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释义

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中州是华夏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发现了多处古人类化石点,而且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如繁星遍布各处。
(1)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中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相当丰富,如河南南召县云阳镇杏花山的南召猿人化石,是属于一个青年个体的右下第二前臼齿。齿冠保存完好,其形态和测量值均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中国猿人牙齿相近,因而可能属于直立人类型。与这枚猿人化石同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虎、中国鬣狗、肿骨鹿等二十一种。
1973年,河南南阳市的中药材仓库中发现一枚人的上前臼齿化石。同年九月,又在南阳药材仓库和西峡县药材仓库的“龙骨”中找到十二枚人的牙齿化石。“龙骨”是作为药材,从淅川县各地收购,集中运来销售的。根据这些牙齿化石的特征来看,其性状近似直立人。1976年卢氏县在外贸部门上交的“龙骨”中发现两枚人牙化石和四块人类头骨化石碎片。两枚牙齿化石系左第一前臼齿和右上第一或第二臼齿。头骨化石系人类枕骨碎片。从这些标本的形态观察,他们与现代人接近。化石可能出自卢氏县城以南的刘家岭一带。
中州还发现许多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从安阳市西南的小南海遗址发掘出石片和石器7078件,C14测定距今年代9050±500BC,属于更新世晚期,稍早于山顶洞人。河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还有三门峡市东北的水沟和会兴沟遗址、灵宝的营里、南台小空山洞穴遗址、西峡的小洞遗址、荥阳织机洞遗址、洛阳凯旋洞遗址等。
中州也发现有细石器遗址,如许昌灵井遗址,舞阳的大岗遗址。出土的石器制作精细,体积较小,故称为“细石器”。有学者提出,灵井文化是中石器文化的一个代表性遗存。
(2) 裴李岗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早期的代表文化,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年代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左右。在裴李岗遗址中发现了房基、灰坑和墓葬,出土了数百件陶器和石器。出土的生产工具以农业工具为主,有石斧、石铲、石镰,比较典型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它反映了人们已经开始加工粮食,有的石铲上有捆绑木柄的痕迹,表明这时已经进入了锄耕农业。另外还发现了狗、猪、羊、鸡的骨骼,骨镖、石镞、陶弹丸,说明裴李岗文化的居民除已定居从事农业外,还有一定的渔猎经济。裴李岗遗址中制陶业也比较重要,发现了陶钵、陶罐、陶碗、陶盘、陶杯、陶纺轮等。还发现了陶窑。陶窑由窑室、火膛、火道、烟孔组成。裴李岗文化晚期,制陶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还有莪沟北岗遗址、贾湖遗址、汝州中山寨遗址、淇县花窝遗址和方城大张庄遗址,其中较典型的是莪沟北岗遗址和贾湖遗址。
莪沟北岗遗址位于密县城南莪沟村北的山岗上。在这里发现裴李岗文化的房基六座、灰坑四十四个,墓葬六十八座,出土陶器、石器三百七十余件。其中有石铲、石磨盘、磨棒等。还发现一件陶塑人头像,为泥质灰陶。扁头型、方脸、宽鼻、深目、下颏前突、口微裂,造型逼真,为一老年形象,是目前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陶塑人像珍品。
舞阳县北的贾湖遗址约距今七千至八千年,已发现三十多座房基、三百余个灰坑、十多座陶窑、三百多座墓葬。发现了与裴李岗遗址和莪沟北岗遗址同样形制的石铲、石镰、石磨盘及陶质的生活用具,还发现了器物上的契刻符号。如龟甲上刻的“目”、“日”、“头”,石柄上刻的“亻”、“彳”、“‖”等。这些符号与甲骨文与金文中的某些字形相似,可以视为与中国古文字发展有关的锲刻符号。
贾湖遗址发现典型器物还有骨笛。骨笛在七个距离相等处分别有七个孔。经有关专家研究和实验,认为这些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发音准确,至今仍可以吹奏旋律。
(3) 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一处含有彩陶与红陶和磨光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从此,仰韶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母系氏族时期的一支典型的代表性文化而名满天下。
仰韶文化在距今约六千年之前形成,延续约两千年之久。仰韶文化的基本面貌是经营原始农业,以种粟为主,饲养家畜,兼营渔猎,采集;其陶器以手制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钵、罐等,器形表面多有彩绘,有的陶器上面还绘有鱼、人面等图案,故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有固定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通行土葬。
