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四)诸天鬼神 |
释义 | (四)诸天鬼神在佛教的神灵世界里,不但有佛、菩萨、罗汉,还有护卫佛、菩萨的护法神——诸天鬼神。其中“诸天”是指天上的众神,《金光明经》称:“外国呼神,亦名为天。” 诸天鬼神虽然也称为神,但并不同于佛、菩萨等尊神。它们地位极低,没有超出“三界”,仍在“众生”之列。只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神通力量,才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诸天鬼神基本上来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信仰。佛教产生以后,为了宣扬佛法的伟大和“法力无边”,同时也为了壮大佛教的声威,将佛教之外的诸神都摄入佛教,为它们编造新的履历,附会与佛教深厚、久远的因缘,从而建立起佛教庞大的护法神队伍。 佛教传入我国后,诸天鬼神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鬼神信仰相结合,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佛教用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学说去改造和充实我国民间信仰,我国民间崇拜的英雄、鬼神也分别在佛教六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上了天,成了天界的护法神,如关羽、李靖等;有的下了地,成了地狱的阎王和鬼卒,如包公、韩禽虎、范仲淹等,中国民间的信仰,与印度的鬼神自然而然地相结合在一起,同时又不失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色。 诸天鬼神原来都是世俗之神,他们的形象仍是世俗的。其种类很多,有童子形、帝王形、动物形…… 形象本身又十分复杂,有多面多手的,有坐、立、飞舞的,还有结印、持物、坐骑等种种变化。但从性别上可归为男女两类: 男性神均凶恶、慓悍、狰狞,女性神均慈悲、端庄、高雅,好似天女下凡一般。 护法韦驮 在佛寺天王殿弥勒佛像后,人们可见一尊面北正立、身着甲胄、手握金刚杵(或称降魔杵)的神像,他就是韦驮,世称韦驮菩萨。 韦驮尊者银像(浙江普陀山) 据佛经记载,韦驮的真正身份是帝释,是㣼利天的统率,四天王天是他的部属。宋智严所译《四天王经》载:“每月六斋日,四天王天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周伺察众生之善恶而报告于帝释。” 帝释是婆罗门教最高的天神,佛教收编他后,大概是看他在婆罗门教中的至尊地位,对他特殊相待,封他为“韦驮菩萨”,称作“护法韦驮尊天菩萨”。释迦牟尼佛对他也格外宠重,经常为他单独说法。释尊灭度后,他不顾大众劝阻,径取佛牙到天上供奉,宣称是释尊生前许诺给他的。据佛典记载,韦驮菩萨身后有三重彩虹,为了降伏邪魔外道,维护正法,他常现金甲天神相。这便是韦驮成为护法神之缘故。 随着佛教东来和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传播,韦驮的身份与地位逐渐改变并降低。相传唐朝时,道宣律师梦中与天人会谈,说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名叫韦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将领之一,四大天王属下三十二将之首。这位将军“生知聪慧,最离欲尘,清净梵行,修童真业”,他受佛陀嘱托,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没有出家人),护持佛教及众生。这样一来,韦驮便由四天王的统率降为四天王的部属,由佛教的大菩萨变成了一个小护法。此后,在道宣感梦的基础上,中国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将韦驮搬进书中,并将韦驮描绘成身着戎装、手执降魔杵的形象,从此韦驮以四天王属下的小护法身份家喻户晓,同时也影响到韦驮形象的塑造。今天寺院供奉的韦驮像基本上以《封神演义》的描述为塑造依据的。 韦驮的形象从宋朝开始出现。他首先被供奉在佛寺的偏殿的一个角落,或大门口,或影壁后,最后在天王殿弥勒佛像后安了家。他的形象特征已如前述,一般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两腕中横置金刚杵;另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这两种姿势并无经典依据,而是佛教徒臆造的,表示寺院“接待”与“不接待”的意思。佛寺如奉合掌捧杵的韦驮,表明是接待游方僧人的寺庙;如供按杵据地的韦驮,则是不接待游方僧人的寺庙。佛教徒附加韦驮这样的特征大概是因为韦驮在寺院前殿,担负守护寺庙的责任,而且他不过是一位“小护法”,拿他作个标志,为寺庙接待工作服务也不伤大体。 四大天王 在佛教诸天鬼神中,影响最大和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天王殿内供奉的四大天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民间俗称“四大金刚”。 四大天王来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原是婆罗门教崇奉的天神。他们居住在须弥山山腰。 持国天王,居于须弥山东面黄金埵,受佛付嘱,为东方的守护神。持国天的形象是:穿甲胄,左手垂下握刀,右手臂屈,向前仰掌,掌中有宝物放光。他还有一种形象,即手持琵琶,表示以音乐庄严佛教,所以他又有“主乐神”之称。他的形象很少单独供奉。 四大天王(上海玉佛寺) 增长天王,住在须弥山南边的琉璃埵,受佛付嘱,守护南方。由于他能使众生增长善根,所以叫增长天。增长天有两种不同形象。一是赤色忿怒形,穿甲胄,右手持剑,左手握拳置胯上,交脚而坐;二是穿甲胄,左手握刀,右手持矟。这一天王也很少单独供奉。 广目天王,住处在须弥山西面的白银埵,是守护西方世界的天王。此天王的形象也有两种:一种为着甲胄,右手持三叉戟,左手结拳置胯上;一种着甲胄,手中缠绕一蛇,也有以赤索代替。此天与持国、增长二天王相同,也很少单独供奉。 多闻天王,多以“毗沙门”之名流传。他住在须弥山北面水晶埵,受佛付嘱,在未来世邪见王毁灭佛教时出来护持佛法。据传他恒护如来道场,闻法甚多,又因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故名多闻天王。他既是一方护法神,同时又兼财神之职。据说,他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天神施财天,住在吉罗婆山上。他相貌丑陋,有三条腿,八颗牙,只有一只眼。古印度《摩诃婆罗多》等书有关于他的记载。作为中国佛教的多闻天王,他的形象一般是:穿甲胄,右手持宝伞,表示降伏魔众,护持众生;左手握银鼠。另外,相传他一次与敌作战时,兵斗不利,逃于塔侧,塔救了他的命,于是又出现一种托塔形象,即天王右手持宝幢或剑,左手擎塔。这种形象的多闻天王又称“托塔天王”。 以上是四大天王在佛教中的职能和形象特征。