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八、1993年高考上海题
释义

八、1993年高考上海题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1—7题
①“你们的上下级关系,当官的太像‘官’了,不当官的太敬‘官’了!”这是几年前一位美国友人对我国一位作家说的话,
②我前一阵在某镇蹲点,曾见一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有一天带了几个人,说要视察农贸市场。你要视察就视察吧,可他不,一来便要镇党委书记面谈。恰恰书记一大早就骑车到村里检查抗旱情况了,可那主任非要秘书打电话找书记回来,稍迟几步还大光其火:“如果我还是县委副书记他能不快来?”正当他气呼呼拂袖而去时,从田间匆匆赶回的书记忙陪笑脸打招呼,设宴敬酒不迭,才为他老人家解了气,释了疑。
③共产党的干部为什么不叫官而称“公仆”? 就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人”。官与民,上级与下级,只有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各级干部首先应该想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上级机关的同志必须念及基层的同志十分辛苦,大量面对面的具体工作,不是发发文、开开会便可解决的,而且“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面对许许多多的“顶头上司”。上级机关的同志到基层部署、检查、协调、指导工作,为群众服务,应大力倡导;但必须真有为民之心,注意体谅下级,体察民情,下基层要办实事,“赢得基层老少安”,切不可趾高气扬摆架子,使“基层老少都厌烦”!
④ 中国的老百姓说谁“做人不像人”是咒骂,而说谁“做官不像官”则往往是赞扬。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思想和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官贵民贱、上荣下辱的观念还远未根除。许多人官“念”过重,“官本位”思想过浓。他们为民时可与群众平起平坐,同甘共苦,甚至立誓“苟富贵,勿相忘”。可一旦升迁,便陡地飘飘然起来,仿佛不处处炫耀不足以显出高人一等,将主仆关系全颠倒了。他们摆不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思想上有距离,感情上有隔阂,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要求熟视无睹,对群众困难并不真知,凡事不从工作出发,而是庸俗地计较接待规格,讲究官阶对等,像旧社会的官老爷似地要基层群众恭维、服侍自己,久而久之,使得干群关系不如革命战争年代可同生死、共患难那样融洽了。
⑤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对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步意识的阐述,有的还付诸行动。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已轻,何况吏乎?柳宗元在柳州做了赎奴、开井、垦荒、兴学、除巫等益民实事,赢得了“吏为民役”的声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干部,有什么理由不淡化“官”念,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求是》1992年第20期)


1.根据文意,填入第①段结尾中恰当的一句是( )
A.这话虽是一针见血的,但也有点偏颇。
B.这话虽有点偏颇,却是一针见血的。
C.这话虽是一种偏见,但也是一针见血的。
D.这话虽然一针见血,却是一种偏见。
2.第②段划线句是对文中______二字的形象写照。
3.同样是分析问题,第②段侧重于______,第③段侧重于______。
4.第④段中最能概括段意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
5.同是“官念”二字,第④段引号用在“念”字上,而第⑤段引号用在“官”字上,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内容看,第⑤段划线文字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  B.对比  C.层进  D.总分
7.本文论证了___________关系;提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解]
第1题。选项四句话,都是转折关系,句意相似。作者对友人说的话持肯定态度,宜以肯定的分句作正句;对“友人”的话作评价,宜选用“偏颇”。
答案: B。
第二题。抓住第②段中心,联系第一段,选出二字。
答案: 敬“官”。
第3题。辨识论证方法。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答案: 摆事实,讲道理。
第4题。第④段的特点是有中心句,在段首第②句。
答案: 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思想和剥削阶级意识的影响,官贵民贱,上荣下辱的观念还远远未根除。
第5题。两处引号的作用相同,都起“强调”的作用。
答案: 注意的角度不同(或强调的重点、侧重点不同,等);
或者: 前者的重点在“想当官”,后者的重点在“官架子”。
第6题。题干强调“从内容看”,从内容看,句意的阶梯性显明。
答案: C。
第7题。从全文来看,第①②段是说上下级关系,第③—⑤段说官民关系。中心论点在文末点明。
答案: 上下级关系和官民关系,共产党的干部应淡化“官”念,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