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刘克庄《沁园春》
释义

刘克庄《沁园春》

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

刘克庄



梦孚若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释 ①孚若:方信孺,字孚若,见1200页刘克庄《沁园春》(岁暮天寒)一词注①。②宝钗楼:汉武帝时建造的楼,在成阳。③铜雀台:台名,为曹操建造,因楼有大铜雀而得名,故址在现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南。④“东溟”句:唐韩愈《赠刘师服》:“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脍,细切的肉。⑤圉(yǔ)人:掌管养马之事的官。⑥西极龙媒:极西来的骏马。言天马乃神龙之类,天马来为致龙之征,因谓骏马曰“龙媒”。《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天马徕,从西极……天马徕,龙之媒。”⑦“天下”二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当时刘备担任豫州牧。⑧燕南赵北:指今河北中部一带。⑨剑客奇才:《汉书《李广苏建传》言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⑩李将军:指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文帝谓李广曰:“惜乎! 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高皇帝:汉高祖刘邦。



山水图(之一) 【清】 吕焕成 浙江省博物馆藏



鉴赏 方孚若是刘克庄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皆标举抗金大义。方的一生很短暂,四十六岁就去世了,然而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三次使金,力折强敌,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得刘克庄的钦佩。他去世后,淳祐三年(1243),刘曾作《梦方孚若》诗二首悼念亡友,这首词可能也作于同一时期。

上片描写在梦里与方孚若快意驰骋,纵情赏览的情景。开篇气度不凡,宝钗楼与铜雀台为两位建立过不朽功业的帝王所建造,如今登访,暗含追念往圣先贤的意味。而宝钗楼与铜雀台,一在咸阳,一在河北,正处在被金兵占领的失地,所以也只能梦中造访,既有山河已倾的憾恨,又包含了恢复旧日河山的企盼。“唤”字引领以下四句,“东溟”与“西极”对举,“鲸脍”与“龙媒”对举,有纵横千里、神游八极之气势。刘克庄在梦里与方孚若纵情豪饮,睥睨一切,如同当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样,认为天下除他们二人,世上再无英雄,这种气概非一般的书生意气可以相比。而“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莹邵南序》)”,刘克庄又幻想驾驭千辆马车,载上燕赵间的这些“剑客奇才”纵情驰骋,可见襟怀的坦荡和视野的开阔。“燕南赵北”与“登宝钗楼,访铜雀台”相呼应,结构十分严密。

下片写梦醒时的情景,抒壮志难酬的悲愤。“饮酣画鼓如雷”承接上片,仍是写梦境,声情激越慷慨。词人在梦中纵情豪饮,听到了北伐的战鼓如春雷一般地响起,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然而就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美梦却被晨鸡唤醒。“轻”字似不经意地道出,却发语沉痛,读之令人如含千斤橄榄。“叹”字引领四个短句,节奏急促,将现实的残酷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报国无门的悲愤由此倾泻而出。于是不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如果自己遇到了一个圣明的君主,那建功立业一定不在话下。这里暗暗隐含了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于是词人再难入睡,披衣而起,想到英年早逝的方孚若,不禁凄凉生哀。

这首词上片写梦境,极尽南北纵横之豪情,奇特的想象,雄壮的气势,如大河天来,滔滔不绝。下片写现实,凄凉失意,悲歌慷慨,与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冯煦以为刘克庄“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从这首词的风格中就可以表露出来。(常迎春)

集评清《陈廷焯:“何等抱负。”又:“‘书生’八字,感慨真切。”(《词则《放歌集》卷二)

俞陛云:“人若具此健笔,胸中当磊落不平时,即泼墨倾写,亦一快事。宋人评东坡词,为以作论之笔为词,后村殆亦同之。”(《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沁园春



刘克庄



梦中作梅词



天造梅花,有许孤高,有许芬芳。似湘娥凝望,敛君山黛,明妃远嫁,作汉宫妆。冷艳谁知,素标难亵,又似夷齐饿首阳。幽雅意,纵写之缣楮,未得毫芒。曾经诸老平章,只一个孤山说影香。便诏书存问,漫招处士,节旄落尽,早屈中郎。日暮天寒,山空月堕,茅舍清于白玉堂。宁淡杀,不敢凭羌笛,告诉凄凉



