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呻吟语 |
释义 | 呻吟语思想杂著。六卷。明吕坤撰。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吕坤,字叔简,号新吾。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今河南宁陵人。明代哲学家。万历进士。三十八岁始官,历任户部主事、陕西左、右布政使、左、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后辞官归乡著述二十余年。为明中叶反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呻吟语》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全书共六卷,二千零七十二条。卷一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卷二讲修身、问学。卷三讲应务和养生。卷四论天地、世运、圣贤、品藻。卷五讲治道。卷六论人情、物理、广喻、词章。后有附录《陆清献公呻呤语疑》一卷。“呻吟”,病痛之声。“伟人亦在乎能知其病而已。知其病而呻吟者,治之也易。”此乃该书名之意也。 卷一,于《性命》篇中先论“性”与人品。认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还认为,人的精力与气血同为消长。次论性与欲问题,该书认为“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神、曰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赢余,故其取数也常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节饮食、寡嗜欲”。对于性善与性恶问题,该书认为,“性者,理气之总名,无不善之理,无皆善之气。论性善者,纯以理言也,论性恶与善恶混者,兼气而言也”。关于“存心”。该书认为,“心平气和”四字是人的最高涵养,并用很大篇幅论述了静心的好处和动心之恶。《伦理》篇论述了家理与国理。家理中论述了“母爱子不求子爱”之理,“仁者之家”与“义者之家”之特征,还论述了治家、养家、长幼、尊卑之礼节等。关于国理问题,该书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乱臣贼子接踵而来。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民可防止暴君乱主之产生。《谈道》篇将“道”释之为“道理”之“道”,谓任一事均有道理可循。又认为:“天地人物原来只是一个身体,一个心肠,同了便是一家,异了便是万类。而今看着风云雷雨都是我心中发出,虎豹蛇蝎都是我身上分来,那个是天地,那个是万物。”还认为,“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不知而行,前有渊谷而不见,傍有狼虎而不闻”。说明该书在知行观上是持“知先行后”意见的。 卷二,于《修身》篇不讲“气功”之修心养性,专讲作人之道,多有深刻道理。如“做人要做个万全,至于名利地步,修要十分占尽,常要分与大家。”“财色名位四字,考人品之大节目也。”以上为清心寡欲之意。“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苟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身不得闻过矣。我当感其攻我之益而已,彼有过无过何暇计哉。”则意为严于己而宽于人。“人生于天地间,要做有益于世底人。纵没这心肠、这本事,也休作有损于世的人。”此教人勤奋向上,功事于社会。如此等等,均表现该书的处事哲理。该卷《问学篇》讲“学”之道,不讲“学”之法。如“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外面者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外面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卷三,于《应务》篇首先论到,作事应有所准备或预测,否则措手不及。然后论人不能只顾眼前,应有长虑。还论述爱人之心:“古人爱人之意多,今日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关于听言问题该书认为,欲听其言要先知其人品、意向、见识及气质。另外还谈到君子之处事,智者之处事的特征及其他应务问题。该卷之《养生》篇内容较少,主要论及养生之意义及养生与养德之关系问题,认为“养德尤养生第一要也”。 卷四,于《天地》篇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成,独得阴者避阳,独得阳者避阴。阴阳相分合是一种自然现象,合极必分,分极必合。主张“任自然”和“夺自然”。所谓“任自然”即为顺应自然规律,所谓“夺自然”即为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努力进取。《世运》篇对历代兴亡加以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还有《圣贤》、《品藻》两篇,专论人之品行。 卷五为《治道》。主要讲治国之道。该书认为,天下之存亡只是两字“天命”。“天命”之去也是两字“人心”。该书列举许多事例,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卷六首篇论人情,包括喜褒己贬他;露己之美、非他之美;以其所能者病人等许多人情事故多有论述。《物理》篇论人之戒。另还有《广喻》、《词章》两篇,前者以喻讲理,后者讲文理。 《呻吟语》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的处事哲学,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以朋友之间,与不同层次的人之间打交道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书中即有理,又有方法,使理和方法溶汇贯通,让人觉得身有所感。在精神实质和语言叙述中,人情味相当浓,又使人心有所触,实为严谨的做人之道。在哲学上,他主张顺乎自然,改造自然,人主命运,事在人为。同时也反对理学,认为理学是儒者之异端。该书的天人关系主张、处事哲学在当时影响均很大,且对后世也有深远作用。 《呻吟语》最早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刻本。撰者晚年对此书又删补为《呻吟语摘》三卷。有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刻本。有文选楼本和《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