佛教东传以后,随着与中国文化的相互交融,四大天王在形式与内容上都逐渐趋于汉化,而促成其汉化的关键因素则是明朝成书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为四大天王重新编造了履历,说他们原是我国商朝“佳梦关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这四人曾奉纣王之命抵抗周武王。他们各持一种神奇的兵器:魔礼青持宝剑,魔礼红持混元珠伞,魔礼海持琵琶,魔礼寿持花狐貂,在与周军作战中大显神威,但终因助纣为虐,全部丧命。死后,姜子牙奉命封他们为“四大天王”,护国佑民,分掌风调雨顺之职。《封神演义》载姜子牙敕封魔家四兄弟说:“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永修厥职,毋忝新纶。 增长天王 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 职风 广目天王 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 职调 多闻天王 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 职雨 持国天王 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 职顺。” 《封神演义》对四大天王的重新改造,本为取他山之石为己所用,可是自它问世以后,却得到了民间的广泛信奉,四大天王正统的身份几乎湮没无闻了。最终,佛教也不得不适应和接受民间的这一信仰习俗和要求。现在,天王殿中的四天王形象基本是根据《封神演义》中描述的特征塑造。同时四天王的职能也普遍以执掌风调雨顺而传闻于世。从佛教意义上讲,四天王的职能大大降低了,但他们从遥远的须弥山下降到人间,贴近现实,因而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并广泛崇信。可见,佛教要入世度生,必须迎合不同社会、时代民众的心理,适应其习俗与要求。从四大天王的汉化过程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四大天王中,多闻天王的影响最大。敦煌壁画中有一幅多闻天王渡海散布异宝金钱的图,十分生动,这大概是多闻天王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象。唐朝是多闻天王流行的主要时代,当时的寺院里流行吉祥天母与多闻天王分别为左右胁侍侍立释迦牟尼佛两旁的供奉形式。与此同时,多闻天王与中国民间信仰融合,还产生了许多关于他的显灵故事。相传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西蕃、康居等国来侵犯唐朝边境,唐玄宗请不空三藏祈求毗沙门天帮助退敌。不空三藏作法之后,果然感得天王神兵在西北边境的云雾间鼓角喧鸣般出现。蕃兵见状,惊恐万分,弃甲溃逃。唐朝以后,民间传说唐朝大将李靖就是多闻天王的化身,由此演化出“托塔李天王”来,多闻天王从此也彻底汉化。李靖是唐朝镇守边关的将领,精通兵法,唐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他死后遂被神化,宋元时皆有书载其神迹。元末杨景贤所撰《杨东来批评西游记》中“神佛降生”一节李天王自云:“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四方。四海皆知名与姓,毗沙门下李天王。” 这时的多闻天王与李靖正式融为一体了。到明代,《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继续张大其事,托塔天王李靖完全脱离多闻天王,成为独立的“托塔李天王”流传于世。 十八伽蓝神 伽蓝神是维护寺院的护法神。伽蓝原指修建僧伽的土地,后变为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 佛教最早的寺庙是古印度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即祗园精舍)。是由舍卫国给孤独长者与波斯匿王太子祗陀共同布施的。舍卫国的国君波斯匿王大力支持佛教,是继前二位之后出现的又一位佛教的重要支持者。所以,佛寺的伽蓝殿就是为纪念最早护持佛教的这三位护法而建立的。它一般位于寺院大雄宝殿的东侧。殿的正中供奉波斯匿王,左边是祗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两侧就是十八伽蓝神。据《释氏要览》卷上记载,这十八伽蓝神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他们多数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后来被佛教接收改造为护法神。另外,我国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也被佛教吸收进了伽蓝神行列。今天,我国寺院的伽蓝神已完全中国化,已失其印度神的面貌及其他特征。 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是诸天鬼神中最庞大的护法神队伍,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一、功德天;二、辩才天;三、大梵天王;四、帝释天;五、东方持国天王;六、南方增长天王;七、西方广目天王;八、北方多闻天王;九、日天;十、月天;十一、金刚密迹力士;十二、摩醯首罗天;十三、散脂大将;十四、韦驮天;十五、坚牢地神;十六、菩提树神;十七、鬼子母;十八、摩利支天;十九、娑竭罗龙王;二十、阎魔罗王;二十一、紧那罗王;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二十四天中,前二十天来源于《金光明经·鬼神品》,第二十一天为“天龙八部”之一,最后三天是吸收道家的神灵。二十四天原来是佛寺祭天时供奉之神,明代开始设位奉置。今天,佛寺里这种供奉十分常见。韦驮、四大天王已经介绍,紧那罗将在下文“天龙八部”中介绍,现将其余十八天顺次介绍如下: 二十四诸天神像(山西五台山广济寺) (1) 吉祥天女(大功德天)。 吉祥天,旧译大功德天,是一位能施众生以福德的女神。她原是婆罗门教天神,是德叉迦和鬼子母夫妇的女儿。她又是北方毗沙门天的姐姐(有说为后妃)。由于与财神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所以她又被奉为财富女神。佛教大概正是看中了她掌管财富的权力,把她收为护法神,并为她编造了与佛教深厚的因缘。依《金光明经· 功德天》记载,吉祥天在过去世宝华功德海琉璃金山照明如来时,已种下了各种善根。《最胜王经》卷八也说,功德天曾敬告佛陀,她住在离毗沙门天不远的妙花福光园。从这些记载看来,吉祥天似早已皈依了佛教。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吉祥天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金光明经· 功德天》说,如果信徒能够诵持此经,供养诸佛,并用香花、美味供养吉祥天,持念她的名号,就会得到资财宝物等福报。《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还记载,她有十二个名号,如果信徒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大富大贵。