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刘墉行书立轴 |
释义 | 刘墉行书立轴刘墉(1719—1804) ,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故后人每称刘相国。卒谥文清。擅诗文,精辨考,工书画。他虽然政治、文章不同凡响,但皆为书名所掩。 刘氏初学赵孟𫗲, 后师董其昌,更远涉魏、晋、唐、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被誉为“集帖学之大成”。其书用墨厚重,肥腴浓艳。尽管古人曾多次强调“书贵瘦硬方通神”,但肥厚若能恰到好处,非有精湛的功力、至高的法眼、渊博的学识不可。刘氏正是在肥的方面,更见其真力弥满,使人们对他的作品久玩不厌。此轴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 ,当时他74岁。是其晚期作品中的佼佼者,虽仅有62字且字字独立,却顾盼有情,最足以体现他的笔势特点。 有人讥评刘氏的字似“墨猪”,初看“因”、“至”、“山”等字也觉得象是团团棉球,然而只要通篇反复观审,便可发现它的异趣——秾重里巧藏劲力,肥腴中时露空明,运用中存有虚寂,古拙中暗含姿媚,外肥与内遒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徐珂《清稗类钞》云: “文清书法,论者比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世之谈书法者,辄谓其肉多骨少,不知其书之佳妙,正在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诚然,刘墉以浓墨的表现手法,建立起自己“浓墨宰相”的书法风范,一般人只看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他对“白”的巧妙安排,即在那比线条更抽象的“虚” “无”之处凝注神思,创造意境,予人以无限的感受与联想。从此幅作品的布局上看,黑白各半,相映生辉,结字挪位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所制造的“白”疏能跑马,浓墨重施和最后四字随字小而紧凑所显现出来的“黑”密不透风。通篇利用“虚”的乐符表现“实”的节奏,给人一种韵律感,可以说,他书法的意境、气脉、韵致、风格,尤其是个人的襟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从“白”展现出来,将自己的心境与书境融为一体,包孕着深刻的内在美。 此轴最令人折服处,还在于一个“静”字。做为艺术的书法,最忌“火燥”; 而唯刚狠为法则,必现“火燥”之俗书。若一味回避刚狠火燥,又易流于软媚。刘氏则避“火燥”而趋“丰肥”,然而肥又易生呆相,倘若唯以流便矫之,恐又复蹈软媚。为此他巧妙地将“静气”输入字里行间,使之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尚。仅此一点,刘氏就站到了时代的前列,所以《芳坚馆题跋》说: “晋唐元明诸大家得力全是个静字,须知火色纯青,大非容易。国朝作者能副是语者,只有石庵先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