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周亚夫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周亚夫的事迹|史鉴 |
释义 | 周亚夫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周亚夫的事迹|史鉴周亚夫(公元前?—前14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周勃次子,西汉初期著名将领。周亚夫自幼随父习兵,通晓兵法,善于治军。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已任河内郡守。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受封条侯。六年,匈奴南犯上郡。周亚夫受命为将军屯兵细柳,与将军刘礼、徐厉拱卫京畿。周亚夫以军纪严明,被汉文帝赞为“真将军”,拜为中尉。汉景帝即位,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吴楚七国之乱暴发,汉景帝封周亚夫为太尉,命其平定叛乱。时叛军势盛,围攻梁国甚急。周亚夫明察军情,果断决策,不救梁国之危,直抵战略要地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同时派兵迂回叛军侧后,断其粮道。叛军攻梁不下,反扑昌邑。周亚夫坚壁不出,待其久战粮绝,被迫撤退时,挥军追击,大破吴楚叛军,不久即平定叛乱,周亚夫因功升为丞相。但由于周亚夫不肯出兵救梁,引起梁孝王猜忌,肆意诬陷。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终被免去相职。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周亚夫于为其买甲楯500具准备作为葬具,被人告为“欲反”,事情牵连到周亚夫。周亚夫自知不免,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注 释〕 ①河内:郡名,楚汉之际置。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②许负:一说为河内郡的一个老妪,“负”通“妇”;一说为人名。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④宗正:九卿之一,掌管皇族事务,多由宗室担任。⑤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⑥军门都尉:掌管营门的都尉。⑦中尉:掌管巡逻京师,维护治安的武官。⑧车骑将军:武官名。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置。掌征伐叛乱之事。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与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皆位次上卿。⑨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⑩吴楚反:公元前154年,吴、楚、胶东、胶西、赵、济南、淄川七国发动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所平定。(11)太尉:秦置。掌管全国军政。西汉沿袭其制。(12)昌邑: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山东巨野东南。(13)弓高侯:韩信之子韩颓当。(14)吴王濞:刘邦之侄,吴楚七国之乱的首发者,后兵败被杀。(15)丹徒:汉县名。治所在今江苏镇江。(16)梁孝王:汉文帝次子刘武,与景帝同出窦太后。(17)栗太子:汉景帝次子刘荣。为栗姬所生。故称栗太子,后被废。(18)南皮:即南皮侯窦彭祖,是窦太后兄窦长君之子。(19)章武:即章武侯窦广国,是窦太后之弟。(20)徐卢:《史记》作唯徐卢,景帝封之为容城侯。(21)工官:官署名。西汉置。主管制造武器、日用金属器具和各种手工业品。(22)尚方:禁中工官的一种,主制御用刀剑等物。(23)县官:此指皇帝。(24)廷尉:官名。掌管刑狱之事,为九卿之一。(25)元始二年:公元2年。 〔相关史料〕 冬,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所杀略甚众,烽火通于甘泉、长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将军张武屯北地;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次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次棘门;以备胡。 上①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周亚夫者,沛人也,绛侯周勃之子。汉文帝封为条侯,续绛侯后。 文帝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徐历为将军,军棘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对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掳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因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 文帝崩。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于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亚夫至雒阳,见剧孟,喜曰:“七国反,吾乘传②至此,不自意全。又以为诸侯已得剧孟,孟今无动,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至淮阳,问故父绛侯客邓都尉曰:“策安出?”邓客曰:“吴楚兵锐甚,难与争锋。然楚兵轻不能久。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攻之,将军深壁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粮饷道,使吴、梁相弊,而粮食竭,乃以全制其极,破吴必矣。”亚夫曰:“善。”从其策。遂坚壁昌邑南,轻兵绝吴粮道。吴王之初发也,吴臣田禄伯曰:“兵无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一奇也。”王不用。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守便宜,不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诏使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逐,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尽掳之,降其县,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归,迁为丞相③。 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帝欲侯之以劝后。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为列侯。亚夫因谢病免相。居无何,召诣廷尉,呕血而死。 断曰: 亚夫治兵,既严且锐。军中不驰,天子按辔。霸上棘门,有如儿戏。吴楚反时,剽轻难制。坚壁守之,以挫其气。委梁绝饟,西北谨备。挑战不出,惊扰高憩。吴师饥奔,方乘其弊。既斩吴头,太尉谋是。功高难居,呕备而毙。
〔注 释〕 ①上:此指汉文帝。②乘传:乘驿站的传车。③丞相:并称相邦。始置于战国时,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