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匹配 [英国]斯温本 |
释义 | 匹配 [英国]斯温本而我是一片绿叶, 我们就会生长在一起, 不论是哀泣或欢唱的天气, 不论是开花的田野、庭院、 青翠的喜悦、灰色的悲切; 如果爱人是玫瑰鲜艳, 而我是一片绿叶。 如果爱人是动人的曲调, 而我是歌里的词句, 单一的欢欣、双重的声音 会把两对嘴唇结合成吻, 快乐得就像枝头小鸟 中午尝到了甘甜的雨; 如果爱人是动人的曲调, 而我是歌里的词句。 我亲爱的,如果你是生, 而你所爱的我是死, 我们要一同行云飞雪, 趁未到和风滋润的三月, 趁它没有用水仙和鸟鸣 唤醒明媚甜蜜的春时; 我亲爱的,如果你是生, 而你所爱的我是死。 如果你是悲哀的俘虏, 而我是欢喜的侍者, 我们要生生世世一同游戏, 用顾盼传情,也用叛逆, 用朝朝夕夕的痛哭, 也用少男少女的笑乐; 如果你是悲哀的俘虏, 而我是欢喜的侍者。 如果你主宰着四月, 而我把五月统治, 我们要把绿叶尽情挥霍, 我们要成天描绘花朵, 直到白日荫凉如黑夜, 直到黑夜光华如白日; 如果你主宰着四月, 而我把五月统治。 如果你是快乐王后, 而我是痛苦之王, 我们要一同猎获爱神, 把他的飞羽全部拔尽, 再教会他慢步行走, 给他嘴里勒上马缰; 如果你是快乐王后, 而我是痛苦之王。 (飞白译) 【赏析】 这首以“匹配”为题的爱情诗,用六节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富于哲理地揭示了爱情的各种非常状态。诗歌在结构上,每节以一组对应的意象作单元,展开对爱情双方的匹配性想象,形式严密工整。与一般爱情诗的温柔吟咏不同,诗歌在意象内涵的挖掘上充满了狂想。 第一节引出的是玫瑰和绿叶的“匹配性”描述,诗人并未刻意强调绿叶对玫瑰的奉献,而是把二者当作同一个生命体上生长在一起的伴侣,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无论生长在何种境遇中,也无论遭遇喜悦还是痛苦,他们的命运都联系在一起。爱不是两个心灵的事,而是同心一体的自然生长。第二节用曲调和歌词作比,将男女比作唱出同一“欢欣”的双重声音,这双重声音奏出欢快的乐曲,声音和乐曲的结合,如同枝头小鸟唧唧喳喳的相互亲吻。从头两节来看,诗人心目中的爱情是男女主体间自然和愉悦的一体关系,融为一体是爱情男女主人公相互匹配的表现。而从第三诗节开始,诗人开始向我们展示另一种类型的“匹配”。 第三节,他用生死作恋人双方的对比,命运的差异不能影响爱恋的情感,他们“行云飞雪”,唤醒春的脚步,爱是携手走向新生,而不是生对死的厌弃和离别。诗人在第四、五节中还用“悲哀的俘虏”和“欢喜的侍者”、“四月”和“五月”比喻爱情中的男女双方。悲哀的俘虏和欢喜的侍者在这种特殊的境遇中,也会产生别样的爱情,他们在这个危机场合中顾盼传情,进行着叛逆的爱情游戏。爱情是两颗心灵的刹那间的感应,它是超越一切世俗观念的叛逆,无论你是阶下囚,还是高人一等的座上客,在地位悬殊的爱情中一样有“少男少女”的笑乐。而将男女分别比作四月、五月的主宰者,则表达了诗人对充满生机和激情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对绿叶的尽情“挥霍”和对花朵的尽情描绘喻示着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激情释放。 诗歌的最后一节用“快乐王后”和“痛苦之王”比喻爱情男女,两个极度差异的个体,要用爱的过程来给予对方最大的慰藉,使各自的生命达致圆满。而这个过程,是他们对爱神的猎获过程。爱神无法决定恋人的命运,每一段爱情都轰轰烈烈,内含无穷的力量,它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将爱神牢牢把握。诗歌在后面几节向我们展示了爱情的恢弘力量,和前面两节所描写的温柔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诗歌题名“匹配”,每一节分别用两个意象来诠释,爱情的匹配可以是玫瑰和绿叶,可以是曲调和歌词这样的协调搭配,竟然也可以是生和死、欢乐和痛苦、敌和我这样极富张力的危机性搭配,而尤其是这后一种,更能显示出惊心动魄的力量。斯温本不仅向我们展示出爱情温柔和谐的一面,更向我们呈现出爱的崇高和恢弘的另一面,这让我们更深刻地悟出爱的真谛——匹配,不仅是一致,极不一致的内在一致才更激动人心。 (俞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