梅花诗意图(局部)【宋】岩叟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注释 ①湘娥:指娥皇、女英。君山:在洞庭湖中。晋张华《博物志》:“洞庭君山,帝(尧)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黛: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以画眉。因以称美眉。②“明妃”二句:晋石崇《王明君辞《序》:“王明君者,本为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之。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明君配焉。”唐韩偓《梅花》:“燕钗初试汉宫妆。”③“又似”句:《吕氏春秋《诚廉》载,伯夷、叔齐听说武王伐纣,认为不义,要逃走以洁其行,向北行至首阳山之下,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那里。陆游《梅》:“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④缣楮 (chǔ):作书画之纸。⑤平章:品评。⑥“一个”句: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有诗《山园小梅》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⑦“诏书”二句:《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一:“林逋隐居西湖,朝廷命守臣王济访之。逋投一启……诏下,赐粟帛而已。”⑧“节旄”二句:《汉书《苏武传》载,汉武帝遣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而不肯屈服,流放至北海牧羊,一直持节,节旄尽落。⑨“不敢”二句:《乐府诗集》卷二四:“《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鉴赏 这是一首咏梅花的佳作。根据词序,为梦中所作。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常常被标举为高风亮节之物。这首词咏梅,亦“醉翁之意不在酒”,乃在于借梅赞扬一种孤高傲世,洁身自好的精神。

开篇即将梅赞为“天造”神物,既有孤高的品质,又有芬芳的气息。“似”字总领以下四句,借娥皇、女英和王昭君的典故来写梅的形神之美。湘娥敛眉,献愁供恨,恰似梅的清苦气质;明妃汉妆,美艳绝伦,又似梅的明丽妆容。这是就梅的外表来写,而梅的内在精神世界却并不易于了解。其朴素淡定的性格,又恰似那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一样,表现出铮铮傲骨。于是梅的清幽淡雅怎么描绘都不过分,即使入画卷之中,也未能将其“毫芒”完全表现出来。梅的高洁与美丽在这含蓄的表述中给人无限的遐想。

下片更进一步赞美梅花的清高与飘逸。林逋的《山园小梅》描写梅花,情致婉约,将梅花的气韵写得十分生动,被“平章”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刘克庄这首词要写梅花,林逋的诗篇不可不提及一笔。他不仅欣赏林的诗句,更赞赏他不为荣华富贵所动,隐居不仕的品格。这种品格与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不屈服投降的气节一脉相承,皆类梅花。赞美这些风流人物,也就是赞美梅花。“日暮天寒”化自唐杜甫的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诗意的语言,将梅花比作佳人,以突出梅的孤高。它洁身自好,隐于空山月影之中,倚于茅舍之家而不入富贵之堂,宁可淡泊一生,也不肯借羌笛倾诉“凄凉”,追逐尘世繁华。

这首词一改后村词豪放激越的风格,流露出清新淡雅的情致。题为“梦中作”,似有所寄托,然而寓意不明。赞美梅花,并不从具体的形象着笔,而多借比喻暗示其精神。诗意的语言,朦胧的意味将梅花的美表现得形神兼备。(常迎春)

链接 颂扬民族气节的绘画精品——李唐《采薇图》。李唐(字稀古)是北宋徽宗时的宫廷画师,靖康之变发生后,金兵攻陷汴梁(今河南开封),遂流落民间。宋高宗赵构南渡后,李唐也随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复入宫廷画院。他的绘画名作《采薇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选用商末周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的故事为题,着力刻画了伯夷、叔齐这两位宁死不愿失节的历史人物。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坡地上,目光炯然,显得沉着坚定,身旁放着采摘野菜的小锄和篮筐。二人面容清癯,身体瘦弱,精神气质一望可知。李唐身处宋王朝饱受外强入侵的时代,选择这样的历史题材作画,鲜明地颂扬了民族气节,同时曲折地表达了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立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