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賈女郎輩,不曾道生死。”詩句出處:《寄贈含曦上人》;是唐朝詩人盧仝的作品。
楞伽大師兄,誇曦識道理。破鎖推玄關,高辯果難揣。 論語老莊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門,敲骨得佛髓。 此外雜經律,泛讀一萬紙。高殿排名僧,執卷坐累累。 化物自一心,三教齊發起。隨鐘嚼宮商,滿口文字美。 商賈女郎輩,不曾道生死。縱遇強禮拜,雅語不露齒。 劈破天地來,節義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無依倚。 近來愛作詩,新奇頗煩委。忽忽造古格,削盡俗綺靡。 假如慵裹頭,但勤讀書史。切磋並工夫,休遠不可比。 憐僧無遠□,信佛殘未已。貌古饒風情,清論興亹亹。 訪餘十數度,相去三五裡。見時心亦喜,不見心亦喜。 見時談謔樂,四座盡角嘴。不見養天和,無人聒人耳。 昨朝披雪來,面色赤靴靴。封灶養黃金,許割方寸匕。 泥丸佛□教,怛化莊亦恥。未達不敢嘗,孔子疑季子。 藥成必分餘,餘必投泥裡。不如向陽堂,撥醅泛浮蟻。 麹米本無愆,酒成是法水。行道不見心,毀譽徒雲爾。 雪晴天氣和,日光弄梅李。春鳥嬌關關,春風醉旎旎。 道上正無塵,人傢有花卉。高僧有拄杖,願得數覯止。
|
【註釋】:
商:
①估量;估算。《尚書·費誓》:“我商賚汝。”②商量;商討。《後漢書·宦者傳論》:“成敗之來,先史商之久矣。”③做生意;販賣。郭璞《江賦》:“或漁或商。”④做買賣的人。《莊子·德充符》:“不貨,惡用商?”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也叫“大辰”、“大火”。⑥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第二音,相當於工尺譜上的“四”,現代簡譜上的“2”。⑦指秋天。東方朔《七諫 · 沉江》:“商風肅兮而害生兮。”⑧朝代名。成湯滅夏桀後所建立。初建都於亳,後多次遷徙。公元前十四世紀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市西北),因改國號為殷,或稱殷商。《左傳·桓公二年》:“武王克商。”(克:攻克。)⑨春秋時宋國的別稱。周滅商後,封商的貴族微子的後裔於宋。《國語·吳語》:“乃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商賈:
商人的統稱。李白《江夏行》:“誰知嫁~~,令人卻愁苦。”賈:
(一)同“價”。價值;價格。《論語·子罕》:“求善賈而沽諸。” (二)gǔ ①做生意。《韓非子·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②商人,設肆坐商的商人。《周禮·天官·大宰》:“商賈阜通貨賄。”(阜:盛。賄:貨物。)③買。《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歲賈馬。”④求取。《國語·晉語八》:“謀於眾,不以賈好。”⑤招引;招惹。《左傳·桓公十年》:“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⑥出售商品。《詩經·邶風·谷風》:“賈用不售。”(售:賣出。)(三)jiǎ 姓。女:
(一)①女性。賈誼《論積貯疏》:“一女不織,或受之寒。”②少女。《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③女兒。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男:兒子。)④小。《詩經·豳風·七月》:“猗(yī)彼女桑。”(猗:采摘。)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特指織女星。唐彥謙《夜泊東溪有懷》:“酒醒推篷坐,淒涼望女牛。”(牛:牽牛星。)(二)rǔ 代詞。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或“你們”。後作“汝”。《荀子·議兵》:“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亂也。” (三)nǜ 將女兒嫁人。《左傳·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於鄭莊公。”女郎:
對年輕女子的稱呼。《樂府詩集·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郎:
①古代官名。帝王侍從官的總稱。《漢書·蘇武傳》:“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②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頭望飛鴻。”③對青年男子的美稱。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④對年輕女子稱為“女郎”。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⑤古邑名。《禮記·檀弓上》:“戰於郎。”1. 春秋魯遠邑。在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2. 春秋魯近邑。在今山東省曲阜市附近。⑥通“廊”。《韓非子·內儲說上》:“醉甚而出,倚於郎門。”輩:
①隊列。《史記·大宛列傳》:“一輩大者數百,小者百餘人。”②成批。《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使者往十餘輩,輒死,若何以能得王。”③同類;同等。《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馬有上、中、下輩。”④輩分;行輩。《晉書·吐谷渾傳》:“當在汝之子孫輩耳。”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不曾:
從來沒有,表否定。《戰國策·齊策》:“天下為秦相割,秦~~出力;天下為秦相烹,秦~~出薪。”曾:
(一)①副詞。竟;乃。《詩經·大雅·板》:“喪亂蔑資,曾不惠我師。”(蔑資:沒有貨財。師:眾人。)②重。指隔兩代以上的親屬。《詩經·周頌·維天之命》:“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駿jùn:大。惠:順。)③通“增”。增加。《鹽鐵論·詔聖》:“雖曾而累之,其亡(wú)益乎?” (二)céng ①曾經。《呂氏春秋·順民》:“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②通“層”。重疊。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萬頃如熔金。”道:
(一)①道路。《史記·陳涉世傢》:“會天大雨,道不通。”②水流通行的途徑。《左傳·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會:約會。良:地名。)③取道。文天祥《指南錄後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裡。”④方法;途徑。《論語·裡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⑤技藝。《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⑥宇宙萬物的本原。《周易·系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⑦規律;道理。《荀子·天論》:“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循:遵照。貳:不專一。)⑧政治主張或思想學說。《論語·裡仁》:“吾道一以貫之哉。”⑨好的政治局面。《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⑩道德;道義。徐階《送司封仲芳楊子赴留都》:“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淪:淪亡。替:衰落。諛:阿諛,奉承。)(11)道傢。上古思想流派之一。(12)指道術。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二:“子若學道,即有仙分。”(13)行政區劃名。1.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開元二十一年增至十五道。2. 清代和民國初年曾在省以下設若幹分守道。(14)說;講述。《鹽鐵論·遵道》:“飾虛言以亂實,道古以害今。”(15)量詞。用於命令、題目等。《新唐書·選舉志》:“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二)dǎo ①同“導”。1.疏通。《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決:河流決口。克:能。)2. 引導。《漢書·張騫傳》:“唯王使人道送我。”②治理。《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政:政令。齊:整頓。免:免於犯罪。)③介詞。從;由。《漢書·淮南王安傳》:“諸使者道長安來,為妄妖言。”生:
①生長;長出。《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②活著;生存。《論語· 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③生命;性命。《韓非子·解老》:“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祿:俸祿。持:維持。)④產生;發生。《韓詩外傳》卷五:“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⑤生育;誕生。《左傳·隱公元年》:“莊公寤生。”⑥生存的期間,指人的一生;一輩子。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⑦生活;生計。柳宗元《捕蛇者說》:“鄉鄰之生日蹙(cù)。”(蹙:窘迫。)⑧不熟的。1. 未煮或未煮熟的。《呂氏春秋·適音》:“大饗之禮,上玄尊而俎生魚。”2.未加工煉制的。《洛陽伽藍記·城北》:“頭後垂二尺生絹。”⑨讀書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