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复仇的火焰(节选)》 |
释义 | 《复仇的火焰(节选)》《复仇的火焰(节选)》 闻捷 草坪的火光冲向天上, 河边的歌声激荡地流向远方, 参加婚礼的小伙子和姑娘, 正在用歌声挑逗对方。 有人诉说失恋的苦恼, 有人赞美热恋的幸福和力量, 有人表达理想中的情人, 有人追求心爱的对象。 有的歌声像一泓泉水, 有的歌声好似连绵起伏的山岗, 有的歌声如婉转的鸟语, 有的歌声散发着花香。 纵然你有一万双耳朵, 也辨不出歌声的高山和大洋, 还是走进主人的帐篷去吧! 倾听两个年轻人的对唱。 姑娘: 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 邀请我欢度这难忘的晚上, 请让我用歌声表达衷心的谢意, 祝贺幸福的新郎和新娘; 祝你们未来的生活美满, 祝你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 祝你们并肩战斗威名远扬, 祝你们成为牧人的榜样。 青年: 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 邀请我欢度这幸福的晚上, 也许是主人特意赐给我的艳福, 使我遇见称心的姑娘; 你的歌好像和煦的风, 吹得我的心在胸中不住摇晃, 你的歌又好像金黄的太阳, 晒得我的心火样滚烫。 姑娘: 你这冒失的小伙子啊! 难道是在深山老林里生长? 你怎么不向新婚的夫妇祝贺? 怎么一点礼节也不讲? 你不要紧紧缠着我啊! 从我身上得不到任何希望, 姑娘遇见懂得礼节的小伙子, 才亮开嗓门和他对唱。 青年: 你这黄毛的丫头子哟! 怎么敢口吐利箭把人刺伤? 你若是一个懂得礼节的姑娘, 怎么会在人前这么轻狂? 你不要狠狠盯着我哟! 有本领就用歌声来和我较量, 小伙子不怕丫头子来挑衅, 这帐篷就是应战的战场。 姑娘: 这是森林里一棵白杨, 静静地等待着清风来和我对唱, 我的叶儿不知落了多少次, 清风从不敢走近我的身旁。 白骝马想赶上枣骝马, 除非西边云海里升起了太阳, 你有胆量就坐到我身边来, 比比谁的歌声最响亮! 青年: 太阳月亮光芒不一样, 赤金黄铜蕴藏在不同地方, 如果没有遇见顽强的对手, 怎能显得出百灵鸟会唱? 什么节日我都没有放过, 还没有见过一个会唱的姑娘, 巴里坤还有人能唱过我吗?* 我连想也没有这样想。 姑娘: 为什么千里雪山金晃晃? 为什么万年冰川解冻向东淌? 为什么苍翠的松林落孔雀? 为什么满湖绿水闪银光? 青年: 因为万里晴空出太阳, 因为东风吹来百花齐开放, 因为吉祥的彩云罩松林, 因为一轮满月挂天上。 姑娘: 为什么天山南北歌声响? 为什么山上山下红旗迎风扬? 为什么巴里坤花开满地红? 为什么驼铃日夜响叮当? 青年: 因为草原有了共产党, 因为平叛大军战斗天山上, 因为毛主席光辉照天下, 因为政府送来烟茶糖。 姑娘: 为什么哈萨克人喜洋洋? 为什么家家户户炊烟升天上? 为什么每一顶帐篷耀眼明? 为什么牛儿羊儿满山岗? 青年: 因为牧人再也不流浪, 因为盆盆罐罐里面有余粮, 因为绣花的衣裙挂满墙, 因为牧人重建新家乡。 姑娘: 为什么汽车奔驰日夜忙? 为什么乌鲁木齐机器震天响? 为什么喀什城太阳永不落? 为什么南疆北疆在变样? 青年: 因为支援建设运输忙, 因为城里城外在办工厂, 因为新建的电站放金光, 因为全民建设新新疆。 姑娘: 你的歌像奔腾的大河, 汹涌的声势震得我心里发慌, 猛烈的浪头击中我的头脑, 我嘴边的歌全忘光; 乡亲们倾听我俩对唱, 掌声把狭小的帐篷震得摇晃, 参加过千万次赛歌的人啊! 我今晚怎么失去了主张? 青年: 帐篷里只有两位首长, 我的姑娘哟你不要心里发慌, 我原来认为你是一匹骏马, 谁知你却是一只绵羊; 骏马能躲过牧人的追捕, 软弱的绵羊逃不脱牧人手掌, 现在帐篷的门已经大大敞开了, 回家的早被月儿照亮。 姑娘: 你不要这么得意洋洋, 不要笑我是败兵你是胜将, 我刚才的歌只不过是条绳套, 你就是我要捕捉的笨羊; 我刚才故意说心里发慌, 嘴里的歌却多过草原的牛羊, 帐篷的门是为你回家而敞开, 月儿为你才把道路照亮。 青年: 你是个多么骄傲的姑娘, 好像把天山托在自己的手上, 你的歌又是多么动人心弦, 仿佛唱得星星满天飞翔; 你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没长毛的小兔不知雄鹰什么样, 赶快收起你那傲慢的神气吧! 有学识的人不自我标榜。 姑娘: 你的歌像天上的月亮, 你的光已把姑娘的心儿照亮, 漂亮人就是披一件破毡衣, 我也会送他多情的目光; 大河的流水来自山泉, 我的歌生长在哈萨克的心上, 请问众人的智慧谁能相比? 为什么我不该自我夸奖? 青年: 我的嘴像是被纸封住, 我的歌像是枯涸的河流一样, 众人的智慧没有人能战胜, 你的歌声哟充满力量; 我已闻到玫瑰的清香, 我已听到夜莺在胜利地歌唱, 我现在捧上一颗爱慕的心, 但愿你能对它望一望。 姑娘: 多少棵树木才能聚成林? 多少条河流才能汇成海洋? 多少年苦练才能成个好歌手? 愿你的歌声永远激荡; 冰冻的道路怎么跑马? 人群里怎么把知心的话来讲? 小伙子快快地到河边等着我, 在那绿树成荫的地方。 