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云笈七签 |
释义 | 云笈七签《云笈七签》是集录道教经书杂著而编成的重要类书。北宋张君房集。张君房先主领辑校道书,于天禧三年(1019)编成《大宋天宫宝藏》,接着又“采摭机要,属类于文”,编集成该书。道教谓其书为游云汉之仙书,所以道书称“云笈”,道书自南朝梁代以降皆分为七部,张君房自以为该书撮录七部道书之精要,故名。该书收于《正统道藏》,《四部丛刊》等皆据之影印。 张君房(约961—1048)字尹方(关于张君房的字有三说,此据今人卢仁龙考),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历任开封府功曹参军等职,后得王钦若荐举为著作佐郎,主钦辑校《道藏》事,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早亡佚)。张君房著述甚丰,有《脞说》、《丽情集》等。 张君房自《序》称该书总120卷,《正统道藏》所收为122卷,约80万字。分为35部类:1、《道德部》,摘录《老君指归略例》、《玄纲论》等,叙道德之义、老子作《道德经》之由。2、《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属道教创世纪神学,所引经书多出于南北朝时期,将创世纪神学与老君神话结合起来。3、《道教本始部》,叙道教缘起,三宝君(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演说三洞经书之由,所引经书唐初多已见之。4、《道教经法传授部》,述《上清经》、《灵宝经》、《三皇经》传授源流。5、《经教相承部》,全录唐人李渤《真系传》,述晋代杨羲迄唐玄宗时道士李含光等10人事迹、上清经法的传授。6、《三洞经教部》,这部类的内容较杂,先述道书分为三洞四辅(即七部)、三洞又各分为12部,合为36部,基本上录自《道门大论》(亦名《玄门大义》),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道书分类问题的最早材料;次专述三洞经书中的“本文”部类经书传世原由,如云篆、天书等,“本文”为神所说,其余如“玉诀”等类则为道士所作注解或赞颂等;再次为“经释”,主要是释题,所释经目共49种;最后录经,虽名“三洞”,但所录经书不局限于三洞,如《老子中经》本应属太玄部,不在三洞之列,录经凡13种。7、《天地部》,讲道教天堂。8、《日月星辰部》,先讲存思日月神及服日月气的养生方术,次讲星宿崇拜,也贯穿着养生方术。9、《十洲三岛》,这是道教的海外奇谈,称中国之外有瀛洲等10洲、昆仑等三岛,有神仙居住,有奇禽异木、仙草灵芝等。10、《洞天福地》,全录唐道士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有真仙领治,其中多数为唐以前道教活动较频繁的地区,有些因有高士或方士隐修故也列入。11、《二十八治》,述五斗米道28治所在及与道教有关的历史事件或传说,也讲到28治的分野。12、《禀生受命》,讲人体生成及存思养神等方术。13、《杂修摄》,集各种养生方术,诸如服气疗病、导引按摩、胎息、辟谷、行气、守一、禁忌等,无不包罗其中。14、《斋戒》,叙道教斋法,如八节斋、心斋、持斋等。15、《说戒》,解释道教威仪戒律,并引录诸经条列各种戒律。16、《七签杂法》,叙道士日常仪规,如沐浴、解秽、朝礼、朝极、朝玉晨君等。17、《存思》,罗列了道教存思身内外诸神,很繁琐。18、《秘要诀法》,内容包括盟誓授箓、避忌、入靖室、烧香、符咒、口诀、守三一等等。19、《杂要图诀法》,录祝语和口诀。20、《魂神》,讲拘三魂、制七魄、对日存三魂等方术,又有思神诀要多种。21、《诸家气法》,存录诸家服气、调气、行气、闭气等方法或口诀,其中保存一些可贵的气功资料。22、《金丹诀》,讲金丹的种类、烧炼、服食、去毒、炉鼎制作、服食效验等事。23、《内丹诀法》,录五代人彭晓(真一子)《还丹内象金钥匙》和陶植《还金术》二文,为本书第70卷,第71卷复列《金丹》一部,录唐孙思邈《太清丹经要诀》,则属外丹,不知何故如此错杂。按彭、陶二文不同于一般外丹(即金丹)著作,不言丹方及制作等事,而讲丹药含天地精华气液,合而复之可长生的道理,但也不能径目之为内丹著作,彭晓文特别强调所谓“火候”,其说用于外丹内丹均可通。24、《内丹》,包括内丹和阴丹,所录为内丹道的早期著作,其说皆本于《参同契》和《黄庭经》。25、《方药》,多丹丸、散方,为医药著作。26、《符图》,以传说为汉东方朔所作之《五岳真形图》为本,称有其图可趋利避害,又有本出于《黄庭经》的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住图。27、《庚申部》,道教说人有三恶:色欲、爱欲、贪欲,身内有三尸,又称三彭(彭倨、彭质、彭矫),三彭使人有三恶,却又“司人过咎”,逢庚申日上告天曹,夺人寿命,所以道士在庚申日清斋不眠,或说为守三尸,使不能上告,或说斩三恶,使不能还入体内,本篇言其事,并有去三尸药方及消三虫(亦即三尸)的诀法。28、《尸解》,道教称先死后蜕为尸解,说尸解仙“躯质遁变”,为成仙一验,本书列为求尸解的方法,如“造剑尸解法”以剑代形质等,并举王进贤等尸解仙事迹为例。29、《诸真要略》,录翟炜《太清神仙众经要略》,以五脏与五气、五常等比拟,言陶炼清气等内修事,又将治国与修身法合起来。30、《仙籍旨诀》,讲养生修真的理论及方法。所录唐人裴铏《道生旨》和施肩吾《养生辨疑诀》二文,是内丹道流变中的重要著作。31、《七部语录》,录歌诀65首,内容包括颐养心神,调养性情等,道家哲学与道教养生兼而言之。32、《七部名数要记》,录“九守”、“十三虚无”等,即所谓“名数”。33、《仙籍语论要记》,又作《仙籍理论要记》,录唐道士吴筠《神仙可学论》、司马承祯《坐忘论》二文,其余摘录诸经片断,引文皆有所本,但不注明出处,可考者皆初唐以前著作,尤以摘录《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居多,主要围绕去欲贵生、修情养性、精神超脱等问题。34、《赞颂歌》,此与以下之《歌诗》、《诗赞辞》及《赞诗词》实同一部类,摘录一些经书中的颂或偈(例多在卷末),又录有道士(或托神仙)所作诗或辞,流传民间的歌谣等。35、《纪》,道教叙其尊神显化、演说经书、传授教法等故事称“纪”,如《轩辕本纪》、《混元皇帝圣纪》等,反映了道教造神及建立最高神灵系统的历史过程,本部类录自北宋真宗时王钦若奉命编修的《先天纪》,《先天纪》皆据旧有道书,其书有的出自南北朝,有的出自唐初,多亡佚,赖此书保存部分资料。36、《传》,道教叙成神成仙者故事为 “传”,道教没有严格的史传,只有仙传,多托神仙故事,但也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该书的主要价值是保存了一些道教史资料。所录道书,可考者绝大多数出五代之前,尤以隋唐居多。由于唐宋金元四代所修《道藏》皆久佚,好些资料赖该书得以保存,该书也就成了研究道教的要籍。但该书所分36部类,不尽合理,略显杂乱,又例不注明出处,这是它的缺陷。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