由于吉祥天具有这些招福降灾的功德,所以佛教专门以她为本尊,作忏悔罪恶、禳灾招福的法会。这种法会称为“吉祥忏过法”。 关于吉祥天的形象,佛典《陀罗尼集经》有详细记载。她身体呈银色,头戴花冠,身披天衣,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左手拿如意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左右两边分别立有梵天和帝释天;二天神背后各有一座七宝山。她头顶现五色祥云,云端有一头六牙白象,象鼻绞动一个玛瑙瓶,瓶中不断倾泄种种宝物,浇灌在她顶上一个千叶宝盖内。这些都与吉祥天掌理财富和赐福众生的功德有关。汉地佛寺吉祥天形象大致源于此记。 吉祥天女像(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废寺壁画) (2) 大辩才天。 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还能发美音而歌咏,故又称“美音天”、“妙音天”。是主管智慧辩才,音乐与福德的天神。辩才天原是印度人信仰的河神。有人说她是男神,但大多数认为她是女神,是阎罗王的姐姐。据经典记载,她的生活习性十分奇特,没有固定的住址,或“依高山顶胜住处”,“或在山崖深险处,或居坎窟及河边,或在大树诸丛林”。她穿着极其简陋,“常作青色野蚕衣,或结软草以为衣”。她还常与各种野兽为伴,“狮子虎狼恒围绕,牛羊鸡等亦相依”。她形象十分美丽,“面如满月”,“目如修广青莲叶”,“常以八臂自庄严”。这些生活习性和形象特征成了她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关于辩才天护持佛法的事迹,《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记载颇为详细。依该经所说,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增进智慧,具足言说辩才;一般众生如果听到该经,也会得到她的加持,而得到不可思议的辩才,并且有益解脱生死,还可以增益寿命,使资身之物圆满具足。除此之外,此经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日本密宗对辩才天十分崇奉,主要是针对其音乐方面的功德,并创造出日本自己的辩才天神,如“辩天十五童子”,“日本本邦五辩才天”等。这些都是有异于印度而属于日本人自己树立的辩才天系统。辩才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臂菩萨装束形象,旁边六臂持物,分别拿火轮、剑、弓、箭、斧、羂索,中二臂合掌,脚下有狮、虎、狐、豺等兽。一种是菩萨形象的坐像,左手拿琵琶,右手作弹奏状;也有作弹箜篌状的。显然前一种形象来源于佛典的记载,而后一种形象则是根据妙音天,即辩才天在音乐方面的特征而塑造的。 (3) 大梵天。 大梵天,又作“梵天”、“梵王”等,是婆罗门教三大尊神之一,被认为是世界的造物主,万物的“始祖”。大梵天进了佛门后,倒成了释迦牟尼佛的亲密护法神。传说释尊自兜率天降生时,大梵天作为最亲近的侍者,手执白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大梵天施舍自己的宫殿,请佛说法。又据《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入灭时,将三千大千世界护持佛法的重任付嘱于他。由此可见,大梵天不仅是佛陀的亲密护卫,还担负着重要的护法任务。根据佛教的“三界”说,梵天居住于色界,为色界初禅天之主。他有两个侍卫:一为梵辅天,一为部属梵众天,他们合称色界初禅三天。他的形象,各地寺院塑造不一,较为常见的是四面四臂像。其形象特征是:每面各有三目;四臂都持有物,右边两手各持莲花和念珠,左边两手一手持军持(即净瓶),一手结唵字印;坐于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鹅或由七只鹅拉的车子。这一形象显然是从婆罗门典籍脱胎而来。据《摩奴法典》记载,大梵天原有五个头,被湿婆毁了一个,剩下四个,四头分别面向四方。他有四只手,分别拿着吠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坐于鹅身上。现在印度祀奉的大梵天基本是这种样子。另外,梵天还有一面二臂、三面二臂形象。在我国寺院里,梵天多与诸天合供于大雄宝殿中,也有一种他与帝释共侍释迦佛的供奉形式。这后一题材的出现与梵天和帝释同为释尊的重要护法神有关。 (4) 帝释天。 帝释天,音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原是婆罗门教崇奉的天神。帝释成为佛门护法神后,佛教也为他重新编造了履历。据《大智度论》记载,他原是摩揭陀国一个婆罗门,名摩迦,姓㤭尸迦,生性乐善好施,对于出家人及贫困者更能随缘而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齐生到了㣼利天宫。㣼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 帝释居㣼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宫,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净名疏》等书持另一说法,说迦叶佛入灭后,有一位女子发心为佛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助缘。 后来以此功德,他们共生㣼利天宫,那位女子便是帝释天。帝释天与大梵天同受佛的嘱托护持四天下民众及佛法,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他经常用种种物品供养释尊和僧众。六道众生如果有诚心学佛的,也往往受到他的随喜赞叹和帮助。帝释天形象显密所传各异。在汉地寺院中,帝释天多为少年帝王像,男身女面。他的身后一般有三位天女,相传为他的三位夫人:圆生、善法、赦友。其中,一位给帝释打伞;一位端盘,内盛莲花;一位捧一个山石盆景,意为须弥山。北京法海寺的明代壁画中有帝释天像,其形象特征及题材内容大致如上所说。 (5) 日天。 日天,又称日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名。原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后被佛教收入“十二天”之中,佛教还为他编造了新的履历,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变化身。《法华文句》卷二称:“宝光是宝意天子,观世音应作。”他住在太阳中,太阳里有他的宫殿,称为“日宫”。日宫修饰华丽,规模宏大。《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载曰:“(日宫)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回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宫殿,颇梨所成,赤金所度,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其上际金城围绕。” 