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 |
释义 |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黄庭坚 百疴从中来, 悟罢本谁病。 西风将小雨, 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 自悦鱼鸟性。 红妆倚翠盖, 不点禅心净。 风生高竹凉, 雨送新荷气。 鱼游悟世网, 鸟语入禅味。 一挥四百病, 智刃有余地。 病来每厌客, 今乃思客至。 这两首诗是山谷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市)以佛学观点答斌老病愈遣闷而作。佛学从东汉传入中国,经过长久的吸收融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禅宗。一般文人学士都喜欢学点佛学,并与和尚打交道,韩愈与大颠、苏东坡与佛印都是最著名的例子。山谷生长于江西分宁,正是杨歧、黄龙两派佛学盛行之地,他也不例外受到了些影响。在诗歌创作上山谷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典故,以它们作材料入诗,有时也以佛教的观点解释事物,本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按照佛学的“万法唯心”、“境由心生”的观点,人的得病首先是由心得病而产生的,心在人体的“正中”,故“百疴”俱从中来。如果参透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治病该先治心。“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既有佛学上的大彻大悟,再加上一阵西风带着小雨,使居士的周围更加清凉。心病好了,身病也会慢慢好起来。“苦竹绕莲塘”,莲是荷花,是佛教崇敬的一种花,按《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说,它是一种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的象征,因此山谷紧接说“自悦鱼鸟性”,这是从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那里学来的。“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用的是维摩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山谷在病时常以维摩自居,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自称是“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立年”。本诗也是咏病,用维摩问疾的故事是非常自然的。维摩即维摩诘,乃在家居士,其神通道力远过于诸菩萨声闻等,佛遣其大弟子及弥勒佛等往问其疾,都辞避而不敢去。舍利弗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人,毅然前往,维摩诘宅神天女以智辩窘之,甚至故违沙门戒法,以香花散著其身,使其有染,虽以神力去之而不得去。(见《说无垢称经》卷四)山谷以这个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得,虽有红妆之艳,紧倚翠盖,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点染,因而大彻大悟,战胜了疾病。本诗虽用了佛学典故,但由山谷的善于锻句,善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了非常形象的“西风”、“小雨”、“苦竹”、“莲塘”、“红妆”、“翠盖”等最常见的词汇去烘托,因而融深奥晦涩的禅理于浅显易明的境界之中,使人读来丝毫不觉得艰深难懂,这显示出山谷艺术手法的高超。 下面一首是叙述病好了的心情,在病好之后,心情上得到解脱、安慰。魏了翁《鹤山文钞》卷十六《黄太史文集序》说:“山谷以花竹和气,验人安乐。”这两句话真好像是针对这首诗说似的。它以“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引入,使人顿时感到病后新愈的清爽。病好了,心情宽和了,周围的竹子、荷花都特别亲切近人。“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是从陶渊明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化出,不过山谷更加之以禅学的见解。以为众生皆有佛性,因此鱼也能悟世网,鸟语也入了禅味。第五、六两句他更加深一层发挥佛学见解,认为学佛之后,人能得到更深邃的智慧,所有病害,都能蠲除。按《维摩诘所说经》:“是身为灾,百一病恼”,肇注:“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卷上《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四大”,照佛家的解释是地、水、火、风,人的身体均由四大假合组成,因此人身无常,不实,受苦,只有大悟大解脱之后才能把四百四病挥斥而去,才能恢复健康。最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这是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病中与病愈的两种不同心情,病中心情是烦躁的,怕客人来,不想与客人打交道,可是病好了,烦恼解除了,心情舒畅,花木扶疏,佳客来时就感到高兴,一切都以乐观态度去欣赏,鸟飞鱼跃,都会生意盎然。全诗虽塞进了些佛教的东西,但稍加诠释,就易懂易欣赏,所以钱钟书评为“以生见巧”(《谈艺录》第287页),在技巧上是可供我们借鉴的。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