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双调·折桂令 风雨登虎丘 |
释义 | 双调·折桂令 风雨登虎丘乔吉 虎丘在苏州(春秋时吴国都城)西北约五公里处,丘上泉石幽胜,藤蔓披拂,尤其埋葬吴王阖闾的剑池一带,更是峭壁如削,气势雄奇。这首小令便是作者逸兴大发,于风雨中登临这一古代名胜寄托感慨的记游小作。 起句揭题,总写登临时的节令气象特征。一个“秋”字,为全篇涂上了清冷的色调。以下分层铺写山上景致。山石状如蹲虎(楚语称虎“於菟”),树干弯曲交错,着眼于描绘山中自然景观之“奇”。“苔绣禅阶”三句为“鼎足对”,有力地渲染了寺庙的荒凉冷寂。接着一个对偶句承上启下,非常精彩。内容上它关合前文,进一步写虎丘的寂与奇,时间上它沟通着今与古,从对现实的描写引入对古代的遐想。上句“琴调冷声闲虎丘”,写寂静中偶然传来音调清冷的琴声,更觉虎丘闲静。据传阖闾爱剑,死后曾用“专诸”、“鱼肠”等三千名剑陪葬于剑池底下的墓室中。“剑光寒影动龙湫”,写风吹雨打池水荡漾,仿佛是那古剑在闪烁寒光。古代传说的运用,大大加强了虎丘风光的神奇。这是从视觉上以虚写实。“冷声”、“寒影”,照应着首句的“秋”字。 最末一节四句,抒发对古史的幽思。伍子胥为报父仇去楚入吴,竭忠尽智,屡建大功,但因直谏触犯吴王,自刎后尸体都被扔到江中,相传成为涛神,人民立祠永为纪念。而吴王夫差不可一世,曾图霸中原,岂料遭到越王勾践复仇,身死国灭。“浪卷胥魂,山锁吴愁”二句,通过赞扬伍子胥英魂不死长存天地之间,和讥刺刚愎自用的吴王到头来成为山中一抔黄土只有哀愁,肯定了千古是非终由历史作出公正裁决。“卷”字充满活力,“锁”字表示拘囚,鲜明体现出作者的爱憎褒贬。“浪”因风雨而生,“山”即虎丘,仍暗应着标题。 全篇遣词造句凝练典雅,结尾寓情于景,意境幽深,反映了后期散曲趋向典雅工丽的特色。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