【注释】 巴里坤: 长诗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赏析】 在当代的叙事长诗中,《复仇的火焰》因其构思宏伟,结构严谨、色彩明丽、风情浓郁而占有重要地位。 《复仇的火焰》原计划写三部,第一部《动荡的年代》,1959年出版;第二部《叛乱的草原》,1962年出版; 第三部《觉醒的人们》只发表了部分章节。诗人希望通过这首长诗,记载“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人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帝国主义者和民族反动派的幻梦和末路。” ( 《复仇的火焰》 第一部《后记》) 这个创作意图在已发表的二卷诗中基本完成。《复仇的火焰》以解放初发生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事件的始末为线索,在广阔复杂的生活背景上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西北边疆人民壮丽的生活画卷,揭露了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分裂祖国的阴谋,展示了牧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觉醒解放的过程,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诗人告诉我们,任何民族与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光明前途。 全诗结构宏伟,情节跌荡起伏,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历史背景,诗人紧紧抓住主线,有条不紊,驾驭自如,各种情感调度从容,变化错落有致,在这样的长篇大作中确属难得。金戈铁马的高原征战生活,神奇瑰丽的草原风光,新鲜别致的民族风俗,欢腾热烈的盛大婚礼,优美动人的深情抒发,痛苦孤寂的心灵哀号,……所有这些从诗人激情灌注的笔下滔滔涌出,有张有驰,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是叙事长诗成功的标志,《复仇的火焰》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全诗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印象的人物就有20多个,青年牧民巴哈尔、苏丽亚、叶尔纳,解放军师长任锐,哈萨克干部沙尔拜,智慧老人布鲁巴,帝国主义者麦克南,反动头人阿尔布满金,叛匪首领忽斯满等等都描写得相当出色。在一首诗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当代诗坛上绝无仅有。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画廊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其中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牧民巴哈尔。这个哈萨克牧民的儿子善良纯洁、勤劳勇敢,他“两道浓眉有如盛夏的乌云,乌云下面亮着闪电”,“他那神奇的枪法百发百中,嘹亮的歌喉震荡山川”,他是草原人民骄傲的一只年轻的鹰。在草原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他一时被敌人蒙蔽,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在亲人的呼唤下,巴哈尔经过痛苦的内心斗争,终于明辨了是非,回到了祖国和民族的怀抱。这个形象有血有肉,诗人细致描绘了他性格的矛盾和复杂性,挖掘深入,真实可信,富于典型意义。闻捷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方面运用了烘托、对比、白描、景物映衬等艺术手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可爱,这是长诗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 闻捷是个主情的诗人,即使在叙事诗中也至始至终激情灌注,《复仇的火焰》全诗热情如火,其中的那些华采篇章(如这里节选的这一节)尽可以视为抒情诗的佳作。抒情、写景、叙事在诗中有机结合,互相对比,互相映衬,使全诗的主题获得充分的表达。闻捷热爱草原和那些纯朴可爱的牧民,他善写草原风光,他的诗情与草原、牧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复仇的火焰》激情奔放地描绘了草原风光和牧人生活,地方风土色彩极为鲜明,这充分地证明,是天山脚下的草原和牧民的乳汁养育了这位热爱草原和牧民的诗人,《复仇的火焰》是时代和人民的生活激流中涌出的一排巨浪。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