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复活、驱鬼、善食
释义

复活、驱鬼、善食

复活故事在别的宗教里也有。有的在其宗教理论中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耶稣·基督的复活。与基督教不同,佛教的复活故事并不那么严肃神圣,更不是它的中心教义。两者仅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
这里的复活,也有别于《冥游》部分所讲的一般人暂时死亡,到冥府一游后的返阳复苏。冥游复生是被动的,本人预先不知,更不要说主动控制。此外,冥游故事的说教性很强,多在宣扬佛道。这里所说的复活,作为神僧特异本领的一种,是主动的,能够自由掌握。故事的直接目的倒不在说教,而在显示佛僧的非凡。当然,其最终意图还是要证明佛道的神圣。
佛教复活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迭有波澜,戏剧性强。如南朝宋时僧人邵硕去世时对同寺道人法进说:“我死后移尸时,请给我脚穿上一双鞋,要快。”法进依照他的话派人办了。后来,他的尸体在寺内停了二日便不知去向。再过几日,有人告诉法进在邻县看到了邵硕,脚上只有一只鞋,还一边走一边唠叨:“小家伙太粗心,让我丢了一只鞋。”法进吃了一惊,连忙去问他嘱托的小沙弥。沙弥承认,那天移尸入寺时,他心里害怕,慌忙之中,右脚上的鞋带没有系牢,结果把鞋子丢了。又如,前面提到过的杯度,有人见他在某山脚下卧地而死,便把他殡殓起来,就地埋了。几天后他又出现在通往彭城的路上。人们奇怪,开棺验看,棺中除了一双旧布鞋外,已经别无他物。最神奇的是唐代新罗僧释无相。他死后,净众寺的僧人将他的舍利塑入身像。宣宗时代,佛教中兴,大家准备把废佛时移往大慈寺的一口巨钟运回。两寺之间隔有大河,估计移送要用两日。不料早八时去,十时就运到了,推挽极为省力,人可疾走如飞。人们正迷惑不解,一个沙弥看到无相塑像的面部有水珠。他抹下放入嘴中,竟有咸味,始知是无相头上的汗水。原来无相使用神通,出了力。
鬼魅故事在佛典中并不太多,但其描述颇为生动,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后世狐鬼精灵故事的发源情况。妖化美女是最常用的情节主线。如下所讲可算一个典型。
唐僧释志玄专攻五印度禁咒,深得其中妙旨。他常常身着麻衣,云游四海,所到之处,不住寺院城镇,专在荒郊野林露宿。一日走到绛州,夜栖冢墓之间。月色之下,忽见林中跑出一只野狐。它将骷髅一个个戴在头上,用力摇晃,摇掉则弃之不要,直到有一个牢牢戴住。然后,它又拾些败草堕叶覆在身上,转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妖娆女子,浑身素服,立于道旁。此时,东方有马蹄声隐隐传来,她便开始哭泣,哀婉凄切,令人心酸。过一会儿,一青年骑马来到,见状问她为何哭泣。她说家在易水,远嫁至此,如今夫亡家贫,孤苦无依,有家太远,也归不得。青年的家恰好也在易水,遂表示愿意护她同行。女子收泪感谢,正要上路,志玄走出来说:“君子,该女并不是人,而是狐狸所变。”青年怪他污蔑良女,他也不辩,只是用锡杖指着女子,念了几句梵咒。这女子立刻变回野狐,狼狈逃去。青年大惊失色,揖谢志玄不置。
此处所谓善食,并不是指一般的食量巨大,而是指超出常人想象的啖食本领。它不是日常习惯,而是只在必要时显露的非常能力,期以神变之功,威慑他人。这方面隋僧释恭明可作一例。恭明出家时,居会善寺。某年超化寺与会善寺争地,召了一百多个无赖准备来夺秋苗。恭明劝寺众不必忧愁,他可以一个人独往超化寺辩理。到了该寺,他把大钟翻转过来,倒进六升米饭,加上白水,然后一手托钟,一手取饭,霎时吃个干净。接着他走到三十人转不动的巨石跟前,将它一下拈起,扔到数丈之外。超化寺人个个目瞪口呆,再也不敢前来捣乱。到了隋末,社会动乱,一伙盗贼想趁机敲诈会善寺,传话说次日有大队人马路过,必须备办百人伙食,并要大猪一头。寺主无奈,只得答应。届时众寇到寺,按班入座,正待大吃,恭明拄杖来到。他铺开几十张饼,裹进大猪就嚼。不一会儿连肉带骨,悉入其肚。众寇惊服,非旦不闹,反倒被恭明召为护寺檀越。
像别的佛教传说一样,善食故事也被用来达到说教目的。南北朝时,益州青城山地区有三月三日游山习俗。届时人们携酒将肉,期在必醉。对于这种奢侈之风,虽有人屡相劝阻,但始终无效。这一年一位名叫香阇梨的高僧也来赶会。他先请人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坑,然后向正在吃喝的人们化缘。大家见他高兴,便争相劝食。他则来之不拒,好酒好肉纷纷入肚,如同进了无底洞。傍晚他向众人告醉,请求将他扶到坑边。他张口呕吐,但见鸡肉吐出即能飞鸣,羊肉吐出便可奔跑。酒食喷涌,不久就充满大坑,鹅鸭鱼虾就在其中游泳。众人惊愕,始知往日之非,从此杜绝宰杀,酒肉再不上山。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