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古瓦砚》 - 宋·欧阳修 |
释义 | 《古瓦砚》 - 宋·欧阳修[宋]欧阳修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于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古瓦砚,据欧阳修《与谢景山书》、《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此砚系谢伯初在许昌获魏铜雀台瓦当镌成,赠与诗人,为诗人所珍藏,因有“走官南北未尝舍,缇袭三四勤缄包”之句。此诗直以《古瓦砚》为题,供物取譬,托物言志,表明事物都是矛盾的存在,启发人们应使物尽其宜、量材而用。 诗写砖瓦这种微贱之物,可是却跻身于笔墨这些高贵品物之间。因而看物要看用在什么地方,不是仅从外表看它的美和丑的。砖砚的发墨胜过了金玉那些贵重的材料。诗人实是从砖瓦与金玉的比较之中,感悟出了“用人”之道。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意即黄金美玉都是人类的宝藏,这是无可怀疑的。从此二句看,诗人并未说出什么特别的东西,诗意十分平淡,但接着一转,果然是大家手笔,即把读者带入一片新奇的想象天地:“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发墨”,砚石磨墨易浓且快曰发墨。欧阳修另有《砚谱》云:“端砚虽名贵,十无一二发墨者;真古瓦砚难得,但凡瓦皆发墨。”诗人这里是说,金玉虽好,但若制成墨砚用以磨墨,反而不及用土烧制的瓦砚发墨。显然,这里是有着深刻的哲理内含的。 砖瓦与金石,同是制成墨砚,但使用效果恰与其材料的价值成反比。诗人抓取这一特点侃侃而谈,议论警策,引人深思。看来,高贵的东西也有自己的短处,低贱的东西也未必全无用处,甚至也有高贵者所不及的地方。诗的表面看似咏物,但诗人并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从古瓦砚里悟出了用人的道理:“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进而抒发了诗人对自古以来人才难以量材而用的感慨。 此诗虽以议论见长,但因诗人紧扣于物,由物及人,议论具体,而且留有余地,让读者在砖瓦与金玉的对比中去想象,读来仍感诗意浓郁,含蓄有味。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