、十五自然段是对王小玉唱书艺术的直接描写。先描写听众的感受: 虽然声音初不甚大,但“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从五脏六腑到每一个毛孔,浑身都感到“伏贴”、“畅快”。文章用“像熨斗熨过”和“像吃人参果”这样间接的比喻意象和极其夸张的语气,充分传达出了听众的审美心理。接着便具体描写王小玉演唱的情景。对于音乐的描写,无论中外,古来就有成功的经验。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公孙尼子的《乐记》都懂得用“感觉挪移”(通感)来把握看不见的声音。东汉初年的经学家马融的《长笛赋》,唐代诗人元稹的《善歌如贯珠赋》等,对音乐也有出色的描绘。他们使人“以耳为目”、“听声类形”、“心想其状”,沟通了视、听、味、嗅,乃至触觉等各种感官,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刘氏在这里对前人的经验有所继承,也有超越。先是写白妞的高音唱腔“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纲线抛入天际”,令人不禁暗暗叫绝。这就化听为视了。接着一段“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描述之后,作者又以登山的感受来比喻:“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翻至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就大大超了前人止于五官沟通的界限,把内心的感觉及整个形体的经验都调动起来了。如果说,前面运用通感,只是用语言“描述”,把声音形象化,使人以耳为目,听其声而类其形,还多少有些飘忽,那么,这里却是在“雕刻”声音了: 先把声音凝固起来,然后用生花妙笔把它“雕塑”成了一座峰峦层叠的泰山,让读者在想像中把听觉意象化为运动意象,循着音阶向上攀登,获得“愈翻愈险,愈险愈奇”的又惊又喜的特殊快感。 接着第十七自然段,再写白妞大起大落的演唱又陡现高潮的情形,文章呈现另一番境界。这里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前面,在音调上升之时用抛向天际的又细又长的钢丝形容歌声尖细、高远、清晰、悠扬;现在,音调下降时,这一条在黄山群峰间穿插盘旋的“飞蛇”,道尽了白妞歌声的圆润、低回、曲折、流畅。这前后两个意象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继而,作者又用一个奇特的比喻描绘演唱高潮: 白妞唱出的“飞蛇”继续向下滑行,渐渐消失;满园子的听众都凝神、屏气。两三分钟之后,又仿佛一点声音从地底发出,忽又上扬,“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随着这一声音起,并有无限的声音同时迸发;琴师也全用轮指,忽大忽小,与歌声相和,使人耳应接不暇,忽而霍然中止。“东洋烟火”的比喻,更给声音染上了彩色,使白妞的歌声带着热烈的情绪鸣响,给听众以强烈的感情激荡。音乐,不仅以技巧悦人,而且要以情感动人。这个比喻,也形象地传达了白妞歌声的浓厚的感情色彩。它化成绚丽的音乐光环,映照出王小玉这个声情并茂的“花腔女高音”。 作者最后通过一位青年先生的感受对王小玉的演唱艺术作了高度的总结性评价。“余音绕梁”本是音乐意象在脑海中的持续显现,声音越美,给人印象越深,记忆的时间越长,它的意象“绕梁”的时间也就越久。这位青年先生觉得用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三月”,比“三日不绝”的“三日”形容得更“透彻些”。他的高论得到了听客们的首肯,足见王小玉唱书艺术感人之深。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