仰韶文化遗址遍布河南各地,目前在全省发现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已有八百处之多。其典型遗址主要有庙底沟类型、大河村类型、王湾类型、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等。
庙底沟类型 庙底沟遗址位于陕县东南庙底沟村西,遗址面积二十四万平方米。庙底沟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遗存反映其正处于仰韶文化的全盛时期。该遗址发现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陶为主,有少量细泥黑陶。器物均为手制,泥条盘筑成形后多经慢轮修整,器表以线纹为主,并加堆纹、篮纹、席纹等。陶器上多有彩绘,主要施以红黑二彩,图象以植物花卉形较多。石器有石铲、石刀、石斧、石磨盘、石镞等,其中经磨制和穿孔的器件明显增多。另外还有陶纺轮、陶弹丸、骨针等。庙底沟的房屋建筑以平地起建或浅地穴的方形房为主。门口有窑穴。庙底沟类型的墓葬多为单人仰身一次葬,未见随葬品。也发现一些灰坑中有随意弃置的尸体,可能是部落冲突中死去的战俘。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址主要发现于崤山以西、华山以东的三门峡和晋南地区。属于庙底沟类型的遗址还有陕县三里桥、庙底沟、七里铺,渑池县的仰韶村,灵宝县的万村等等。
大河村类型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的大河村西南的一漫坡山岗上,面积三十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七米,最深达十二点五米。根据C14测定,大河村遗址距今年代约六千三百八十年至四千四百年之间。大河村文化的彩陶非常发达,多为白衣彩陶,以天象纹和植物的叶、茎、果等为图案的彩陶很富特色。其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粟。大河村的房屋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木骨泥墙和整塑整烧技术最为流行,房间多为双间连排,或多间连排,还有套间房。有的房屋有火池,有烧土台,周围还有窑穴。这种建筑形式反映出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社会组织和婚姻形式的变化。大河村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较前有明显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如有肩石铲,石锛、长方形石刀等。所有石器皆为磨制。另外还有骨、角器,如骨锥、骨针、蚌铲、蚌刀等。玉质装饰品也有发现。又在一种做瓮棺葬葬具的大口尖底缸身下部发现一烧制前贯通缸壁的小圆孔。有人认为,这种器皿可能与酿造有关,后来才用作瓮棺;也有学者认为,瓮棺下部的圆孔可能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死者灵魂便于与外界相通。
大河村文化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于嵩山、伏牛山以东,包括郑州、开封以南,周口以西,驻马店以北的淮河北侧主要支流的上游地区。已命名的遗址有二十多处,系统发掘的仅郑州大河村、后庄王、林山寨、长葛石固、荥阳青台、点军台、禹县谷水河等处。
王湾类型 王湾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嵩山以西,崤山以东,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即豫西地区。这一带仰韶文化的遗址非常密集,已公布的省级保护单位近十处,经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洛阳王湾、孙旗屯、矬李、偃师高崖、汤泉沟、苗湾、灰嘴、伊川土门、水寨、临汝中山寨、大张、阎村、北刘、巩县赵城、水地河等。王湾类型遗址距今约五千二百至五千八百年之间。因房屋建筑保存较差,故其村落布局不太清楚。目前发现的十多处残房基,均为平地起建的方形或长方形基址,墙基有挖槽地基,内填红烧土块或铺砾石块,木骨泥墙,墙上多涂白灰面。生产工具有磨制或打制石器。王湾类型的晚期,制陶出现快轮技术。
后岗类型 后岗遗址,因发现于安阳市西北洹河南岸高楼村北一漫坡土岗上而得名。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了后岗遗址,首先发现了这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等三种文化堆积的地层叠压关系。有学者认为,后岗类型的文化遗存“是裴李岗—大河村文化系统北去的一支创造北方变体文化”。(《河南考古四十年》)后岗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于豫北的卫河、漳河流域。属于后岗类型的遗址有安阳大赉店、高进台子、同乐寨、濮阳西水坡等。后岗类型的房屋建筑技术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或浅地穴式,木骨泥墙,运用整烧整塑的烘烤技术。农业生产工具以石铲为最多,说明原始农业的发达。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后岗类型的典型遗址是濮阳西水坡遗址。在该遗址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三组用蚌壳砌成的龙虎图案,可能是大规模祭祀的遗迹。第一组在一墓葬中。墓主人的右侧砌一龙,左侧砌一虎。龙虎皆背向墓主人,头向与墓主人相反。墓主人足端0.35米处的一对人胫骨旁还摆有一个三角形蚌图。此墓南二十米处的一个浅地穴中发现第二组蚌图,其图案有龙、虎、鹿、蜘蛛等。龙头南背北,虎头北面西,鹿卧虎背上,蜘蛛在龙头之东。蜘蛛与鹿之间有石斧。浅地穴南二十五米处的灰沟中发现了第三组蚌图,是一人骑龙,另有一虎的图案。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它反映出我国石器时代的居民已有龙的崇拜,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巫师的葬礼场面。
