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宦官弄权 明帝被俘土木堡
释义

宦官弄权 明帝被俘土木堡

明正统14年(1449年)7月,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大军侵掠明朝北部边境,其兵锋甚锐,所至无不陷落,明北部重镇大同危急,塞外明军或败或逃,也先几乎尽夺明塞外之地。明英宗朱祁镇九岁即帝位,即被宦官挟制,大权旁落,此时虽年已稍长,但亦在宦官势力的控制之中。因此,当也先侵掠北边,明军纷纷失利的消息传到朝廷,控制朝政的司礼太监王振不顾朝臣的一致反对,蒙蔽明英宗,执意让皇帝亲征,企图以皇帝亲征的名号吓退瓦刺兵。七月十五日,明英宗下令亲征,次日,英宗、王振等率50万大军、千余辆辎重车仓促上路,直趋大同。一路上所见被瓦刺军践踏蹂躏后的惨况,使这支匆忙拼揍起来的军队心惊肉跳,军心涣散。八月初、明军抵达大同。也先为引明军深入,已先撤出大同,意在诱敌深入而歼之。王振到大同后的确仍欲继续进兵,但了解到其它地区已陷落,瓦刺前有伏兵的情况后,他也心生恐惧,竟在到达大同的当天,又让皇帝宣布撤军。对撤军路线,锦衣卫指挥使郭登等提出经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回京易于避开瓦刺军追击,比较安全。由于此路恰巧经过王振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他想让英宗顺路幸临其家,以显其荣,便同意了这个建议,可是,当明军才行进了40里,王振又突然想到,如此庞大的军队,岂不要踩坏他的田园,遂下令折向东行,经宣府(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回京,既延误了时日,又形成将军队的侧面暴露给敌军的不利地位。八月十日,明军撤至宣化,而瓦刺军亦追击而至,明军后卫吴克忠、吴克勤部被击溃,吴氏兄弟战死;朱勇率四万骑兵增援,却误入敌包围圈而全军覆没。十四日,明英宗撤至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此地距怀来仅20里,诸将请英宗入怀来,但因等候辎重,遂在土木堡扎营。当时,兵部尚书邝野请求英宗疾驰入居庸关方为安全,却受到王振的指责。当晚,瓦刺军追至,迅速控制了土木堡周围有利地形及河道。而明军筑营之地地势较高,掘地两丈无水,明军人马饥渴不堪。次日,也先在数次出击效果不大的情况下,遣使诡称议和,并佯装退军。英宗派人前去议和,而王振以为危险已经过去,竟下令明军拔营南移,以就水源。也先乘明军大营移动,一片混乱之机率军冲杀而至,明军争相溃逃,死伤无数。明护卫将军樊忠愤而诛杀王振,但亦于事无补,明英宗被俘,随从大臣被杀者50余人。土木堡的教训对明朝来说是十分惨痛的,究其致败之源,一则英宗亲征的条件并不成熟,军队素质较差,战斗力不强;另外,更主要的是宦官王振弄权,不懂军事而又不听忠告,随意发布命令,变更军事计划,既没有整体军事布置,也缺乏具体战术规划;尤其是到土木堡后,本应乘天未黑而迅速入据怀来,有城可守,反而却毫无防备、不加堪察有利地形地于土木堡安营扎寨,被敌人切断水源,又轻信议和,匆忙移军就水,简直是有意给敌人制造战机一般,终于落得个惨败的结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