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刘禹锡《乌衣巷》
释义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部秦淮河南岸。三国时,吴国曾在这里驻军设防,兵士都穿乌衣,因而得名。东晋时这里成了宰相王导、谢安等官僚大地主的住宅。诗中的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离乌衣巷很近的一座桥,是从金陵城中心到乌衣巷的必经通道。

这是诗人《金陵五题》的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环境。昔日人来人往的朱雀桥边,如今开满了野花;本来是高门士族聚居区的乌衣巷却在斜阳残照里呈现出日薄西山的情景。诗人选取了“野草花”和“夕阳斜”这两种富于象征意义的景物,来表现乌衣巷冷落寂寥的景象。三四句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乌衣巷上空正在归巢的燕子,那过去栖息在“王谢堂”前檐下的燕子,如今飞入的却是“寻常百姓家”了。诗人抓住燕子寻归旧巢的特点,暗示出乌衣巷的盛衰巨变,在对景物的继续描绘中,抒发了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辛弃疾推此诗为绝唱,其《沁园春》云: “朱雀桥边,何人会道,野草、斜阳、飞燕?”道出了它的特点。这首诗含蓄蕴藉,于浅显的语言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回味。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