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小红帽 |
释义 | 小红帽沙尔·贝洛(1628—1703)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诗人和批评家。他69岁在巴黎出版的美妙的童话集《有寓意的传奇集》(即《贝洛童话》,1697)一问世就受到法国以至全世界孩子们的由衷喜爱,于是代代相传,在世界各国一直畅销不衰,而作者也被当今的世界儿童文学史研究者誉为文学童话的奠基人。这部童话集又叫《鹅妈妈故事》。所谓“鹅妈妈”,按较流行的说法是: 一只母鹅讲故事给她的小鹅听。而在这本书的初版插图上画着一个在纺纱的老妇人,身旁有三个孩子,插图下方写着“我的鹅妈妈的故事”。贝洛可能把古代故事歌中的母鹅拟人化,定下了这个书名。 《鹅妈妈故事》包括11篇童话。我国第一个中译本是现代卓越的诗人戴望舒翻译的,计收童话8篇。 《小红帽》是贝洛《鹅妈妈故事》中最短小的一篇,也是最适合幼儿听读的故事,被认为是狼外婆型童话的欧洲代表作。作品叙述小红帽识不破老狼的“狼子野心”,把外婆的地址告诉了老狼。老狼骗得了小红帽的信任后,赶到前头吃掉了外婆,后来还吃掉了小红帽。这样,小红帽和老狼由一善一恶两种极端的形象构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善良和凶残、忠诚和狡诈互作反衬,从而擦亮幼稚、单纯、轻信,只知世间有爱、不知天下有恶的童子的眼睛,锤炼了他们的心灵,告诫他们要警惕种种以害人为目的的伪装,学会识别坏人,避免上当受骗。 这篇童话在介绍“小红帽”时,情调轻快,弥漫着“爱”和“善”的温暖。但老狼出现后,故事立刻步步推向紧张,故事愈发展,读者愈为小红帽的生命安全担心。这种气氛和情绪推动着读者“进入故事”、“进入角色”。 《小红帽》在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结尾。贝洛的这个结尾向不受称道。产生于100多年后的格林兄弟童话《小红帽》,结尾是猎人剖开狼肚救出被狼吞吃的一老一少,而且还填进石块把狼压死。这样的结尾不仅加强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也加强了合理性,从积极的一面表现了民众的智慧——正是这朵智慧之花给读者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韦苇· 小红帽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长得非常可爱,谁也没有她那样可爱。妈妈可疼她了,外婆对她更是宝贝得要命。好心的外婆给她做一顶小红帽,这顶帽子把小姑娘打扮得特别漂亮,所以人家都唤她“小红帽”。 有一天,妈妈做了一个松糕,对女儿说: “听说你的外婆病了,你去看看她好了没有,顺便把这块松糕和一小罐奶油给她送去吧。” 小红帽马上动身去外婆家了。外婆住在另一个村子里。 小红帽穿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遇见了一只阴险的大灰狼。大灰狼真想把小红帽吃掉,但是他不敢下手,因为有几个砍柴人在树林里。 大灰狼便问小姑娘上哪里去。 半路上停下脚步,去跟一只恶狼说话,这可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可怜的孩子不懂得这一点。她对狼说: “我上外婆家去,妈妈叫我带给她一块松糕和一小罐奶油。” “你的外婆住得远吗?”狼问。 “噢,挺远的。” 小红帽回答。“你看,那磨坊后面有一个村子,村边第一座房子就是我的外婆家。” “好吧,”狼说,“我也想去看看她。我从这条路走,你打那条路走,看咱俩谁先到。” 大灰狼马上顺着一条最近的道拚命地奔去了,而小红帽却绕着一条最远的路走。她边走边玩,一会儿采榛子,一会儿扑蝴蝶,还摘下路边的野花儿做成一个个花束玩。 不一会儿,大灰狼跑到外婆家门口,敲起门来: 咚! 咚! “谁呀?” “是我,您的外孙女儿小红帽。”狼变着声调说。“妈妈叫我给您送来一块松糕和一小罐奶油。” 外婆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善良的老人对狼喊道: “拉一下门闩上的小绳子,门闩就掉下来了。” 狼拉了一下门闩上的小绳子,门果然开了。恶狼立刻扑向好心的老人,一口就把她吞了下去,因为他已经三天多没吃东西了。然后他关上门,躺在外婆的床上,等候小红帽到来。 过了一会儿,小红帽来到门口敲门: 咚! 咚! “谁呀?” 小红帽听到狼的粗大声音,起先感到有些害怕,可是又一想,以为外婆感冒了,声音变粗,就回答说: “是我,您的外孙女儿小红帽。妈妈叫我给您送来一块松糕和一小罐奶油。” 狼稍稍把嗓音变得柔和一点,喊道: “拉一下门闩上的小绳子,门闩就掉下来了。” 小红帽拉了一下门闩上的小绳子,门果然开了。 大灰狼一见小红帽进来,就藏到床上的被子底下,对她说: “把松糕和奶油放在面包箱上,过来陪我躺一会儿吧!” 小姑娘脱掉衣服,上了床。当她看到穿着家常衣服的外婆的样子时,她感到很惊讶,问道: “外婆,您的手臂怎么这样长呀?” “手臂长能更紧地拥抱你啊,我的小孙女。” “外婆,您的腿怎么这样长呀?” “腿长能跑得更快啊,我的孩子。” “外婆,您的耳朵怎么这样大呀?” “耳朵大能听得更真啊,我的孩子。” “外婆,您的眼睛怎么这样大呀?” “眼睛大能看得清楚呀,我的孩子。” “外婆,您的牙齿怎么这样长呀?” “牙齿长就是为了吃掉你!” 说到这里,这只恶狼扑向小红帽,把她吃掉了。 (倪维中 王晔译)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