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什么是建安派 |
释义 | 什么是建安派建安派,是产生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20)的一个诗文流派。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建安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矛盾尖锐、分裂动荡的时期,也是“俊才云蒸”、作家辈出,思想活跃、“诗章大盛”的时期。人们称这段时期的文学,叫建安文学。它是汉末魏初文学,是在两汉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时间上不只限于建安存在的二十五年,大致包括了董卓之乱(从公元190年开始)到曹魏黄初、太和(220—233)这一段时间。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曹操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全国许多贤才收罗到自己周围,形成了以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下为中心的建安派。这一流派除了包括“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刘桢),还包括祢衡、繁(po婆)钦、应璩、杨修、吴质、路粹、丁仪、丁訥、邯郸淳、杜挚、左延年、缪袭和蔡琰等,“盖将百计”(见钟嵘《诗品序》),其中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建安派的诗歌成就最大,他们使文人五言诗更成熟和繁荣,为七言诗奠定了基础。该派的创作有以下一些共同点:
即使在曹操的写景诗中,也充满悲凉慷慨的浩然之气,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对沧海壮阔景象作了大开大合的生动描绘,既表现了作者囊括宇宙的宽广胸襟,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雄浑的气质。 曹操的诗歌富有创新精神。他都是沿用乐府旧调旧题抒写时事,在形式上比较解放。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一种杂言体的挽歌,他却改为五言体,并用以“悯时悼乱”;又如两汉文人已很少写的四言诗,却在他的笔下得到“复兴”:他不仅吸取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还脱掉了风雅的旧套,对嵇康、陶渊明等影响很大。再如,他的杂言诗(见《对酒》)句式长短参差,采用质朴的口语,是典型的“以文为诗”。在艺术上,他的诗喜欢借用古籍中的现成词句,语言古朴,直抒心志,风格悲凉沉雄、清峻豪壮,在建安时代自成一家。由于他的开创和影响,使运用古题写时事成为建安派诗人的共同风气,还使写诗用典成为后代文人的习气。 曹操的散文和诗一样,也富有创新精神。尽管大多是“令”、“表”、“书”之类臣僚日常应用文,文学色彩不浓,但却反映了曹操一生的思想言论、性格风貌。现存一百四十多篇,其中著名的有《求贤令》、《述志令》、《求逸才令》、《借贷令》、《抑兼并令》等等,大都只有几十字到百余字。这些文章在思想上不受儒家传统的约束,形式上脱去典雅的风气,往往信笔直抒胸臆、直言事理,不加雕饰,语言简约严明、自然流畅、条理清楚。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千字文(算最长的)坦率地抒写了他一生的心事和志向,充满自信地回驳了政敌的攻击,全篇通脱大方,毫无忸怩之态,一扫无病呻吟的文风,因而鲁迅曾经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继曹操之后,建安派的领袖是曹丕。曹丕(187—226),字子桓。他是曹操的次子,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太子。曹操死后,他继承父业为丞相、魏王。不久就篡汉自立为魏文帝,年号黄初,在位七年多,政治上向往汉文帝式的“无为而治”。他博览群书,富有文才,“好文学),以著述为务”,“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见《魏志》)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见《典论·论文》,“惟有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编籍”。因此,当时邺下的文士,都以之为中心,纷纷致力于著述和创作。这对于促进建安派的发展壮大和建安文学的繁荣兴旺,起了积极的作用。 曹丕现存诗歌四十四首,半为乐府,半为徒诗。他的诗以五言为主,还有四言、六言、七言和杂言。其中,成就较高的是五言和七言诗。他善于摹仿乐府民歌,工于言情,语言明白如话,以描写男女爱情和离愁别恨见长。先以五言诗为例,如《清河作》写对深厚爱情的向往,结尾可以看出《诗经》对作者的影响;《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写新婚离别之苦,表达了作者对不幸妇女的同情,诗中语如连珠、情调缠绵。《杂诗二首》写游子思乡之情,诗人采用比兴手法描绘了游子身不由己、流落他乡的凄凉境遇,诗中既用了“比兴”,又用了“顶真”,和前几首一样,在语言与表现手法上,都和汉乐府民歌相同。 