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白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也由四天王管辖。他行动时,身边常有二妃陪侍。二妃乘七宝庄严车驾,以八头宝马牵引,周围还有七曜九曜等星宿护卫。摩利支天作他的前导。据《秘藏记》卷末所载,他的形象是:红色脸膛,两手各持一朵莲花,乘坐于四匹马拉的大车上。 (6) 月天。 月天,又称月宫天子,原是古印度崇拜的月神,在印度古典中有“创夜神”、“莲花王”、“大白光佛”、“野兔形神”等多种名称。 月天进入佛教后,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履历。佛经说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法华文句》卷二载曰:“宝吉祥天子,大势至应作。”“大势至”意为宝吉祥,月天既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所以又得名宝吉祥天。另外,佛教本生故事《兔子本生》里还记述了月神与释迦牟尼佛的一段有趣因缘。这个故事记载,释尊前生应化为兔,与猿、狐为友。一次,帝释天想考验释尊的修道功夫,变为一个老夫向三兽乞食。猿狐各恃其长,获得鱼果献与帝释。兔子无法得食,于是投火自焚,以身献帝释。帝释颇受感动,将他的身体送到了月轮上。由此,月中便出现了兔子。这个故事还可以看出古时印度有信仰月中兔的习俗。 月天住在月宫中。《立世阿毗昙论· 日月行品》载,月宫为一座正方形建筑,长宽各四十九由旬,共有七重重垣墙,分别由金、银、琉璃等七宝砌成,规模宏敞,华丽无比。月天在此负责守护人类夜之世界。他的身边也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据说他有五百岁的寿命。 关于月天的形象,印度和中国所传各不相同。他在印度为男性形象。《秘藏记》卷末载曰:“月天子,白肉色,杖上有半月形,乘三鹅。” 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文化中也有月神崇拜,而中国的月神又被阴阳学视为“阴”性,这样印度的月神受中国月神信仰的影响也女性化了,并且还吸收了中国月神的形象特征。她的形象通常为:作青年后妃装束,头冠中嵌满月,月中现兔形。但是密宗供奉的月天仍是印度式的。 (7) 密迹金刚。 密迹金刚以通晓如来一切秘密事迹而得名。因他手中常持金刚杵,故又称金刚手、执金刚、金刚力士;因他领导五百夜叉守护佛法,故又称金刚夜叉。他原是印度毗纽天的侍卫,后被佛教吸收,成了佛教守护山门的勇猛护法神。 密迹金刚的来历佛经中有详细记载。相传,在久远劫以前,印度有位国王养育了三个儿子,三子长大成人后,各有抱负。长兄发愿皈依佛门,专心修道,以成就圣果利益群生;他的两弟中一人发誓说,如果长兄成道,他将变为一个大恶魔,扰乱其道行;另一弟发誓说,如果长兄得道,他将成为一个胜于那罗延天的世界第一的大力士,为兄长护法。后来,誓愿为兄护法的那位弟弟果然如愿以偿,成了举世无敌的大力士。他领导五百夜叉神住在妙高山顶上,护持佛法,他就是密迹金刚。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在勇郡转轮圣王在世的时候,古印度有名叫法念和法意的兄弟俩同时发出誓言,法念说要在贤劫如来出世时成为梵天,劝请如来常转法轮;法意则说要成为如来的近侍,护卫佛法。两兄弟的誓愿最终都实现了,法意便是密迹金刚。 根据《金光明经》所载,金刚密迹是大鬼神王,他与五百夜叉原都是大菩萨,为护持众生、保护佛法,他们才屈尊作了佛教的护法神。他行动十分敏捷,在佛教护法神中以“捷疾”著称。又据《宝积经》所载,他常侍卫佛陀身边,深得佛陀的信任,佛陀常把一切秘密要事委托于他。 由于他发誓守卫佛法,所以佛寺便把他供奉于寺院山门殿内。《毗奈耶杂事》卷一七曰:“给孤独长者,施园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佛若许者,吾欲庄饰……佛言,长者于门两颊,应作执杖药叉。” 密迹金刚的形象较为特殊,一般为红色脸膛,怒气冲天,全身肌肉鼓涨,劲健刚强,手中常持金刚杵。明代以前,佛寺都只供一尊密迹金刚。明代《封神演义》问世后,其书中虚构的“哼哈二将”取代了密迹金刚。哼哈二将在后面将有专门介绍。 (8) 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本是印度教崇奉的主神。佛教收入大自在天后,把他奉为十地菩萨,他的塑像也为菩萨形象。头戴宝冠,身着菩萨装,骑白牛,八臂三目,手执拂子、铃、杵、矩尺。立像常略去白牛。另外还有作二臂、四臂、十八臂的诸种形象。大自在天主要为密宗崇奉,密教把他视为大日如来的化身。他的诸种形象也主要出现于密宗寺院里。 (9) 散脂大将。 散脂大将,又称“密神”。据《金光明经》卷三《散脂鬼神品》记载,他原是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夜叉神,为北方毗沙门天手下八大神将之一。他统领二十八部天众,经常“巡行世间,赏罚善恶”。有的说他是鬼子母的二儿子,但多数认为他是鬼子母的丈夫。佛典中有关于他的许多传说和故事,都与鬼子母有关。他的形象为金刚模样,面为红色,满脸怒气,手持降魔杵。一般人习惯把他同白脸善相的密迹金刚视为哼哈二将。 (10) 坚牢地神(地神)。 坚牢地神,又称地天或地神,是职掌土地及一切植物的天神,与主管上天的大梵天神相对应。《地藏本愿功德经· 地神护法品》载曰:“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佛莫及,阎浮大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谷米从地有,皆由汝力,若未来世中修地藏本愿经修行者,以汝神力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闻于耳。” 地神的形象十分独特,唐朝时刚传入中国时,他为男神,有二臂和四臂两种形象。二臂形象是双手握宝瓶或钵,内插各色鲜花;四臂形象是四手分别持镰、箭、锄、锹四种农具,犹如一个辛勤的劳动者。但在中国,地神由男身发展、演变成了女身,并且多以二臂形象出现,手里持物又增添了鲜花、谷穗等与地神所司有关的物品。 (11) 菩提树神。 菩提树神是守护菩提树的女天神。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每遇刮风下雨,这位天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因她在释迦佛成道前就守护佛陀,故便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在佛寺里,她的形象特点是两手拿一树枝,作年轻妇女装束。 释迦牟尼佛成道处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南11公里处的菩提伽耶。释迦修道时的那棵菩提树早已老死,现存的一棵传说是原树的曾孙,已是枝繁叶茂,浓荫蔽日。这个地方现已一改释迦佛在世时的荒凉景象,周围寺塔林立,古木参天;晨钟暮鼓,香客如云;成为全世界佛教信徒向往和朝礼的重要圣地。 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释迦佛在此树下悟道,证得菩提而改名菩提树,意思是“觉悟树”。这种树为常绿乔木,叶子呈卵形,茎干黄白色,花隐于花托中,树籽可作念珠。