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周公庙姜嫄圣母祈子会
释义

周公庙姜嫄圣母祈子会

祈子会,俗叫“求子会”,是旧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为传宗生子而祈神求应的民间大型祭祀集会。在陕西西部,人们求祈的神灵是周民族的始母——姜嫄。名闻宝鸡,声传省外的岐山周公庙祈子会,是一处有典型意义的以祭祀姜嫄祈嗣为主的庙会。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西北凤凰山脚,古称“卷阿”,山塬环绕,泉流潺潺,风景颇佳。周公庙始建于唐初,是为纪念周初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周公姬旦而立。宋元时期,庙中陆续增祀了周民族历史上的名人后稷、姜嫄等,规模越来越大。
同公庙姜嫄圣母祈子会的概况,在《姜嫄圣母感应记》中记载:
“……岐之卷阿,旧有姜嫄庙,由来已久,列于祀典,享以少牢。每岁暮春三月报赛,远近祈嗣者肩摩踵接,求无不得,香火之资,数以千计。”
庙会会期是每年农历三月初十至十五,四方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从各处赶赴周公庙,甚至甘、宁、川、晋、豫的香客也慕名而来。庙会中除祈嗣外,还有多种娱乐活动,如戏曲、锣鼓、杂耍等。各种小工艺品、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汇集一处。会期通宵达旦,万民同乐。
来周公庙中祈嗣的香客,在姜嫄殿前燃看香表后,肃跪祠坛下默诵祈嗣之愿,然后讨得童鞋一只,泥塑童子一个,意为祈得之子。如默愿之中想得男孩,须将“娘娘”怀中所抱童子的生殖器拔下吞服,一般祈男者较多,庙中管理会务的会长临场备有面块,随拔,随捏,随镶,求女者则无此手续。祈嗣者返回途中均不得说话,否则祈得之子就会跟人跑掉。而且,还得买一只泥塑彩虎,用以守护祈得之子。回家后,将讨得的童鞋置于家中土地祠前,泥童则置于炕席底下或无人发现处。
香客中除祈子者外,还有“寄保”和“还愿”者。“寄保”即祈子“成功”后,祈嗣者庙会时来庙中,于殿前拜毕,默许给“娘娘”的牺牲品,以保佑孩子长大成人,待孩子长到十二岁时再来“还愿”。
“还愿”也称作“赎身”。其仪式如下:牵来活羊一只,羊头尾用染料涂两个红点,献于殿前,拿来沸水一勺或热酒一杯,浇于羊身,羊因热痛而抖动,意即“娘娘”已领牲。若寄保后孩子未满十二岁而夭折,仍需备纸羊火化于殿前了愿。除此,还愿者还多带有十二只泥塑童子、蒸馍和果品,献祭于祠坛。
现在,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这种祈嗣现象已大为减少或改变了形式,庙会时,更多的人则是在明媚的春光中游览娱乐。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