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印度民俗特点
释义

印度民俗特点

印度历史悠久,种族复杂。它的民俗是根植于多民族生活文化土壤之中,伴随着漫长的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印度的民俗内容非常丰富。加之印度的历史、意识形态、自然环境等特点,构成了印度民俗本身的许多特点,使它有别于其他国家。
(1)浓厚的宗教性
宗教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心理联系非常密切。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原始宗教,还是现代宗教,都给人类生活以很大影响。而印度的许多民俗与宗教密不可分。印度的大量民俗现象中,都带有较浓厚的宗教性,反映着人们思想意识,适应着人们的心理需要。
众所周知,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直到现在,绝大部分印度人笃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深入到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在当地人看来,保护宗教的人会受到宗教的保护。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仪式行事。一个人从生到死,不同年龄、不同生活阶段,有不同的宗教仪式活动。以印度教徒为例,妇女怀孕后要举办生男仪式,以祈求生个勇敢的男孩;女子怀孕四个月后,举办分发仪式,用饰物将孕妇头发打扮一番,以祈消灾避邪,母子健康;婴儿出生时,举办诞生仪式,以祈求婴儿降生后无灾多福,长命百岁;婴儿出生后第十天或十二天为吉日良辰,给婴儿举办起名仪式,所起的名字,大都与星辰、神名等有关,以祈多福;若婴儿生下后不幸夭折,其父母则要加倍敬神,而且一定要给孩子起个神名;当小孩出生十二天到四个月之间,为其举办“出门仪式”,此后小孩才能被抱出门外;婴儿长到六个月后,可开始给婴儿吃些粮食性食物,但必须先为其举办“初食仪式”;婴儿长到1—3岁时,剃胎发也要举办盛大仪式,祝福小孩长大成人,胎发的处理也有一定习俗规定;当小孩长到3—4岁时,请首饰匠和理发师给小孩举办“穿耳眼仪式”,为孩子祝福;小孩学知识之前,先为其举行拜石板仪式,从此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印度教的前三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的小孩分别于8岁、11岁、12岁时举办“再生仪式”,以便使小孩获得第二次生命,仪式后小孩的地位才会提高,真正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开始遵守各种姓有关规定。结婚时,要举办的结婚仪式就更多了。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是个重要的宗教仪式,非常神圣,是由天神安排的。因此,结婚仪式非常复杂,如耿雅丹、巴格里拉合朗,等等。一个人死后,更要举行葬礼。印度人认为,人生在世,通过各种仪式使人战胜今世,让人万事如意、幸福平安。一个人死后,再通过举办的各种仪式战胜来世,让死者的灵魂在阴曹地府获得安息。基于这种思想,印度人对葬礼非常重视,以祈死者灵魂无任何痛苦,这是把今生与来世连接在一起的一种仪式。
除上述习俗外,印度人进厨房,必须脱鞋赤脚;做饭菜时,不准用嘴接触勺、铲等炊具来品尝食物,否则就是对神的不恭。吃饭前,先向周围洒水、扔饭,以供神享用;一周内,何日去什么方向吉祥,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此等等,举不胜举。总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可见印度民俗与宗教关系之密切,其宗教性的特点显而易见。
(2) 复杂的民族性
印度民俗的特点除宗教性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它具有复杂的民族性。这种复杂的民族性,是印度古老文明的体现。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东方古老的文化传统。而创造古老印度文化的印度民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统一于整个印度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构成了印度民俗的整体,表现出印度民俗的多样性特性。印度人信神,其宗教之多,流行之盛,令人惊奇,但又不同于西方宗教,比西方宗教复杂得多,这是因为民族生活的土壤、历史条件和文化素质不同的缘故。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民俗都是民族的,没有超过民族的民俗。
印度民俗是印度古老文化的体现,它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诸方面所呈现出的印度特点。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文化表现。印度的服饰与中国不同,在民族内部,服饰的富贵贫贱之分和官服民服之别不大明显,其总的风格、式样大都一样,至多有质料优劣之别。饮食民俗中,印度菜肴在民族生活中虽有高低之分,但其色、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别有风味,这与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居住民俗方面,印度式的建筑,以其通风透光和不拘一格而闻名于世。
印度的民族众多,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城乡有别,各地有异,而且各民族之间也差别很大。有些民族已进入较发达的社会,定居高楼大厦,过着现代化生活;有些还处于部落社会,以刀耕火种或打猎为生,甚至赤身裸体,过着原始生活。上述种种,体现了各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并存的特点。因此,研究印度的民俗,不仅有助于了解印度的整个历史进程,而且还有助于了解人类社会史的发展。
