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安辑流民 |
释义 | 安辑流民安辑流民是刘秀稳定政局和巩固统治的措施。东汉前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批农民破产,丧失土地的大多成为流离失所的流民。因此,东汉一代,流民问题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流民的大量出现,直接影响封建国家的税收和徭役征发,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东汉王朝不愿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又不能坐视这一引起社会动荡的问题而不管,于是采取了一些社会改良措施,安辑流民。第一,通过赐爵,力求稳定自耕农民的社会地位。刘秀曾宣布“赐天下男人爵,人二级:对于已经流亡,从户籍上消失的流民,只要愿意重新定居,向政府登记户口的,也给予赐爵一级的优待,以防止人民流亡。第二、“假民公田”,尽量使个体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所谓假民公田,就是把国有的荒田和苑囿以及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接受假田的人,在头三、五年可以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国家甚至可以向假借公田的农民贷给种子、食量和农具,但过几年后要向国家缴纳40%以上的假税,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第三、进行赈济和减刑戍边,以缓和阶级矛盾。在流民大量出现的情况下,东汉王朝不断采取赈济贫民的措施,三令五申妥善安置流民。对于一般的死刑,也减刑戍边,尽量缓和社会矛盾。尽管东汉王朝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但随着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小农的破产和流亡仍是不可遏止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