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朱夏、作秋声。”诗句出处:《太常引一五首》;是元朝诗人许有壬的作品。
道宫城市胜林塘。松竹满、芰荷香。煮酒出丹房。记相见、匆匆一觞。云萍飘忽,仙凡悬绝,翻手又殊乡。何日漱余芳。看华发、诗人许棠。
二松如盖偃中庭。向朱夏、作秋声。摇影动疏棂。掩映得、苔痕转青。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咫尺到蓬瀛。休认作、蓝田县丞。
圭塘种藕已多时。贴水晓星稀。生意一朝回。便万柄、红酣绿*。连宵骤雨,透空繁响,清绝不容诗。对境写襟期。要无愧、鸱夷子皮。
荷盘蕉扇久无声。笑祈祷、果难凭。倚槛看云停。问谁把、天瓢遽倾。玄功不宰、太平有象,磊块一时平。老我问阴晴。笑尚为、苍生有情。
今年花发事务方股,欲寻旧盟,跬步牵絷,堂西漱芳亭方池种芙蕖,连岁约观,而皆不果。六月初日,祷雨一过,则红衣落尽,翠房森矗矣。口漱芳亭下小方塘。清散水芝香。回首翠成房。忍不待、佳人奉觞。紫垣朝暮,红尘车骑,遮断白云乡。老我重寻芳。又浑似、今年海棠。
进为卿相退为仙。叹今古少能全。抛却祖生鞭。且占取、烟霞洞天。遥峰罨画,清流漱玉,故里好山川。黄菊正鲜妍。便沽酒、休论几千。
年来诗笔尚能神。但无柰、旧时贫。天地一闲身。且不在、青云后尘。壶秋眸子,野人心事,相对好敷陈。山酒正清醇。要茅屋、朝朝是春。
忍寒搜句意何如。正因我、腹焦枯。茶灶火慵嘘。高阳侣、元非姓卢。佳章联叠,新醅寥落,飞梦绕兵厨。新酿取来无。要亲与、梅花饯途。
诗成春草梦池塘。相忆托玄香。常记饮仙房。笑一举、曾蒙十觞。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聊与领群芳。渐开到、江头野棠。
四堤杨柳接松筠。香破水芝新。罗袜不生尘。笑画里、凌波未真。红云飘缈,清风萧飒,半醉岸鸟巾。不是葛天民。也做得、江湖散人。
小斋潇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俗子不敲门。只风月、烟霞是邻。古瓶清雅,寒梅疏瘦,昨雨忽纷纷。尚有一枝春。快报与、南厅主人。
胭脂山下老农家。看雪树、翠交加。香透小窗纱。是昨夜、幽兰放花。引泉浇树,破苔移菊,更种故侯瓜。一笑有生涯。但休叹、清霜鬓华。
幽人早起赴池亭。看初日、照娉婷。风盖露珠倾。又胜似、前时雨声。水沉乡里,锦云深处,双桧插天青。一叶钓舟轻。似野渡、无人自横。
云舒霞卷妆浓。倒影水天红。池转小台东。又一种、娟娟玉容。仙肌绰约,奇芳清远,浮动不晶宫。一笑对衰翁。好同赴、庐山社中。
云消春气恰和柔。先到柳梢头。数日不登楼。笑青眼、窥人尚羞。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负吹游。飞絮便生愁。尽都变、浮萍去休。
以上许有壬作品《太常引》共15首
|
【注释】:
向:
①朝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②对着;朝向。《孙子·军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③趋向;奔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西伯)修义而人向之,卒为天下患。”④方向;目标。柳宗元《送兄序》:“进不知向,退不知守。”⑤将近;接近。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⑥仰慕;归向。沈作喆《寓简》卷二:“朝者君子所会,市者小人所集,义欲向君子而背小人也。”⑦偏爱;偏袒。《西游记》第三十八回:“行者道:‘八戒生得夯,你有些偏向他。’”⑧原先;从前。《庄子· 山木》:“向也不怒,而今也怒。”⑨原来的;旧的。陶潜《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志:记。)⑩副词。相当于“刚才”。《庄子·达生》:“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休:人名。至人:有至德之人。)(11)介词。表示方向、对象。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2)连词“假使”。相当于“如果”。《论衡·定贤》:“向令韩信用权变之才,为芳叔通之事,安得谋反诛死之祸哉?”朱:
①大红色。《韩非子 · 十过》:“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②指朱红的物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盖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③“朱砂”的简称。《隋书·西域传·高昌》:“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朱夏:
因《尔雅·释天》有“夏为朱明”句,故后以指夏季。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而乃繁。”夏:
(一)①华夏;诸夏。最初的中原古部族名。又指中原地区,后指中国。《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靡:顺服。)②大。景差《大招》:“夏屋广大。”③大的房屋。后作“厦(shà)。”《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④古朝代名,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所建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⑤一年四季的第二季。农历四月至六月。《诗经·小雅· 四月》:“四月惟夏。”⑥五彩。《周礼·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卿乘夏缦。” (二)jiǎ [阳夏]古县名。秦置。作:
①起;起立。《论语·先进》:“舍瑟而作。”②兴起;产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一:统一。)又起身。《管子·弟子职》:“夜寐蚤作。”(寐:睡。蚤:通“早”。)《孟子·公孙丑上》:“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③始。《尚书· 禹贡》:“莱夷作牧。”(莱夷:地名。牧:放牧。)④劳作;工作。《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⑤创作;写作。《孟子·梁惠王下》:“孔子惧,作《春秋》。”《吕氏春秋·勿躬》:“容成作历。”(容成:传说中黄帝臣,历法的创造者。)王充《论衡·定贤》:“譬犹工匠之作器也。”⑥名词,指作品。萧统《文选序》:“则有‘凭虚’、‘亡是’之作。”⑦事务。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蚕作。”(事:从事。)⑧担当;充任。《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而:假如。)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槐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⑨当成;算做。罗公升《溪上》:“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一发:一根头发。)又成为。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⑩通“诅”。诅咒。《诗经·大雅·荡》:“侯作侯祝。”(侯:语气词。)(11)通“诈”。欺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严肃起来或发怒。《礼记·哀公问》:“孔子愀(qiǎo)然作色。”(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秋:
①谷物成熟。《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麦秋至。”②秋天的庄稼。赵汝鐩《耕织叹》:“香穗垂头秋登场。”③秋季,农历七至九月。李绅《悯农二首》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④一年的时间段。《史记·梁惠王世家》:“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⑤时刻;时候。《宋史·宗泽传》:“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⑥喻白色。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⑦形容飞的样子。《汉书·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也作“秋秋”。《荀子·解蔽》:“凤凰秋秋。”声:
①乐音;音乐。《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指郑地的俗乐。雅乐:指庙堂音乐,正乐。)②声音;声响。《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③发出声音。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④口音。魏禧《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⑤声张;张扬。张溥《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zī)财以送其行。”(敛:聚集。赀:通“资”,财物。)⑥名誉;名声;声望。《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⑦声势。《战国策·齐策一》:“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威:震。)⑧指汉字的声母。《南史·谢庄传》:“又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⑨指声调,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权)公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权公:权德舆。)⑩量词。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拔弦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