印度民俗所以具有这种多民族性,与印度的历史进程有关,印度人种繁多,血统混杂,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许多世纪以来,各种族流入印度,带来了各自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它们彼此学习、相互融合,从而使印度文化变得多姿多彩。诸如达罗毗荼文化、雅利安文化、穆斯林文化以及后来的西方文化等,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文化在内。这众多的民族文化,反映在民俗上则呈现出民族的特点和相互融合与影响的民俗现象,这也是印度民俗的重要特点之一。
(3) 鲜明的阶级性
印度社会从阶级社会开始,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由于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差别存在,在各项文化上就有了很大差别。反映在民俗上,则存有阶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和传承的,大量民俗都是围绕广大民众的生活而进行的。离开了广大群众的创造与传承,离开了广大人民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民俗存在的基础。在阶级社会里,民俗一般属于人民文化的范畴。这种人民文化,无时无刻不受到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但是,由于它主要为人民所创造,在民间进行传承,表现人民的意识与思想要求,因而总有它自身的特点。如在语言的传承和民间礼俗与节日方面,其人民文化的性质尤为鲜明。有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民间节日等,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反封建剥削与压迫的强烈控诉等思想内容都有体现。这同印度历史上长期王国林立、彼此争战或遭受异族入侵和占领有关。至于一些岁时节日,人生礼俗等更体现了一定的阶级内容。
由于存在这种民俗的阶级性,在对待民俗时,“不能不注意其阶级内容,并用阶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既要看到民俗的整体性。又要看到民俗的阶级性。这里有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阶级性的存在,并不排斥居于同一社会中的各阶级间的相互作用。”
(4) 封建性
印度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前面提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封建割据严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与影响很深。在印度广大农村,其表现更为明显。印度的民俗,有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流传下来的,但其大部分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或由封建社会传承、发展而来,因此,印度的很多民俗思想、民俗行动,都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其主要表现如下:
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低下。“夫为妻纲”,非常突出。妻子要绝对听从丈夫,丈夫不幸去世,其寡妇妻子被视为“不祥组织物”,不得改嫁,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印度独立以后,虽然政府做了大量提高寡妇地位的工作,但由于这种陋习由来已久,流毒很深,因此,至今仍影响很深。
存在种姓制度,这是阶级分化的产物。这种制度,把社会分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同样是人,因属于不同种姓,就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所从事的职业也有“神圣”与“下贱”之分,就连他们的各自饮食、婚配等也都有不同的规定,不得违反。尽管它对社会危害很大,但一时难以消除。
寡妇殉葬。它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暂且不提,但它属于封建陋习,这点毫无疑问。时至今日,还时有发生,可见此遗风顽固。
在婚姻结合上,一般允许“顺婚”,禁止“逆婚”,即高级种姓的男子可娶较低种姓的女子,但较低种姓的男子不能娶较高种姓的女子,否则,高级种姓的人会有被开除种姓之外的可能。这种奴隶制社会初期的产物,至今仍严重的影响着印度广大人民的生活。
上述种种封建性的东西,是印度民俗中的糟粕成分,它妨碍着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乃至新事物的接受,有害于移风易俗和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
(5) 原始性
印度的民间风俗,源头很久,虽然后经不断创造,但古老的遗风却大量存在,有许多风俗都可以回溯到人类初期,有的虽然被发展和改造,但依然有原始的风俗成分。由于封建保守性存在,这种原始成分,包括民俗意识、民俗行动,往往被顽强地保留下来,这就形成了印度民俗原始性的特点。