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时僧人智药从天竺将树种带回中国,开始在广东种植,后传播到广西、湖南等地。由于它是佛教圣树,东南亚佛教国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绕树礼拜,成了一种习俗。 千年菩提树(广东广州光孝寺) (12) 鬼子母。 鬼子母,又称“诃利帝”,据传是五百夜叉鬼之母,故俗称“鬼子母”。她本为古印度民间传说的恶神,“食人夜叉”、“啖人鬼”。传说她与散脂大将结为夫妻,生了五百个小夜叉,专以小孩为食,危害众生,后为释迦佛摄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早期印度佛典《毗奈耶杂事》对她弃恶从善、皈依佛教作了详细记载。 鬼子母皈依佛门后,“勤力拥护伽蓝及僧尼”,尤其偏重于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据佛经记载,她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除病消灾;能保护妇女顺利分娩,减少痛苦。佛经称:“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鬼子母由此又被人们尊奉为“爱子母”或“爱子神”。 由于鬼子母有保护妇女儿童的誓愿和功能,因而在不同社会和民族中皆有广泛的信奉。古代印度社会常于门外屋外或食橱边画鬼子母怀抱一小儿,膝下三、五个孩儿围绕(《寄归传》)。鬼子母传入中国后,除了为佛教徒作为护法神崇奉外,还被民间当作“送子娘娘”单独供奉、礼拜。四川大足石窟北山第122窟内的内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此窟本名“诃利帝母窟”,但人们都称它“送子殿”。窟门口有一副对联:“祥麟不作无缘嗣,威风偏临积善家。” 这些正说明了民间信奉诃利帝母是假,而信奉送子娘娘才是真。鬼子母在西藏佛教里也很受崇拜。密宗里有以鬼子母为本尊的专门修法,称“诃利帝母法”、“诃利帝母供”,是祈祷妇女顺利生产的修法。修法时念《诃利帝母经》和《诃利帝母真言经》。 关于诃利帝母的形象,《诃利帝母真言经》中载之甚详:“画诃利帝母作天女像,纯金色,身着天衣,头冠璎珞。坐高台上,垂下两足,于垂足边,画二孩子,傍高台立,于二膝上各坐一孩子,以左手怀中抱一孩子,于右手中持吉祥果。” 又《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称:“欢喜母作天女形,极令殊丽,身著白红色天缯宝衣,头冠耳珰,白螺为钏,种种璎珞,庄严其身。” 大足石窟122窟中的鬼子母形象基本是按上述仪轨雕刻塑造的。 鬼子母像(河北正定隆兴寺壁画) (13) 摩利支天。 摩利支天,意为“阳焰”、“光焰”,原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天神。主要为密宗所传。据唐不空所译《摩利支天经》所说,她神通广大,常在日天(太阳神)前行走,日天看不见她,而她能看见日天。她行踪无定,人看不见她,更不能捉住她,加害她。她以此神通变化活动于三界内,护国佑民,专为众生除灭罪障和灾难。她有自己专门的法门,佛经中称修习摩利支天法或诵习摩利支天经能够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据《大摩利支菩萨经》记载:此天“能令众生在道路中隐身,众人中隐身,水、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身”。众生得到这样的隐身之术,自然便能增益息灾,降伏邪魔。由于摩利支天具有这样的救世功德,所以佛经中又称她为“摩利支天菩萨”或“大摩利支天菩萨”。摩利支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天女形象:或坐或立于莲花上,左手持一天扇,置于胸前,右手下垂。一种为忿怒形象:面红如日出之色,身着红色天衣,红色即表示忿怒;挂璎珞,戴耳环、腕钏,腰系宝带;头上顶一宝塔,塔内有毗卢遮那佛;具三面八臂,三面面相各异:正面菩萨脸,端庄慈祥;左面猪脸,尖嘴獠牙;右面童子脸,面目隽秀。每面又各有三目。八手臂都持有物,左四手执无忧树枝、羂索、弓、线圈;右四手持金刚杵、针、钩、箭。八臂有时也作六臂。她坐在野猪身上,或坐于七头野猪拉的车之上。这位天神在藏传佛教里颇有影响。 (14) 水天。 水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属“十二天”之一,专门掌理水界,为水中的大力神。被佛教收为护法神后,它专任西方守护者,也能对水发挥威力。它主要为密宗所传,在密宗金胎二界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密宗还有专门供养水天的仪式,称“水天法”和“水天供”。它的形象常见为:身青色,骑于龟背上,有九个头,皆为龙形,左手握拳,右手执索。 又一说,认为水天为娑竭罗龙王,是佛教龙神中的大龙王,《妙法莲华经》中的“八大龙王”、《华严经》中的“十大龙王”都收有此龙王。这位龙王还有一个女儿,叫龙女。关于龙女,前面已有专门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娑竭罗龙王的形象常见为头现龙形,身着帝王服。 (15) 阎罗王。 阎罗王又称阎摩罗王、阎摩王、琰摩、双王等。与中国人以为阎王是地狱的绝对主人不同,佛经称他虽为地狱之主,享受着地狱众生难以得到的快乐,但是他的宿世曾造下许多恶业,在一定的时候他也要遭受地狱痛苦的折磨。他受苦时,宫殿自然变成火焰铁城,狱卒对他施以种种处罚。 阎罗王原本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管理阴间之王,印度古典诗集《黎俱吠陀》中有对他的记载,称他还有一个妹妹,叫阎蜜,兄妹通婚,成为人类的始祖。所以他后来到地狱管理他的子孙们的亡灵。《玄应音义》载,阎王有兄妹两人,“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双王”。出处也就在这里。佛教产生后,把他纳入自己的万神殿。据佛经记载,他住在阎浮提洲南方铁围山之外,总辖一百四十个地狱。他的宫殿规模宏大,周长有六十由旬,宫殿四周是七重栏楯、七重铁纲、七重行树,周匝围绕,庄严华丽。佛教还为他重新编造了履历,说他的前身是毗沙国王。《法苑珠林》卷十二记载:“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经与陀如生王共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领百万之众,头有角耳,皆悉忿怼,同立誓曰:‘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阎罗王是。十八大臣者,今诸小王是。百万之众,诸阿傍(鬼卒)是。” 阎罗王在中国鬼神信仰的影响下,有了极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产生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阎王。阎王在印度佛教中本为单独一个,经过与我国阳间信仰和道教信仰的融合,形成了“十三阎王”和“十大阎王”,而通常以十大阎王的说法较为流行。其二,阎王的职能改变了,阎王在印度佛教中,专管地狱众生,可是进入中国后,由于我国千百年来人们普遍以为,人死以后,都要进入阴间,变成鬼。