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诗句出处:《祭退之》;是唐朝诗人张籍的作品。
呜呼吏部公,其道诚巍昂。生为大贤姿,天使光我唐。 德义动鬼神,鉴用不可详。独得雄直气,发为古文章。 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 再使平山东,不言所谋臧。荐待皆寒羸,但取其才良。 亲朋有孤稚,婚姻有办营。如彼天有斗,人可为信常。 如彼岁有春,物宜得华昌。哀哉未申施,中年遽殂丧。 朝野良共哀,矧于知旧肠。籍在江湖间,独以道自将。 学诗为众体,久乃溢笈囊。略无相知人,黯如雾中行。 北游偶逢公,盛语相称明。名因天下闻,传者入歌声。 公领试士司,首荐到上京。一来遂登科,不见苦贡场。 观我性朴直,乃言及平生。由兹类朋党,骨肉无以当。 坐令其子拜,常呼幼时名。追招不隔日,继践公之堂。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新果及异鲑,无不相待尝。到今三十年,曾不少异更。 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我官麟台中,公为大司成。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扬。 特状为博士,始获升朝行。未几享其资,遂忝南宫郎。 是事赖拯扶,如屋有栋梁。去夏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地旷气色清。 新池四平涨,中有蒲荇香。北台临稻畴,茂柳多阴凉。 板亭坐垂钓,烦苦稍已平。共爱池上佳,联句舒遐情。 偶有贾秀才,来兹亦同并。移船入南溪,东西纵篙撑。 划波激船舷,前后飞鸥鶬。回入潭濑下,网截鲤与鲂。 踏沙掇水蔬,树下烝新粳。日来相与嬉,不知暑日长。 柴翁携童儿,聚观于岸傍。月中登高滩,星汉交垂芒。 钓车掷长线,有获齐欢惊。夜阑乘马归,衣上草露光。 公为游谿诗,唱咏多慨慷。自期此可老,结社于其乡。 籍受新官诏,拜恩当入城。公因同归还,居处隔一坊。 中秋十六夜,魄圆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语于阶楹。 乃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临风听繁丝,忽遽闻再更。 顾我数来过,是夜凉难忘。公疾浸日加,孺人视药汤。 来候不得宿,出门每回遑。自是将重危,车马候纵横。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荒。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 家人号于前,其书不果成。子符奉其言,甚于亲使令。 鲁论未讫注,手迹今微茫。新亭成未登,闭在庄西厢。 书札与诗文,重叠我笥盈。顷息万事尽,肠情多摧伤。 旧茔盟津北,野窆动鼓钲。柳车一出门,终天无回箱。 籍贫无赠赀,曷用申哀诚。衣器陈下帐,醪饵奠堂皇。 明灵庶鉴知,仿佛斯来飨。
|
【注释】:
亲:
①爱;亲爱;亲密。《韩非子·爱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交情老更亲。”②父母。《庄子·养生主》:“可以全生,可以养亲。”③指血缘关系最接近的。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④泛指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⑤亲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亲巡天下,周览远方。”朋:
①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赐我百朋。”②朋友。李白《陈情赠友人》诗:“斯人无良朋。”③朋党。东方朔《七谏·初放》:“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浸:逐渐。)④勾结。屈原《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⑤伦比。《诗经·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其:语气词。之子:这个人。)⑥同,齐。《后汉书·李固杜乔传》:“朋心合力。”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孤:
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②孤单;单独。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古代王侯的谦称。《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④辜负。《后汉书·袁敞传》:“臣孤恩负义。”⑤指无子女的人。《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⑥独特的;杰出的。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之一:“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稚:
①幼禾。《诗经 · 小雅 · 大田》:“无害我田稚。”②谷物晚种。《齐民要术·种谷》:“二月三月种者为植(zhì)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稚禾。”(植:谷物早种。)③泛指幼小。陶潜《归去来兮辞》:“稚子候门。”(幼儿在门口等候。)④幼稚;不成熟。王充《论衡·超奇》:“长生家在会稽,生在今世,文章虽奇,论者犹谓稚于前人。”(长生:人名。)婚:
①男女结合成为夫妻。《周易·屯》:“乘马班如,求婚媾。”《列子·杨朱》:“人不婚宦,情欲失半。”②姻亲关系。《尚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克:能。乃: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时秦昭王与楚婚。”婚姻:
①指婚嫁之事。《诗·郑风·丰序》:“~~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也作“昏姻”。《礼记·经解》:“~~之乱,所以明男女之别也。”②亲家。《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巵酒为寿,约为~~。”姻:
①婿家。又指夫婿。《诗经·小雅 · 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新特:新夫。)②指女婿的父亲。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叫“婚”,男方的父亲叫“姻”。《左传·定公十三年》:“荀寅,范吉射之姻也。”杜预注:“荀寅子娶吉射女。”③婚姻。《后汉书·戴良传》:“每有求姻,辄便许嫁。”④由婚姻而形成的间接的亲戚关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弃我姻亲。”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办:
①办理;料理。班固《汉书·项籍传》:“某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故不任公。”《史记·项羽本纪》:“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尝为主办。”②购置;备置。杜甫《拨闷》:“已办青钱防顾直,当令美味入吾唇。”③具备;具有。《晋书·石崇传》:“为客作豆粥,咄嗟(duō jiē)便办。”(咄嗟:仓促,很快的意思。)④创设;经办。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营:
①围绕聚居。《公羊传·庄公二十五年》:“以朱丝营社。”②军营;营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③扎营。庾信《哀江南赋》:“营军梁溠,搜乘巴渝。”(搜乘:检阅兵车。)④建造。王维《赠房卢氏琯》:“茅茨(cí)君试营。”(茅茨:茅屋。)⑤经营;料理。《礼记·儒行》:“营道同术。”⑥谋求。陶潜《饮酒》诗之十一:“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⑦迷惑。《孙膑兵法·威王问》:“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离:分散。并卒:集中兵力。)[营营]1.象声词。《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樊:篱笆。)2.往来不绝的样子。白居易《白牡丹》:“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3.劳而不息的样子。《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4.纷乱错杂的样子。萧大圜《言志》:“万物营营,靡存其意。”5.焦躁不安的样子。《聊斋志异·阿纤》:“中心营营,寝食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