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
传统的语义学。“训诂”就是解释古书字义。也作“诂训”、“训故”、“故训”。“训”和 “诂”原来是有区......
等韵学
宋代以后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发音方法的专门之学。唐代以前,我国没有拼音字母,反切的方法不易掌握,自从守温......
字母
汉语声母的代表字。相传,唐末僧人守温参考梵文字母,提出三十个汉字代表声类,宋人又增加六个字,共得三十六,......
反切法
古代汉语的一种注音方法。“反切” 是东汉末年才出现的新式注音法,当时,梵文佛经传人中国,梵文是拼音文字,......
直音法
古代汉语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同音字来给汉字注音,如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 “乐音洛”、“大音太......
韵部
汉语韵母的分部。汉魏以后,随着 “反切” 的发明,学者能将一个个汉字的音节分析为 “声”和 “韵”,而将这......
四声
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 上、 去、 人。 上、 去、 入总称仄声,故四声又称“平仄”。古四声是汉语客观存......
音韵学
传统的语音学,以各个时期汉语的语音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古音(先秦)、今音 (隋唐以后) 和等韵......
六书
古人分析汉字归纳出的造字法和用字法。“六书” 一词最早见于 《周礼·地官》,据载,国子 (贵族子弟) 八岁入......
考据学
以实证为特点的学术研究。考据的基本精神是实证,即实事求是,言之有据。考据作为一种治学方法,古已有之,如西......
史部
古代史籍的分类和著录。中国有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相传黄帝时已设左右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所记的言和......
马氏文通
汉语语法学的第一部著作。清代马建忠著。马建忠 (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 (今镇江) 人。二十一岁时被李......
经籍纂诂
古代训诂的汇编。清代阮元编撰。阮元 (1764-1849) 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官学政、巡抚、总督、大......
康熙字典
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清代张玉书等人奉敕编纂。康熙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康熙皇帝在位时,曾组织学者编纂了......
广韵
古代第一部官修韵书。北宋陈彭年等奉诏编撰。是在隋唐《切韵》 系韵书的基础上扩充增订而成,故全称为《大宋......
- 首页
- 63
- 64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