因此,中国老百姓信奉的阎王是“冥间大王”而不是地狱之主宰。阎王的职能改变了,其权力却更大了一些。其三,中国的许多历史人物也加入了阎王的队伍,成了道地的中国阎王,如韩禽虎、范仲淹等。阎罗王在中国的这些发展与变化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16) 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全称紫微北极大帝,是道教尊神“四御”之一。他原是我国古代崇拜的星辰,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区,叫“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帝垣。认为紫微垣就是北极星,为帝王所居,太微垣是宰相三公所居,天帝垣为大地上九州分野。后来道教吸收这些说法,并加以改造和神化,创造出紫微北极大帝。道教为他编造了履历,认为他是龙汉年间周御王妃紫光夫人所生九子的第二子,还分配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紫微大帝备受历代帝王崇祀。明代宫廷专门敕建了紫微殿,“设像祭告”。他常和玉皇大帝合供一殿,形象依据《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为人间帝王形象。 (17)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全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是道教崇奉的泰山神。他原也是我国古代民间信仰。《后汉书·乌桓传》载:“乌桓人死,则神灵归入赤山,中国人死,则魂归于岱山(即泰山)。” 道教吸收他后,赋予他新的内容和具体职权,说他是掌管人间生死之神。《云笈七签》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神也,血食庙祀所宗人,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 历代帝王出于政治利用和祈福降灾的目的,对他屡予褒封。唐玄宗封他“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他“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封他“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封他“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民间信奉也十分普遍,各地还纷纷建起了供奉他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他的祭祀日。他的形象为苍老帝王像:戴冠著袍,颈系冠带,颌下飘垂二绺胡须,手捧玉笏,足登云头鞋。 (18) 雷神。 雷神,又称雷师、雷公,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司雷之神。雷神起源很早,《山海经· 海内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头人身,鼓其腹。”《众仙杂记· 天鼓》称:“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雷神有五种,《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通记传》说,雷公有兄弟五人,即天雷、地雷、水雷、社雷(又称妖雷)、神雷,是为五雷神。大自然中经常有雷击折树木、击死人畜的现象,于是人们便赋予它惩罚坏人、主持正义的职能,纷纷建起祠堂,画塑雷神像进行供奉。后来,道教看到雷神在民间的广泛影响,把它改造为道教天神。道教认为雷神是元始天尊的第九个儿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他总司五雷,为天“代言”,“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见《天上九雷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道教还有所谓“五雷天心正法”的修法,宣扬依此而修,可以致雷雨,祛病痛。关于雷神的形象,历代变化不断。它最初为龙形,后变为半人半兽;被道教吸收后,又完全人形化。道教在现实中找到了雷神的化身,认为宋元时雷州(广东)雷王陈文玉是雷神,还把三皇五帝中的黄帝说成是“雷声普化天尊”。这些现实化身都成为雷神形象塑造的依据。今天在佛寺和道观中,雷神的形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半人半兽,蓬头怒发,似人似鬼,披甲,手持劈山斧;另一种是人形,身着铠甲,面有髭须;左手结印,右手举锤;左脚踏鼓,右脚作击鼓状。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又称“龙神八部”、“八部众”,是指以天龙为首的八部鬼神,为首的是天,其次为龙,龙以下依次为夜叉、乾达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他们原本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崇拜的神灵,佛教产生后将他们收编为护法神。这八部天神每部各有庞大的队伍,他们常常成群结队,保护众生,维护佛教。佛经中对他们的记载颇多。《大集经》载说:“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大德婆伽梵,已有一切如来塔寺及阿兰若处,及未来世,若在家出家人,为于世尊声闻弟子造塔寺处,我等悉共守护。”《大云轮请雨经》等大乘经典还载有称赞天龙八部威德的“天龙八部赞”。下面对各部天神的来历、特性作一介绍。 天龙八部塑像局部(四川梓潼卧龙山230窟) (1) 天。 天是梵语的意译,音译为“提婆”。天有两层涵义:一是佛教所说世间地位最高、最优越的“有情”(又称众生),特指“天人”、“天众”或“天部”;二是指这些有情所生存的环境。这里的天属于第一层涵义。根据佛教三界说,天众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有说十八天)和无色界四天的众多神灵,其中著名的天神有四天王天、二十诸天等。天众不仅队伍庞大,而且在世间地位最高,神通最大,因而成为八部众之首。这些天众原来都是婆罗门教崇奉的诸神,虽被佛教收为护法神,但其地位仍在“众生”之列。佛教“十界说”中,天众在“六凡界”内。六凡界从高至低依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天众虽然居于六凡之首,但其地位并不稳固,如果作恶造孽,便会降生下界,或为人、或堕入恶道之中; 当然如果修行善业,地位也可以再提高。 (2)龙。 龙是梵语意译,音译为“那伽”。它身子很长而无足,能幻变云雨。《善见论》卷一七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天竺别集》卷上说:“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滴水,散六虚以为洪流。”