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变体
释义

变体

文章变态固亡穷尽,然高下工拙亦各系其人才。子美以“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为吴体,以“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为俳谐体,以“江上谁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为新句,虽若为戏,然不害其格力。李义山“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雏鸾”,谓之当句有对,固已少贬矣。而唐末有章碣者,乃以八句诗平侧各有一韵,如“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雨岸,波涛欺得送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鱼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自号变体,此尤可怪者也。(蔡启 《蔡宽夫诗话》

苕溪渔隐曰: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如老杜诗云:“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此七言律诗之变体也。韦苏州云:“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飞差池。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老杜云:“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此绝句律诗之变体也。……又有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粘落平侧,亦别是一体。唐人用此甚多,但今人少用耳。如老杜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起头用侧声,故第三句亦用侧声。老杜云:“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山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起头用平声,故第三句亦用平声。凡此皆律诗之变体,学者不可不知。(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前集卷七)

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杨慎《升庵诗话》卷二)

有谓《巫山》、《长信》、《牛渚》诸篇,散语不拘对偶,盛唐诸公多用之,谓之散体。(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一二七 《李供奉集跋》)

唐人李义山有转韵律诗。白乐天、杜牧之集中所载律诗,多与今人不同。《瀛奎律髓》 有仄韵律诗。严沧浪云“有古律诗”。则古、律之分,今人亦不能全别矣。(冯班《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

唐人律诗有八句全不对者,(白集中有此体),亦有用仄韵者 (仄韵大抵吴体居多。白公和元相《梦游春》,乃仄韵长律也)。(同上书卷三《正俗》)

冯定远云:“严沧浪言有古律诗,今不能辨。”余见七律有未离古诗气脉者,如姜皎《龙池乐章》云:“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光坛宝匣余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愿似飘摇五云影,任从来去九天间。”又崔日用曰:“龙兴白水汉兴符,圣主乘时运斗枢。岸上蒙茸五花树, 波中的千金珠。 操环昔闻迎夏启, 发匣先来瑞有虞。风色云光随隐现,赤云神化象江湖。”沈云卿之“龙池跃龙龙已飞”,其第四章也。独孤及《早发龙沮馆》云:“沙禽相呼曙色分,渔浦鸣榔十里闻。正当秋风度楚水,况值远道伤离群。津头却望后湖岸,别处已隔东山云。停舻目送北归翼,惜无瑶草持寄君。”子美多有此体,疑即古律诗。……严沧浪论古律诗,固云“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则余所举不误也。(吴乔 《围炉诗话》 卷二)

唐人律诗有仄韵者,有转韵者,有通篇无对偶者,其声调皆今体,故皆名律诗。前人论之甚详。今杂于歌行中,盖不得已而从俗,其体则不可不辨。(钱良择 《唐音审体》 卷八)

老杜晚年七律,有自注时体、吴体、俳谐体。俳谐易知,时体、吴体不解。案之不过稍稍野朴,以“老树著花无丑枝”博趣,而辞气无所分别。当时皆未有此,何自而立名目?(方世举 《兰丛诗话》)

唐人五言四韵之律多不对者,七言无之。乃有七言长律而不对者,如李义山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后作》,此诗调谐响协,若编入古体,则凡笔力孱弱者皆得援以藉口矣,故断其为长律而无疑也。至冯钝吟谓义山有转韵律诗,此乃指《偶成》 转韵一篇,特古诗之调平而似律者耳。(汪师韩 《诗学纂闻》)

三四语多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必有不得不散之势乃佳。苟艰于属对,率尔放笔,是借散势以文其陋也。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 《夜泊牛渚》、孟浩然 《夜泊浔阳》 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时,人力无与,匪重典则,偶存标格而已。外是: 八句平对,五六散行,前半扇对之式,皆极诗中变态。(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唐人律诗第三四句有不属对者,如李太白“牛诸西江夜”、崔颢《黄鹤楼》诗之类,然第五六则未有不对。惟白乐天有通首不对,但平仄甚调者,自编在格诗中。如《重题西宁寺牡丹忆元九》诗云:“往年曾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今年况作临江别,惆怅花前又独来。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则律诗中又有此一种也,然白之外亦少有作此者。(赵翼 《陔余丛考》卷二三)

七言变体,始于崔司勋之《黄鹤楼》,太白深服之,故作《鹦鹉洲》诗,全仿其格。其后,白乐天“早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李义山“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韩致尧“往年曾在溪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芳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虽气体不同,杼轴各出,要皆《黄鹤楼》作为之滥觞也。今悉登之,以广律诗之变。至义山之《当句有对》,徐夤之《回文》,有损诗体,窃所不取。(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崔颢《黄鹤楼》以古体入律也; 少陵《白帝城》以古调入律也。(管世铭 《韫山堂文集》 卷八 《读书偶得三十四则》)

律用平仄,固有定体,时亦有变体。如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又《赠严武》诗:“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此是第三句用失占格。又韦应物“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亦是此格。又杜甫《喜严武见过》诗“竹里行厨”一首,第四句失占格。又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第三句及结联失占格。又苏瓌《兴庆池应制》云:“金阙平明宿雾收,瑶池式宴俯清流。瑞凤飞来随帝辇,祥鱼出戏跃王舟。帷齐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如临窃比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李白《凤凰台》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如此数首,七言律之变也。(冒春荣 《葚原诗说》卷二)

盛唐人古律有两种: 其一纯乎律调而通体不对者,如太白“牛渚西江夜”,孟浩然“挂席东南望”是也。其一为变律调而通体有对有不对者,如崔国辅“松雨时复滴”,岑参“昨日山有信”是也。虽古诗仍归律体。故以古诗为律,惟太白能之。岑、王其辅车也; 以古文为诗,惟昌黎能之,少陵其先路也。(陈仅 《竹林答问》)

五律有起二句对,而三四句不对者,谓之偷春体。或起四句皆不对, 或末四句皆不对, 或通首皆不对,古人亦偶-为之。(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卷二)

七律有全首不入律者,谓之吴体,与拗体诗不同。方虚谷《瀛奎律髓》合之拗字类中,非也。如杜少陵《题省中院壁》、《愁》、《昼梦》、《暮归》诸诗皆是。其诀在每对句第五字以平声收转,故虽拗而音节仍谐。宋人黄山谷以下,多效为之。(梁章钜 《退庵随笔》)

五言律有中二语不对者,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是也; 有全首不对者,如“挂席几千里”、“牛渚西江夜”是也。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施补华 《岘佣说诗》)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