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仙后》 |
释义 | 《仙后》《仙后》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斯宾塞(1552—1599)的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族叙事诗。诗人本来计划按照冒险武士的12种品德,写成十二章长诗,但未能如愿,只写出前六章和第七章的几节。全诗以仙后格罗丽亚娜在宫廷举行宴会,英勇武士亚瑟向往觐见仙后为开端。在宴会上,武士们要求周游各处,驱妖降魔,仙后欣然允诺。随后叙述12武士奉仙后之令,一个一个地依次出外消除灾祸,克服困难的事迹,亚瑟参加了每个武士的冒险活动。第一章的冒险者是“红十字武士”,象征神圣、虔诚;第二章的冒险者象征节制、中庸;第三章的冒险者象征清廉、贞洁;第四章的冒险者象征友谊;第五章的冒险者象征公正;第六章的冒险者象征礼貌。在各种冒险经历中,亚瑟和武士们都能坚持惩恶扬善的信仰,坚决战胜代表恶习败行与艰难险阻的巨人、妖女、恶魔、巫师。 诗人讲到他写《仙后》的目的时说过,他要在亚瑟身上表现一个理想的武士的刚毅性格和崇高道德,并且在长诗的“风格”里表现光荣,表现“那位最光荣的人”,即女皇伊丽莎白。诗人假托仙后之名,竭力颂扬女王。在长诗中,亚瑟的形象集中地体现了武士们的忠勇与美德,闪耀着人类至善品性的光辉;格罗丽亚娜的形象,具备双重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超凡的上帝的光荣和人间女王的光荣。亚瑟一心一意追求格罗丽亚娜,寓有特殊深刻的意义,诗人把武士的忠诚与勇敢提高到道德的范畴和忠君爱国,为民除害的高度。这完全符合人文主义的生活教育原则。亚瑟和各章的武士都有高尚的教养,他们并肩作战,用美德击败恶行,他们的行为与意向,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新人(新贵族)的特征。长诗寓教于乐,充分赞扬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的冒险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对人生和大自然的热爱。长诗也反映了斯宾塞的思想矛盾,他倾心于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甚至根据清教徒的伦理观念进行道德说教。诗人写作《仙后》,有意融合了各种传统的诗的艺术并且予以创造性的发展。《仙后》运用了“斯宾塞诗节”,每节诗由9行组成,前8行每行10音节,第9行12音节,按ababbcbcc形式押韵。《仙后》对后世英国诗人影响很大,弥尔顿、汤姆逊、拜伦、雪莱、济慈都曾从中学习诗的艺术技巧。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