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天台山中偶题》 |
释义 | 《天台山中偶题》伛步入萝径,绵延趣深深。 僧居不知处,仿佛清磬音。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 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著名风景胜地。传说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而遇仙,所以晋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有将天台与海上三山并称,云“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隋唐以后,天台山又成为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成为高僧隐者、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栖游之所。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联先总叙天台之游。“天台四万八千丈”(李白诗),素以幽回冥奥闻名于世。伛步,意为曲背而行。诗人在爬满萝藤的山路上攀缘而上,已写出曲径通幽的境界。接下去写游山所见所闻。第二联,远方隐隐约约传来清脆的钟磬声,而僧寺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写出山之曲奥幽邃。与唐诗人王维的名句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过香积寺》) 有同样之妙。第三联着重写山路回转曲折。天台山有一著名景观“石梁飞瀑”,近代诗人魏源有诗赞之: “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在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极为绚丽壮观。但在这里石梁似乎并非专指,而是泛言山道桥涵之多。山高路转,经过一个个石桥涵洞,才登上山顶,诗人的视角从仰视转为平视、俯视,眼前出现了一片片青松林。诗的前三联,着重在攀山过程中的局部描写,从 “始见青松林”开始,诗人提高视点,极目远眺。两峰之间,太阳欲落而未落,点明傍晚时分。峰峦相叠,雾霭缭绕,斜阳照射出一幅飘渺虚幻的图画。“谷口”一联写所见,“凄风”一联则写所闻,风吹松林,涛声回荡,好似巨龙吟啸。末联写诗人留连忘返,摩挲着长满山石的绿苔,吟诗作纪,聊慰寻幽之心。 据说祖可初学诗,取前人诗得意者手写之,目为 “颠倒篇”,时人徐俯也称赞他对前辈诗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皆心得神解”,看来祖可作诗是颇善于模仿的。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新奇瘦硬,略有山谷诗风。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