《华严经》也载:“有无量诸大龙王、娑竭罗龙王等,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龙居于龙宫,位于大海之底。《海龙王·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 龙的同类很多,《最胜经》载有七龙王,《法华经》载有八龙王之说,《华严经》载有十龙王;此外还有八十一龙王和一百八十五龙王。龙王手下又有龙子龙孙,其数不可胜计。龙的“天敌”是金翅鸟。据说,龙王为躲避金翅鸟的捕杀,曾向佛陀乞求庇护,佛赐给袈裟一领披身,金翅鸟便不敢靠近龙身。龙悉心侍佛,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孔雀王经》、《大云经》、《僧护经》均载有龙王护持佛法的故事。 需要说明的是,龙不仅为印度独有,中国关于龙的信仰也源远流长。《礼记》载有“麟、凤、龟、龙”四灵之说;《左传》记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中国人由此有“龙的传人”之称。但是,中国的龙从原始社会至隋唐时期一直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徽号,并不具有后来的兴风作浪、呼风唤雨的神力和功能,只是在佛教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渗透之后,中国的龙才逐渐注入印度龙的内容和神力。于是,中国人开始求龙降雨、为龙建立祠堂,始于唐玄宗时。《文献通考·郊社考》称:玄宗开元二年(714),诏祠龙池,又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以龙致雨也。”从此也可以看出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巨大影响。 (3) 夜叉。 夜叉,又作“药叉”、“能乞叉”等。夜叉有三种,《注维摩经》卷一说:“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它原是婆罗门教中的小神,其数很多。《大日经疏》卷五载有八大夜叉,并说他们是北方毗沙门天率领守护众生的八大将领;《陀罗尼集经》载有十六药叉。每一大夜叉手下又各有七千小夜叉,所以夜叉总共有十几万之众。随着佛教地狱信仰的盛行,夜叉由佛教的护法神变成阴间的鬼卒,并且流行于民间。夜叉的形象相传为面目狰狞、阴森恐怖状,因此人们习惯把一些凶恶厉害的女人叫做“母夜叉”。夜叉与罗叉都属食人恶鬼,历来常被人们误解而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所区别的:罗叉只在地上活动,而夜叉除了在地上活动外,还在虚空中活动。由此可见,夜叉比罗叉具有更大的神通能力。 药叉女塑像(印度桑奇大塔) (4) 乾达婆。 乾达婆,又作“健达婆”、“犍达缚”,是梵语音译。这位鬼神不食酒肉,只嗅香气维持生命,且身体也能散发出香味。《维摩经》卷一载说,他与紧那罗同为帝释天属下,居十力山中,专司雅乐演奏。帝释天想作乐时,他身体上就能感知,立即上天演奏,所以他又是音乐神。佛经中常有乾达婆以音乐赞佛的故事。《大智度论》卷一○记载,有一乾达婆王曾至佛前弹琴赞佛,使得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甚至使大阿罗汉迦叶也不安其座,可见其演奏的神威。他原来也是婆罗门教中的神灵,《吠陀》圣典中记载其数有六千之多。相传他的形象为:“头上有八角冠,身相赤肉色,身如大牛王,左定持箫笛,右慧持宝剑,具大威力相,发髻有焰鬘冠。” 在佛教艺术中,乾达婆常作飞行姿势出现在佛的上方,因此又有“飞天”之称,但他只是飞天的一种。 (5) 阿修罗。 阿修罗,又译作阿苏罗等名,意译为“无端”、“非天”。无端即相貌丑陋,非天意为果报胜似天而又不同于天。它原是婆罗门教中与诸天作对、争夺天界统治权的魔神。按佛教“十界”说,阿修罗是六道中的众生,由嗔、慢、疑三种烦恼而生。他们依业报不同分为两种:一为鬼道所摄阿修罗,居于大海之边;一是畜生道所摄阿修罗,居于大海之底。阿修罗与诸天常发生战斗。 清代药叉擒罗刹图 (6) 迦楼罗。 迦楼罗,意为“金翅鸟”,“妙翅鸟”。以其翅膀由众宝合成而得名。据佛典记载,此鸟栖身于四天下的大树树上,躯体极大,两翅一张开,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我们这个世界(阎浮提洲)只能容下他的一足。它常以龙为食物,每天要吃下一大龙王和五百小龙王,是龙类的克星。此鸟食龙时,先是将龙贮存在自己的嗉中,然后再慢慢吞食。龙在它的嗉中欲死不得、欲活不能,痛苦不堪,不断发出悲苦声,所以他又得名“大嗉顶鸟”和“食吐悲苦声”。据说,他与龙都敬畏佛法,当他欲进攻龙时,只要龙用僧人袈裟披身,他便不敢捕食。此鸟以食龙维持生存,最终也以食龙而致死。佛经中记载,他食龙到一定的数量,诸龙在其体内散发毒气,他腹痛不能再食,只能饿着。饥饿不能支撑巨大的躯体,只好任由重力牵引而下坠。据说,坠落时碰到了风轮,又使他折回天上。如此上下反复七次,都无处栖身,最后只得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命终后,体内毒气发作,引火自焚。陀难龙王怕烧了宝山,降雨灭火,这样便将他的骨灰冲洗尽净。据说,他的心不怕火烧水淹而留存下来。其心为纯青琉璃色,大月比土如,转轮王得到它视为珠宝,帝释天得到它作为髻中珠。迦楼罗落得如此下场,虽然有些凄惨,但确实是咎由自取。这个故事正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由于迦楼罗生性勇健,因此密宗用他代表勇健菩提心,还有以他为本尊的各种修法。密宗里专门有他的塑像,形象为:人身、鸟头、有翅。在我国,迦楼罗及其有关的故事通过改造也搬进了小说中。脍炙人口的《说岳全传》说:岳飞原是金翅鸟的转世,秦桧就是前生曾被金翅鸟啄伤左眼的龙王,女真国的金兀术是赤须龙所转世。为了平服这些龙王转世所兴起的灾难,所以佛陀才派金翅鸟降生人间。由此可见佛经故事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7) 紧那罗。 紧那罗,意为“人非人”、“音乐天”、“歌神”。它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他为帝释天部下,负责演奏音乐,故名音乐神。《法华文句》卷二说:“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名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居十宝山。” 这类神有男有女,男性为马首人身,女性则端庄美丽;男性长于演奏,女性长于歌唱。紧那罗女有一副天生绝妙的好嗓子,她们演唱起来不仅优美动听,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还会产生魔力。据《大智度论》的记载,曾有五百仙人在空中飞行,忽闻紧那罗女的“靡靡之音”,顿时骨酥筋软,“皆失神足” 纷纷落地。紧那罗女常与乐神乾达婆配为妻室。据我国传说,元代时有一位紧那罗应化为少林寺香积厨“火头僧”。一次红巾军包围少林寺,这位火头僧单枪匹马,抡起拨火棍冲入敌阵,一霎间便击退了敌军。少林寺“棍术”即源于此僧。为纪念这位火头僧,少林寺还专设立了“紧那罗殿”,供奉这位火头僧,并尊他为“棍仙”、“二辈爷”、“山门显武第一人”。