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同舟共济 |
释义 | 同舟共济本来的意义是指大家同乘一条船过河。现在的意义则是指在遭到共同敌人的攻击或遇到困难、危险时,彼此互相救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公元450年,沈璞守盱眙(今江苏盱眙),南朝宋将臧质兵败,要求入城。僚佐认为,如果让他们进城,城里地狭人多,切不能专功,主张闭门不受。沈璞却说,舟楫之计,固已久息。敌人的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就是那些幸存者,也要驱逐到北国去作奴婢。臧质士卒当然害怕。应该同舟共济,共同退敌。于是开门纳进败退来的部队。合兵一处,共守盱眙。魏军进攻,三旬不下,只好烧攻具而退。 《黄石公三略·上略》云:“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孟子 ·公孙丑章句下》云:“地和不如人和。”古之用兵,强调将与兵团结一致,使三军如使一人。如今我们将与兵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人与人之间应情同手足,树立密切协同的思想,形成完整的战斗力。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