印度民俗的原始性,在宗教信仰、婚丧祭俗和节日庆祝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信灵魂说。有些人有病时,向祖先祈祷,希望祖先为他们驱病赶魔。这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时代,对生死无法解析时的原始信仰。有种风俗,死者的遗体必须放到墓地去。人们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慰,否则死者会变成鬼,折磨活人。因此,安葬时,先杀生祭奠,然后火化。火化后,由和尚和死者的亲属捧着骨灰,径直送到本族墓地,路上不准回头看。路上遇到河流,就用线或长草搭在河的两岸,以便让死者的灵魂顺利地渡过河去。骨灰埋好后,要一连三天到墓地给死者的灵魂送饭,并查看墓地上的脚印,以判断死者的去向。死者的家属一月内不准干活。人们对一年一度的祭祖也很重视。谁不这样做,谁就得不到社会上的帮助,祖先也不会逢凶化吉,保佑他们,坚信活人的幸福全靠死人保佑。凡此种种,例子不胜枚举。显然这些都是原始信仰,至今在有些民族、有些地区中仍流行不衰。
结婚时绕火转圈,视火为神,以火为证。这也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信仰,至今在城乡中非常流行。
印度有些地区,拜蛇的风俗盛行,门前有小树林或小池塘,树林里有石头砌的小蛇庙,庙里有石雕蛇像。在有些人看来,谁想发财致富,非敬神不可。那些没有后代的人,或者儿女愚蠢的人,对蛇神的忏悔和祈祷更为虔诚。印度的这种拜蛇风俗自古就有,在《梨俱吠陀》《家宅经》等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
在印度有些地区,人们深信鬼神,认为鬼神的影响是灾难之源。因此,旅行或做某事之前,先看是否吉祥,设法逢凶化吉。他们把某人生病,视为野鬼显灵的结果,用抽签的办法确定病因,用杀猪宰鸡的办法,祛病消灾。
印度民俗的原始性还表现在人们认为打雷、下雨、刮风、地震、潮水、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是由专门神来掌管。因此,经常向有关神供奉祭品,以消灾避邪。
除上述原始民俗外,在印度,拜猴、拜鸟、拜树、拜草、拜山、拜河等自然崇拜者大有人在,这种原始崇拜习俗,自古相传,在古代文学中可找到有关记载。
尽管印度不少的习俗是由原始性习俗变化而来,但后世的生活和思想使其中有些情况有所变化,有的流行范围缩小或人们对其重视的程度减少,如授胎礼等;有的在内容上作了修改,或形式上有所简化,如印度教的婚礼等。
民俗中的原始成分告诉我们,研究现代民族,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探寻其源和发展,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历史因素和各种变化。
(6) 重要的实用性
印度民俗的实用性,无论在信仰心理方面,还是民俗本身,在人民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影响。其实用价值,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宣传宗教,乞求降福。直到现在印度绝大部分人们笃信宗教,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到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民俗活动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有不同的宗教仪式,这些大量的活动一般都离不开敬神、祭祀,他们千方百计取悦于神,真正目的是希望诸神降福于仪式的举办者全家或某人,不仅今生今世平安多福,吉星高照,而且来生来世一切如意,不遭灾遇难。
2. 防病治病,消灾祛邪。印度许多风俗与此有关,从乡村到城市莫不存在。如对生育禁忌的讲究,处理死丧的谨慎,婚嫁喜庆的追求,人们往来的界限,饮食起居的规定等等,均有这方面的意义与作用。人们从这些实用目的出发,才保持这些民俗。
3. 惩恶扬善,欢庆胜利。这方面的内容在一些节日的来历上反映得较为突出。印度人民自古以来,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格调不一,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印度古代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而且它全面、集中、典型、形象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如霍利节,焚烧象征霍利的柴堆,以示正义战胜邪恶,善良战胜凶残,以达到惩恶扬善和教育人们的目的。又如胜利节也是同样,节日那几天不仅讲述有关故事,到节日的最后一天,焚烧三个巨型纸人,它们分别象征罗摩的仇敌,以表达人们爱罗摩之心,恨仇敌之情,达到惩恶扬善之目的。节日热闹,一年一度,人们非常重视。
4. 祈求丰收,免遭灾歉。农民在收成前后举办礼祀活动,多半出自这种目的。祭天、祈雨、求神等活动固然如此,就是拜犁、拜各种工具也莫不如此。有的犁地不用铁犁,种地不用化肥等做法,也是以此为出发点。
5. 增强团结,消除隔阂。印度的仪式、节日活动很多,有些活动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如霍利节就是其中之一。节日期间,不仅没有种姓之分,无男女之别,就连平日有些敌意,彼此不和的人,节日期间也要相互祝贺,拥抱一番。这样,原来不和的,现在和好了,原来不讲话的,从此讲话了,达到团结的目的。
6. 激励斗志,奋发图强。通过一些节日活动,再一次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联系当前实际提出任务,向新的目标前进,如德喜合拉节(胜利节)等就是例子。
如此种种,这些都是印度民俗实用性的主要表现。这种实用性反映着民俗的真正价值,是民俗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些民俗比较原始,而且有封建思想的渗透,甚至也有不少愚昧落后的成分,但仍有它的实用价值。任何民俗若脱离社会、脱离生产和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就不会存在和流传下来,所以民俗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积极作用。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