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印度食俗今昔
释义

印度食俗今昔

印度的食物多种多样。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人们就以小麦、大麦等为主食,以肉类、鱼类、蛋类和各种水果等为副食,同时也种植蔬菜、瓜类和油料作物。
在吠陀时期,除大量实用上述物品外,有烙饼、布洛塔、阿布不巴、格冷坡、耶瓦古等比较讲究的食物。在《梨俱吠陀》中虽然没有提到大米,但是在后来的《阿达婆吠陀》中提到了五种大米。有的史书中记载,当时有把牛奶或芝麻同米饭混在一起的吃法。可见当时大米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之一。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时,仍以狩猎为生,不善于农业,故吃肉较多。在《梨俱吠陀》中提到“用马、牛、羊等肉向火神祭祀”的事情,直到吠陀后期,据《百道梵书》中记载还有“招待客人要杀一只羊或一头水牛”的风俗,以后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肉的重要性逐渐减少,也有禁止食肉之俗。例如《百道梵书》记载“谁吃什么肉,死后他将变成什么,而最后被吃。”所以到了后来,祭祀活动有所减少,食素者增多,食肉者减少。
在“史诗”时期,对于食素更加重视。例如毗湿摩向坚战强调指出:“一个人要想美丽,长寿,力大无比,智慧聪明,记忆力强,那么应该不杀生。”这说明了食素的重要。后来佛教和耆那教也宣传净化食物,禁止食肉。著名的阿育王(公元前3世纪)特地颁布了限制杀生的法律。他自己以身作则,在他的厨房里不做肉食。法律规定如此,实际上食肉者大有人在。在《本生经》中也有吃鱼的记载,并且有了做干肉和储存肉的办法,干肉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不少人爱吃干肉。据有的史书记载,当时为了招待客人肉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粮食的种类也很多,在《利论》中除了提到小麦、大麦、水稻以外,还提到了高斗(一种粗粮)、印度黍、菜豆等农作物,这些在当时都普遍生产,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
笈多王朝时,中国僧人法显提到:人们一般食素,大多数人以大米、小麦、大麦等作为主要口粮。出现了各种甜食,例如古德维迦尔、莫德醒德等等。逢到节日庆祝,还做巴耶希吉鲁、冒德格、希柯里刮等特别食物。当时的主要调料有盐、辣椒、丁香、豆蔻等。
公元7世纪时,玄奘提到,食物丰富,牛奶、黄油比比皆是,白糖、红糖已很普遍,芝麻油、菜籽油被广泛使用。
今天印度的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如同印度本身一样多姿多彩,从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到南部的喀拉拉邦到泰米尔纳杜,从东部的加尔各答到西部的孟买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美味佳肴。例如北部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的花样繁多;南方以大米为主,米饭的种类也层出不穷;沿海地区盛产鱼虾,并以此为副食;内陆地区以肉蛋类为主要副食。当然,印度教徒绝不吃羊肉,穆斯林绝不吃猪肉。印度的主食与副食尽管花样繁多,变化无穷,但却有个共同特点,即带有辣味或甜味,有些很辣,有些很甜,不习惯的人难于下肚。最引人注意的是饭菜的调料很多,主要是咖喱粉。常用的香料和作料有:阿魏、姜黄、生姜、大蒜、茴香、肉桂、小豆蔻和丁香等。配制得当的咖喱,鲜美可口,助长食欲,有益于健康。但有些不习惯的外国人初闻此味则捂鼻而走,甚至还会呕吐。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