关于这位火头僧,在《登封县志》和《少林寺志》中都有记载。 (8) 摩睺罗伽。 摩睺罗伽,意为大蟒神。它的形象为人身蛇首。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一载曰:“摩休勒,古译质朴,亦名摩睺罗伽,亦为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由此可知,它是一种以胸和腹部行走的动物。此神在佛教密宗很受崇奉,为胎藏界第三院之一尊,是大日如来普门示现的法门身。密宗还有以它为本尊的修行法门,一类众生因此法可达到一切智地。 关帝 在佛教万神殿里,有一尊人们熟悉的造像:他身着戎装,八面威风;面露忠勇,有五绺美观齐长的胡须;左手扶腰腿,右手理须。他就是三国时赫赫有名的蜀国将领关羽。佛教将他神化,收为护法伽蓝神,尊称为“关公”、“关帝”或“关圣帝君”。 关羽的事迹在陈寿《三国志》中有详细记载。他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传说他本不姓“关”,一次因杀了县令,辗转逃到潼关,关前挂着捉拿他的图像,守关的士兵问他姓什么,他指着潼关脱口而说“我姓关”。于是便有了“关”姓。东汉末年,关羽为避战乱,奔走到河北涿郡,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情投意合,结为生死兄弟,世称“桃园三结义”。官渡之战前,曹操分兵东征,刘备大败,关羽被俘,曹操封他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没过多久,他又回投刘备,受封为前将军,镇守荆州。关羽英勇善战,在一次率兵攻打曹军时,创下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龙德”的赫赫战功,威震一时。后来,由于他恃傲轻敌,被孙权乘机派兵偷袭荆州而兵败自杀。死后被追谥为“状缪侯”。当地人在他战死之地湖北当阳玉泉山为他立祠祀奉。 明代关圣像 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如何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呢? 这里也有一段神奇的故事。据《佛祖统纪》记载:隋开皇十二年(592)十二月,天台宗创始人智𫗱卓锡荆州,计划在玉泉山创立弘法道场。一次,他打坐入定,经十数日,定中见关羽与子平威仪如王,趋前致敬,并自称是当阳山之王。 二人听说智𫗱大师欲在山上建立庙宇,欣然答应襄助。七日后大师出定,寺庙奇迹般落成了,“湫潭千丈,化为平址;栋宇焕丽,巧夺人目。”大师率其弟子们住了进去。接着大师又在定中为关羽等授了五戒。 后来,智𫗱把定中的这些讲给了弟子们,弟子们将其记录成册,“于是神之威德,昭布千里,远近瞻祷,莫不肃敬。”就这样,关羽成了佛教的神灵。唐朝以后,他的塑像开始出现在佛寺。 历史上,关羽不仅被佛教奉为护法神,而且还以忠义果勇受到历代统治阶级、道教、儒家以及民间的普遍信奉。历代统治阶级为强化封建统治,把他视为教化万民的楷模,争相敕封。从宋至清关羽的封号达十多个,有的封号长达二十六字。关羽由一员虎将升为“王”,升为“帝”,其名义上的地位与人间帝王相等。中国本土的道教将关羽奉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将”,甚至附会他前生为雷音山泽中之老龙,并编造了种种“神迹”,以扩大其灵验。在儒教中,关羽有“武王”,“武圣人”的尊号,俨然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驾齐驱。然而,真正将关羽奉为神明的还是民间老百姓。在老百姓眼里,他是“司命禄、佑科举”、祛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的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神灵,他显灵的事迹在民间有多种“版本”的传说。另外,作为生于汉土而为汉地树立起来的神灵,也为西藏佛教密宗所敬奉,可见关羽信仰之普遍。 历代官建和民修的供奉关羽的寺庙殿宇十分繁多。雍和宫的西跨院中就有座宏伟的关帝殿,殿内正中即供奉着一尊精美的铜铸坐像。又据《京师乾隆地图》所载,当时城内的关帝庙达一百余座,数目之多令人咋舌!但是,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关羽的塑像仍以伽蓝神身份供奉于伽蓝殿中。 哼哈二将 一般佛寺都设有三个门,佛教称之为“三门”。按佛教说法,三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中间称空门,两边称无相门和无作门,三门都有出离尘俗之意。由于佛寺多依山而建,所以三门又俗称“山门”。为扩大佛寺宏伟气势,三门皆建成殿堂形式,因此山门又有“山门殿”之称。在并列的山门中,中间空门最大,建筑也最为宏丽。山门殿内两侧通常奉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剽悍、露牙睁目。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哼哈二将。 其实,哼哈二将并不是佛教里的神灵,佛经中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佛教有自己专门的守护神——密迹金刚。哼哈二将何以替代了正统的佛教守门神?追根溯源,原来这也是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戏言所致。 《封神演义》里说,商周的时候有两位大将,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曾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后投降周朝拜昆仑山度厄真人为师,学得“窍中二气”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由此得名“哼将”。哈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受人秘术,练就体内一道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出,见者当场毙命。哈将与哼将在战场相遇,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难分上下。周灭商后,姜子牙奉命封神。他敕封郑伦和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哼哈二将就这样进入了佛教神灵世界(队伍),进入了寺院山门殿中。 哼哈二将虽说是《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佛教神祇,生平与佛教无任何瓜葛。但是,既然作了佛教山门的守护神,那么就不能与佛教太离谱了。因此,他们进入佛寺后,不得不假借佛教山门神的外表,乔装打扮成佛教山门神的模样,混迹寺院,享受人间香火。他们在寺院中的塑像,除了鼓鼻、张口的特征外,其它一如寺院正统守护神密迹金刚的样子:头戴冠,上半身裸露,手持金刚杵,张牙怒目,勇猛可畏。这样一来,民间虽呼之为哼哈二将,而佛教徒仍然可以视为密迹金刚,真可谓两全其美。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