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平旦入西园,梨花数株若矜夸。旁有一株李,
颜色惨惨似含嗟。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
忽忆前时经此树,正见芳意初萌牙。奈何趁酒不省录,
不见玉枝攒霜葩。泫然为汝下雨泪,无由反旆羲和车。
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冰盘夏荐碧实脆,
斥去不御惭其花。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
剪刻作此连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长姬香御四罗列,
缟裙练帨无等差。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李花二首》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注释】:

盘:

①盘子。可用来盛饭食,也可用来放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乃馈盘飧,置壁焉。”《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②乐。《尚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田:打猎。)③回绕;弯曲。《隋书·百济传》:“女辫发垂后,已出嫁则分为两道,盘于头上。”沈括《梦溪笔谈》卷三:“用柔铁屈盘之。”(柔铁:熟铁。)这个意义又写作“蟠”。④盘旋。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盘空而升。”⑤徘徊,逗留。常“盘桓”连用。曹植《洛神赋》:“怅盘桓而不能去。”(怅:惆怅;伤感。去:离去。)⑥通“磐”。巨大的石头。《荀子·富国》:“国安于盘石。”

夏:

(一)①华夏;诸夏。最初的中原古部族名。又指中原地区,后指中国。《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靡:顺服。)②大。景差《大招》:“夏屋广大。”③大的房屋。后作“厦(shà)。”《楚辞·九章·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④古朝代名,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所建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⑤一年四季的第二季。农历四月至六月。《诗经·小雅· 四月》:“四月惟夏。”⑥五彩。《周礼·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卿乘夏缦。” (二)jiǎ [阳夏]古县名。秦置。

荐:

①草席。②牧草。《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荐居:逐牧草而居。)

碧:

①青绿色的玉石。《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②青绿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实:

①充实;充满。《孟子·梁惠王下》:“君之仓廪实,府库充。”②果实;种子。《韩非子·五蠹》:“草木之实足食也。”③真实;真诚。《论衡·问孔》:“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④副词。的确;确实。《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小人实不才。”⑤用于句中加强语气的语气词。《左传·僖公五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脆:

①易折;易碎。《老子》:“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②软弱;脆弱。《宋史·夏国列传下》:“若脆怯无他伎者,迁河外耕作。”③声音明亮。顾云《池阳醉歌》:“弦索紧快管声脆。”

斥:

①驱逐;疏远。《汉书·武帝纪》:“与闻国政而益于民者斥。”《盐铁论·利议》:“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②拓展;开拓。《盐铁论·非鞅》:“斥地千里。”③探测;侦察。《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④指责;责备。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⑤指出;点明。柳宗元《六逆论》:“盖斥言择嗣之道。”⑥盐碱地。《孙子·行军》:“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管子·地员》:“五沃之土,干而不斥。”[斥候]1. 侦察;瞭望。《北史·莫多娄贷文传》:“以轻骑一千,军前斥候。”2.侦察敌情的士兵。《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去:

(一)①离开。《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②距离。《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梁丘在曹邾之间,去齐八百里。”③失去;失掉。孟云卿《悲哉行》:“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周亮工《书影》卷一:“郡县守巡各至,问所失,吏部曰:‘吾家无一物,独去破毡具一床耳。’”④除去;舍弃;丢弃。《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韩愈《与孟尚书书》:“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⑤婉称去世;死亡。古诗《孤儿行》:“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⑥往;到。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⑦过去的;从前的。《新语·至德》:“斯乃去事之戒,来事之师也。”⑧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啊”、“了”。白居易《盐商妇》:“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绿鬟:比喻女子乌黑的发髻。)⑨去声。汉语四声之一。⑩往;到……去。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可去成婚。”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11)通“驱”。驱逐。《左传·僖公十五年》:“三去之馀,获其雄狐。” (二)jǔ 收藏。《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纺线搓绳量了城墙的高度然后收藏起来。)《史记·周本纪》:“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漦lí:涎沫。椟dú:放在木匣中。)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弆”。

不:

(一)①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特:三岁的兽。)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无;没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词。无实义。《逸周书·皇门》:“我不则寅哉寅哉!”[不禄]士死的讳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二)fū花萼。后作“柎”。《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树。 鄂:同“萼”。 :有光采。)

御:

(一)①驾驭车马。《论语·为政》:“樊迟御。”(樊迟:孔子的弟子。)《庄子·达生》:“桓公田于泽,管仲御。”②驾驭车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③驾驭;控制。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④统治;治理。《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二十四》:“礼者,所以御民也。”《国语·周语上》:“百官御事。”⑤侍奉;陪侍。《商君书·更法》:“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⑥进献;多指侍奉君主。《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⑦用;使用。曹植《洛神赋》:“铅华弗御。”(铅华:脂粉。)⑧古代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均冠以“御”字作为敬称。⑨抵御;防御。后作“禦”。《诗经·邶风· 谷风》:“亦以御冬。” (二)yà(讶)。迎。《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惭:

羞愧。《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高帝不怿(yì)而有惭色。”

其:

(一)①代词。1.相当于“他(她、它)”、“他的”;“他们(她们)”、“他们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叱咄:呵斥。)2. 相当于“我(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3.表示指代。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史记·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鄙:边境。)②副词。1.表推测;估计。相当于“大概”、“或许”。《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2. 表反问。《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3. 表祈使。相当于“当”、“可”。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仄陋:出身卑微。)4. 表时间。相当于“将”。《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③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孰能御之?”2. 表选择。相当于“或者”、“还是”。韩愈《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④助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词头。《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言:助词,无义。)(二)jī语气词。表示疑问。《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尽。)

花:

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②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朵。杨万里《李花》:“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③形状像花的东西。庾信《寒园即目》:“雪花深数尺。”④不只一种颜色,有花纹的。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笺碧间红”。⑤模糊迷乱。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花。:

“花。”诗句出处:《一七令·赋花》;是唐朝诗人王起的作品。 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诗文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释义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诗句出处:《李花二首》;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