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如锥画沙 书学有卓识
释义

如锥画沙 书学有卓识

张旭的书法理论主要体现在《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该文是张旭与另一书家颜真卿阐释《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的对话录。
颜真卿在写给怀素的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由这一追述可见,张旭功力深厚,真草皆行,达到无人可非的境地,颜真卿对其钦佩之至,诚请张旭教化。张见颜乃可造之材,便以钟繇的十二意与其对话。钟繇的笔法十二意在此之前尚无人作过详尽解说,直到张旭和颜真卿才真正将之逐条讨论。
十二法可分为两部分,颜真卿逐条诠释如下(破折号前为钟繇的十二意录,由张旭发问,后为颜真卿之释):
第一部分是讲述用笔之美。如:平,谓横也——为一平画,皆纵横有象;直,谓纵也——必纵之不令邪曲;轻,谓屈也——钩笔转角,折锋轻过;诀,谓牵掣也——牵掣为撇;锋,谓端也——末以成画;力,谓体也——𫏬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第二部分论述结字之美。如:均,谓间也——间不容光;密,谓际也——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不令其疏;补,谓不足也——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损,谓有余也——意气有余,画若不足;巧,谓布置也——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称,谓大小也——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
寥寥几十字,对书法的运笔和结体之理作了高度概括,颇有见地。如平谓横,指每作横画,自然意在于求其平。但一味求平,就会流于呆板。行使笔毫而成的横画,应如鱼鳞,如阵云,意趣盎然,这便达到了不平而平的要求。颜真卿用了“纵横有象”来加以说明,张旭表示同意。又如密谓际,指的是笔法与笔法的相接,谈的是结字。它要求两画之间似断实连,似连实断。沈尹默《书法论集》云: “这十二意,有的就静的实体着想,如横、纵、末、体等;有的就动的笔势往来映带着想,如间、际、曲折、牵掣等;有的就一字的欠缺或多余之处着意,施以救济,如不足、有余等;有的从全字或者全幅着意,如布置、大小等。总括以上用意处,大致已无遗漏。”
然而,张旭的书法理论不囿于此。尽管颜真卿已对上述问题作了全面而又较为详尽的回答,张旭的评价仍只是“子言颇皆近之矣”。意谓还不尽完善。张旭从五个方面回答了颜真卿的进一步请教,“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通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这五者中,前三项至为重要,它们说明了执笔灵便、用笔得法和巧于布置的关系。点画之间,行列之间,要不慢不越,慢是不及,越是过度。第四、五项则是说明了用纸和作书时心手一致的重要性。
颜真卿问张旭:“敢问长史神用笔之理,可得闻乎?”张旭回答:“余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陆彦远曰: ‘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闻于褚河南用笔当须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始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要想让笔力浑厚,力透纸背,用笔就如锥画沙、印印泥。关于这一点,沈尹默作了充分说明。“以如锥画沙的形容来配合鳞、勒二字的含义来看,就很明白锥画沙是怎样一种行动,你想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锥尖去划一下,若是轻轻地划过去,恐怕最易移动的沙子,当锥子离开时,它就会滚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满,还有什么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必然是要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出。这样的线条是有进出的,不平匀的,……”如锥画沙尚还易解,而印印泥就颇费人意了。对此,沈尹默也作了如是说明:“这里所说的印泥,不是今天我们所用的印泥。这个泥是粘性的紫泥,古人用它来封信的,和近代用的火漆相类似,火漆上面加盖戳记,紫泥上加盖印章,现在还有遗留下来的,叫作 ‘封泥’。前人用它来形容用笔,自然也和锥画沙一样,是说明藏锋和用力深入之意。而印印泥,还有一丝不走样的意思,是下笔既稳且准的形容。”
张旭把攻真书及草书的用笔妙诀无私地传授给颜真卿。颜真卿领悟了作书之妙,书艺从此猛进,终也成为一代真草之大家。而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又可以看到,张旭的草书之神不仅在于其有深厚的真书功力,更是得助于他本人造诣颇深的书学卓识与书学理论。
中国汉字最初只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到了东汉末年,书法艺术又渐渐地具备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能够渲泄情感,表达思想。它通过无数书家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才慢慢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用笔原则和结构形式的书法艺术。然而,张旭以前的书法,始终未能摆脱中国汉字基本的工具性语言符号的作用,因它不是一种纯艺术,因而还不能真正代表书家内心感情的升华。一直到了张旭,情形才大为改观。张旭以意为先,师法自然,大胆创新,为书法艺术开拓了广袤无限的空间。他通过线条的流动和组合来抒发胸臆,化其为 “心迹”。他打散了中国汉字的基本构成,把大多数人难以辨认甚至就连他本人也难以说得清楚的“心画”化成书法艺术而奉献给了人类。他的大草是一种貌似抽象,却又真正有“象”、有“势”的艺术。千姿万象,尽从毫端流泻,一气卷舒,势不可挡。何等气魄!何等风骨!把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此推向了世界艺术的高峰,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