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射义第四十六
释义

射义第四十六

    
【经文】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今注】
①燕礼:国君慰问臣下,与群臣燕饮之礼。行礼时臣于堂下再拜稽首,升阶后拜,君答拜。表示臣向君致意,君亦施恩惠于臣下。所以本文有“明君臣之义”的说法。②乡饮酒礼:古代规定每三年,诸侯的乡大夫向国君进献贤能的人,在送行的饮宴上,把这些贤士当作宾客,称为乡饮酒礼。行乡饮酒礼时以年龄大小定尊卑,如六十岁的可以坐,五十岁的只能立。所以本文有“明长幼之序”的说法。
【今译】
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一定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乡射礼,一定先举行乡饮酒礼。燕礼这一礼节,是用来明确君臣之间的名分的;乡饮酒这一礼节,是用来明确长幼次序的。

【经文】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今注】
①还:通“旋”。
【今译】
射箭的人,前进、后退、转身一定要合乎礼仪的要求。思想纯正,身体挺直,然后拿起弓矢,目光专注箭靶。拿起弓矢,目光专注箭靶,然后才能谈到射中。这样在射箭过程中就可以观察到人的道德品性了。

【经文】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
【今注】
①节:歌曲休止之处为一节。②驺虞:《诗经·召南》篇名。③狸首:歌词已失传。④采蘋、采繁:《诗经·召南》篇名。繁,通“蘩”。⑤乐官备:《驺虞》有“一发五豝”的诗句,言一箭猎获五只猪,比喻得贤人多,各种职位的官员都齐备。⑥乐会时:赞美诸侯朝会天子不失时节。因《狸首》诗已佚,无法知道如何赞美的意思。郑玄以为下文的“小大莫处,御于君所”,即《狸首》诗句。⑦乐循法:《采蘋》有“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以沿着溪涧采蘋,比喻遵循法度,成就君上的事。⑧乐不失职:《采蘋》有“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即髲鬄,一种祭服的头饰,诗意言,头戴髲鬄,态度竦敬严肃,早晚都在办事,勤于职守。
【今译】
射箭时的音乐节拍是:天子射时,用《驺虞》为节拍;诸侯射时,用《狸首》为节拍;卿大夫射时,用《采蘋》为节拍;士射时,用《采蘩》作为节拍。《驺虞》歌颂百官齐备,《狸首》歌颂诸侯按时朝见天子,《采蘋》歌颂遵循法度,《采蘩》歌颂不荒废本职工作。所以天子用齐备百官的歌曲为节拍,诸侯用按时朝会天子的歌曲为节拍,卿、大夫用遵循法度的歌曲为节拍,士用不荒废本职工作的歌曲为节拍。

【经文】
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今译】
明确各自伴射歌曲的思想意义,从而不荒废各自的职事,这样就能达到成就功业和确立好的品德行为。各种人都确立好的品德行为,就不会有暴虐作乱的种种灾祸发生,成就功业就可以使国家安定。所以说:举行射礼,可以用来观察美好的德行。

【经文】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今注】
①选:考察,选拔。谓通过射礼考察其德行,并选为参加助祭者。故下文说:“中多者,得与于祭。” ②男子之事:古代生男孩,陈弧于门左,表明射箭是男子的基本功。③数(shuò):屡次。
【今译】
因此,古代天子利用射箭来考察诸侯、卿、大夫、士的德行。射箭这件事,是每一个男子都应该从事的,并用乐曲来配合修饰它。能与礼乐相配合,又可以不断反复地进行,从而确立好的品德行为的,没有比射箭更好的了。所以,圣明的君主一定致力于射这件事。

【经文】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今注】
①岁献贡士:郑玄说“岁献”是指诸侯每年向天子进奉有关治国之事的文书及贡献物品。“贡士”,每三年向天子推举贤士,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②与于祭:参加天子的祭祀。
【今译】
因此,古代天子规定:诸侯每年要向天子报告和进奉祭祀物品,还向天子推荐人才,天子在射宫对他们进行考核。如果仪态合乎礼仪,发射的快慢合于乐曲的节拍,射中的次数又多的人,获得参加祭祀的资格;如果仪态不合乎礼仪,发射的快慢不合于乐曲的节拍,而中靶的次数又少的人,不能参加祭祀。推荐的士,多次参加祭祀的,君主就获得褒奖;推荐的士,多次不能参加祭祀的,君主要受到责罚。多次受到褒奖的就增加封地,多次受到责罚的就削减封地。所以说:射箭这件事,它是有关诸侯的赏罚。因为如此,所以诸侯君臣们尽心于习射,藉以练习并熟悉礼仪和乐曲。国君大臣都能很好地学习礼乐,却因此遭到放逐灭国的,从来没有过。

【经文】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今注】
①诗:郑玄认为即诸侯射节的《狸首》诗,后世学者或以为是另一首逸诗。②四正:举行燕礼时,四次正爵举杯献酒,即向宾、向公、向卿、向大夫等人献酒。
【今译】
所以诗说:“天子的宗室诸侯,当燕礼向宾、公、卿、大夫们举杯献酒完毕后,大夫们和品德高尚的君子们、众士们,无论职位高低都不要留滞于各自的官衙内,都到君主处侍候;来参加燕礼又参加射礼,既获得安乐又获得声誉。”诗意是说君臣共同在一起专心于射,藉以练习礼乐,既安乐又有声誉。因为如此,所以天子制定射礼,诸侯全力从事于射礼。这就是天子不通过武力来治理诸侯,诸侯纠正自己行为的办法啊!