下王岗类型 淅川下王岗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一带,距今年代约六千四百年至四千七百三十年之间。属于这个类型的遗址还有淅川黄楝树下层,下集下层、唐河茅草寺、南阳英庄、南召二郎岗、方城大张庄等。下王岗类型晚期遗址已出现多间连排的庭院式建筑形式,发现了长达十七套、二十九间连成一排的长屋。每套房有单间、有双间,每间面积在十至三十平方米左右。各套房既统一又相互独立,布局整齐严谨。不仅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提高,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下王岗类型的遗址还发现有陶窑和石铲等生产工具。
(4) 河南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址。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原属历城县)尤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仰韶、龙山和殷代三种文化相叠压。20世纪40年代以后考古学家又对浚县大赉店、永城造津台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其文化面以饰绳纹、篮纹、方格纹的灰陶为显著特征,与山东省发现的以磨光黑陶,素面无纹饰为主要特征的龙山文化有所不同。”(《河南考古四十年》)故把河南境内发现的与典型龙山文化同时期的遗存称为河南龙山文化,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迄今为止,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千多处,经发掘的有汤阴白营、安阳后岗、大寒、八里庄、永城王油坊、黑堌堆、鹿邑栾台、淮阳平粮台、郸城段寨、沈邱乳香台、郾城郝家台、登封王城岗、告成北沟、禹县瓦店、郑州后王庄𤰙𤰚王、洛阳王湾、矬李、孟津小潘沟、临汝煤山、陕庙底沟、三里桥、淅川下王岗、黄楝树、下集等。
河南龙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中发现了木制农具,如庙底沟遗址的一处土壁上发现了使用双齿木耒的痕迹。这时期还出现了半月形石刀、石镰、蚌镰等。
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多为灰陶,质地变硬,质量有所提高。在制法上采取轮制及高火候的烧制。形成成品器胎薄、器形规整的特点。
这时期的建筑技术也有所提高。在后岗遗址发现的一百多座房基,主要是平地起建,墙为木骨泥墙和土坯垒墙两种,地面有白灰面或烧土面,亦有少数木板地面,居住面上还出现夯窝。
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出现了水井。白营遗址发现一个水井。井四壁向内倾斜,口小底大,井壁用井字形的木棍自下而上一层层垒成,最下一层井字形木架就架在胶泥壁上。这个水井是我国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一眼木架结构水井。从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多处发现的水井水渠来看,人们已经懂得饮用干净的地下水了。
还发现了五座河南龙山文化古城。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位于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西南地的台地上,距今年代约四千五百年左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三万四千多平方米。城墙采用小版筑堆筑法营造。城墙顶部宽八至十点二米,底部宽十三点五米以上。城址有南北门,南门有用土坯垒砌的两个门卫房,中间是路土,路土下铺设陶制排水管道。城内有许多房基遗址,出土除陶、石、骨器外,还有一块铜渣。
王城岗龙山文化古城,位于登封告成镇西约一公里的王城岗上,由东、西两个小城组成,整个城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王城岗城址的始建年代距今约四千四百年左右。王城岗四期灰坑内出土一件青铜残片。
郝家台城址,位于郾城县城东三公里石槽赵村东北零点五公里的郝家台上。城址南北长二百二十二米、东西宽一百四十八米,面积约32856平方米。城内有排房房基。城址距今年代约四千六百年左右。
后岗城址,位于安阳市西北洹水之滨的高岗上。在这里发现了一段宽二至四米,长七十余米的夯土围墙,可能是当时城墙的一部分。遗址中有白灰面房基和木板地面的房基。这些房基下多有用幼童作奠基的牺牲。这个遗址的年代约在公元前二千七百至二千二百年左右。
孟庄城址,位于辉县市东南孟庄镇东的城地上。城址呈正方形,城墙每边四百米,总面积约十六万平方米。城外有护城河。
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古城、铜器和用幼童作牺牲奠基的现象,已显露出了文明的曙光。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