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孤单的穷困 [荷兰]布雷德罗 |
释义 | 孤单的穷困 [荷兰]布雷德罗尽管你有宏伟的宫殿稀世珍奇, 尽管你随从成群前呼后拥,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侍臣成列侍女如云又有何益? 尽管你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尽管人人把你当神明崇奉,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美酒华筵山珍海味又有何益? 尽管你香料遍体香闻数里, 尽管你自幼在奢华中长成,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吃喝尽用金杯金盏又有何益? 尽管你备极尊荣高坐上席, 尽管你享受一切舒适温馨,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你目光炯炯俊美高贵又有何益? 尽管金太阳见你也自惭退避, 把他的光辉沉入紫黑的血影,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你的智慧和学识又有何益? 尽管全世界都敬仰赞叹不已, 尽管名声许给你不朽的生命,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再大的财富也不能与温柔乡比, 我只求把心上人抱在怀里,—— 哪怕富可敌国也是天下至穷, 假如你空床独眠一夜到天明。 (飞白译) 【赏析】 布雷德罗的诗歌,描绘荷兰本地风土民情,而且极富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多描写的是美人和爱情,从这首《孤单的穷困》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作者这样的创作倾向。 本诗以“孤单的穷困”为题耐人寻味。在诗人眼中,最穷困的不是失去财富、地位、俊美、享受、敬仰,而是失去来自心上人的温柔。什么是孤单?“空床独眠”。什么是孤单之极?整夜独眠。这里的“一夜”隐含着“一生”之意义。诗人穷尽一生追求的就是温柔的爱情,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本诗一共七个小节,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描写。诗歌内容更多的是用物质财富与爱情作比,但是,从诗歌题目来看,作者觉得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孤单。这是本诗的精髓。比如,第一、第二节是把权力与爱情作对比。本来豪华的宫殿,成群的奴仆,神明一样的地位是很多人羡慕的东西,可是在诗人眼里,这些东西和爱情相比都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人空床独眠,拥有这些权力并没有任何益处。接下来的两节对比的是金钱和爱情。诗人列举了山珍海味,金杯金盏,舒适的坐席和名贵的香料。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香料是十分奢侈的物品,也是一个人财富的象征。但是这些东西在孤独面前也一文不值。第五、第六节分别把美貌、智慧和名声与爱情作了对比,可惜的是这三样东西和上文的权力与财富一样,在爱情面前变得毫无价值。诗歌的最后一节再次强调了主题,这里所说的财富是上面六节中权力、金钱、美貌、智慧和名声的总和,这些东西对别人来说或许都是宝贵的,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诗人眼里,没有心上人的陪伴,就算拥有了这一切也不过是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无论与什么物质相比,最后都落脚到“孤单”,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与物质不在一个层面上。这是本诗解读的关键,也是解读的难点,更是本诗最独特的地方。 这首诗的主题并不深奥难懂,描写世俗的爱情而不是神爱,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们惯常的主题。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把重复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第一小节到第六小节,从文法结构上看都是一样的,都运用了反问,前三句描写的都是世俗的财富,只有最后一句才点明空床独眠是一种最无奈的贫困。只有到了最后一节,诗人才没有再用反问。头两句是叙述自己的希望,希望能跟心上人永远在一起。后两句语气突转,用一种无比的坚定道出了孤独才是人世间最可怕的贫困。这样的结尾使这首诗具有了无比的力量。除了重复,本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极为出色: 这首诗几乎每一节都把金钱、权力、俊美和学识强调到了极致。当这些东西被推到极致时,突然一转,强调精神的感受,最巧妙地突出了爱情的宝贵和孤独的可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布雷德罗不仅擅长写爱情民谣,他在宗教诗上的成就也非常高。在爱情诗中对声色感官的描写和在宗教诗中的至诚忏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方面表现出布雷德罗的确是荷兰“黄金世纪”非常出色的诗人;另一方面,这也提示我们,一时代之文学虽然总有一个基调,但文学的主题永远不是单一的,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时代文学的全貌。 (董玮)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