【经文】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 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
【今注】
①矍(jué)相:地名。圃:春夏种菜蔬,秋冬打场用的空旷地方。②射至于司马:射前行乡饮酒礼,在饮酒时,作司仪的人称司正,到将射时司正转称司马。意思是说:饮酒礼结束,即将开始射箭。③贲(fèn):大败。④公罔之裘:人名。“公罔”为姓,“裘”为名,“之”是语助词。序点:人名。“序”,姓,“点”,名。觯(zhì):酒器,用木制成。⑤不:同“否”,这里是问有没有这样的人。⑥旄期:旄,通耄。年龄八十、九十的称耄;百岁的称期颐。
【今译】
孔子在矍相的场上演习射礼,观看的人挤得像一堵墙。乡饮酒礼毕,司正改称司马行射礼时,孔子让子路拿着弓矢出来延请射箭的人说:“打败仗的将军,使国君亡国的大夫,贪图财产认人作父的不要进入,其余都进入。”离去的大概有一半人,进入的有一半人。孔子又让公罔之裘、序点举起酒杯对大众讲话,公罔之裘举杯说:“二三十岁时能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六七十岁时能爱好礼仪,不随波逐流,修养品德到老,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站到射位上。”离去的大约有一半,留下的有一半。序点又举杯说:“爱好学习永不懈怠,爱好礼仪矢志不变,八十九十乃至百岁,称颂正道不受悖乱的影响,有这样的人吗? 如果有,请站到射位上。”这样很少有人留下来了。

【经文】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今注】
①绎(yì):抒发。②舍:住处。喻矢之着于鹄。③鹄:箭靶中心部位。
【今译】
射的意义,是抒发的意思;又说是舍处的意思。抒发的意思,指抒发各人的志向。思想纯正、身体端正,拿起弓矢,视力集中,瞄得很准,就能射中箭靶。所以说:做父亲的,在射箭时把射中箭靶当作做好父亲的目标;做儿子的,把射中箭靶当作做一个好儿子的目标;做国君的,把射中箭靶当作做好一个国君的目标;做臣下的,把射中箭靶当作做好臣下的目标。射箭的人身份不同,各人都把射中作为符合各种身份的目标。天子举行大射之礼称作“射侯”。“射侯”的意思,是说射箭的目的是做诸侯,射中靶心符合做诸侯,射不中靶心就不够诸侯的条件。

【经文】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今注】
①泽:宫名。②士:诸侯所派朝见之诸臣及所推荐的士。
【今译】
天子将要举行祭祀,必定先在泽宫演习射箭。泽字的意思,是说利用射箭在诸侯推荐的士中选择助祭的人。在泽宫演习完毕后,然后又到射宫演习射箭。射中的人获得参与祭祀,没有射中的人不能参与祭祀。不能参加祭祀的要受到责罚,削减推举诸侯的封地。获得参加祭祀的人受到奖励,增加荐举诸侯的封地。提升爵位、减损封地都根据射箭。

【经文】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今注】
①桑弧蓬矢:桑木做的弓和用蓬草做的箭。其礼,于男婴出生后三天,由人背负婴儿进行。②末二句,恐有脱文。
【今译】
生了男孩子后,一定在门口挂着桑木的弓和六根用蓬草做的箭,用来向上下及东南西北四方发射。天地四方之事,是男子应从事的事。所以一定先立这个志,然后才敢享用谷物。犹言得先做事,然后才有饭吃。

【经文】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今译】
射箭这件事,包涵“仁”的道理。射先要求自己思想纯正、身体端正,自己做到思想纯正和身体端正,然后才射。射箭,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回过头来在自身找原因罢了。孔子说:“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与人争胜的;如有所争,一定是射箭吧! 揖拜谦让升堂,射后,下堂再共同饮酒,这是君子的争胜。”

【经文】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 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爵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今注】
①正(zhēng)鹄:鹄是箭靶,“正”是鹄的中间部分。②引诗见《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今译】
孔子说:“射箭的人射箭的目标是什么? 耳朵注意听什么? 按照音乐的节拍射,射出后又正中靶的中心,只有贤德的人才能做到啊! 至于不贤之辈,他们如何能射中目标呢?”《诗经》说:“射箭希望射中靶心,以免喝你的罚酒。”祈,是求的意思,希望射中,求得免喝罚酒。酒是用来养老的,或用来养病的。希望射中以免喝酒,这是推辞别人的奉养啊。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