曹丕的代表作《燕歌行》描写了闺中少妇在凉秋月夜,遥望一河相隔的牵牛织女,不禁引起对淹留他方的丈夫的深深思念。全诗情景交融,心理描写细致、感情委婉真挚、语言清丽,每句用韵,一韵到底,音节和谐流畅。《燕歌行》两首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成熟、完整的七言诗,它最能代表曹丕的诗歌风格。因此,曹丕对我国七言诗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贡献的。 由于曹丕一直过的是贵公子、太子和帝王生活,又多与文人接近,诗的内容和境界一般比较狭窄,工于言情,流于纤弱;但他的部分诗作,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仍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如《陌上桑》和《善哉行》是悲行役之苦;《艳歌何尝行》是讽刺贵族游荡子弟;《黎阳作诗三首》(其三)、《至广陵于马上作》,描写了出师的盛况,显示了他要继承曹操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曹丕的杂言体诗也值得注意,如《大墙上蒿行》长达三百六十四字,句式长短参差变化(长的十三字,短的三字),灵活自由,在形式上有首创意义,对李白等人长篇歌行影响很大。因此,王夫之给此诗的评价很高:“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道为乐府狮象。”(见《古诗评选》) 曹丕的散文包括书信和文论,也很有文采。书信以《与朝歌令吴质书》和《与吴质书》为代表,这两篇悼念亡友的文章,都吐属隽永、感情真挚、字句整饰、情文并茂,不失为优秀的散文。在《与吴质书》中,曹丕回忆了昔日与徐幹、陈琳、应?、刘桢等人常在一起游宴赋诗的盛况,对照眼前的冷落情景,表示了深深的感伤,同时也公允地评价了建安诸子的为人和文学成就。全文典雅流畅、凄楚感人,其中骈偶句较多,读来很有节奏感。这些都对魏晋以后文人的尺牍和抒情短文有一定影响。有人认为它在书信发展史上,是由说理到抒情、由散文到骈文转变开始的标志。 曹丕还著有《典论》一书,大多散佚不全。较完整的只有《自叙》和《论文》两篇。《典论·叙事》善于叙事,文中写到一些较量才艺的细事,都能真切地传达出当时的情景。《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论著,它广泛探讨了文学批评方法、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文学的体裁和价值作用、作家的风格特点等问题,第一次提出“文本同而末异……诗赋欲丽”的观点;把文章当作经邦治国的工具,提高了文学的独立地位,鼓励作家进行创作,见解新鲜独到,文笔平易清丽,议论简明中肯,对魏晋以后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建安派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四子,生前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曰“思”,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陈思王。他从小就爱好文学,“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很有才气,因而曹操曾认为他“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见《三国志·陈思王传》),恃才傲物,加上曹丕等人的挑拨,遂失去曹操的欢心。曹操死后,他遭到曹丕父子的猜忌和迫害:先杀了一向拥护他的丁仪、丁訥,然后借故贬了他的爵位,赶他到封地;接着又不断变换他的封地,并派人对他严密监观;不许他参与朝政,还不许同其他亲王往来。特别是在任城王曹彬(他的亲哥哥)无故暴死后,他更提心吊胆,朝不虑夕。尽管他怀着报国理想屡次要求朝廷试用(见《自试表》、《杂诗》其五和《薤露行》)都不得允许,反而遭到更大的打击,使他在四十一岁时就“汲汲无欢”地结束了一生。 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他二十九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公元200年前)他在邺城,生活较安定,又得曹操的欢心,这时的诗作多是表达自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豪壮心志,充满昂扬、慷慨、开朗、豪放的情调。所写内容,正如谢灵运在《拟邺中集序》里所道:“但美遨游,不及世事”,如《公宴》、《斗鸡》、《侍太子坐》、《箜篌引》等作品,都是他悠闲自得、流连诗酒的贵族公子的生活写照,内容不及后期深刻。当时只有《送应氏》、《名都篇》、《白马篇》等少数作品,接触了社会现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送应氏》(其一):
诗中沉痛地描写了洛阳被董卓焚烧后的残破景象,深刻地暴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了建安派诗人的主要倾向。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