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二) 虚词意义 |
释义 | (二) 虚词意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则、或、乃、既、以、于、虽、然、若、为、者、安、何、故、也、哉、矣、耳、乎、已、夫等等。 从作用来说,有表示称代、指代的;有表示连接的;有表示语气的等等。 而有的虚词本身具有多种功能,如“之”,既是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等;又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又是语气助词,如“久之”;还可以作动词用,如“之虚所卖之”中的前一个“之”。 答题时要注意从特定的语言环境出发,在理解实词的基础上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一 (《论语·述而》) 1. 解释句子中的带点词,并写出词性。 ① 何有于我哉( )( ) ② 何有于我哉( )( ) 2. 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的“之”各指代什么。 ① 默而识之( ) ② 似有物捉制之( ) ③ 处士笑而然之( ) ④ 学而时习之( ) 参考答案: 例二 (《螳螂捕蛇》) 1. 解释带点的虚词的意义。 ① 殊无所见( ) ② 大疑( ) ③ 已破裂云( ) 2. 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用法。 ① 以刺刀攫其首( ) ② 非学无以致疑( ) ③ 公亦以此自矜( ) ④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 3. 文中的两个“之”字意义和用法是否一样?请分别说明。 ① 渐近临之 ② 久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三 (《卖油翁》) 1. 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 ② ③ 2. 下列句子中的两个“乎”意义和用法是否一样?请分别说明。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___________ 3. “乃”在文言文中有多种意义,请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义项。 (A. 于是 B. 却 C. 你、你的 D. 才 E.是) ①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② 今乃掉尾而斗( ) ③ 见渔人,乃大惊( ) ④ 家祭毋忘告乃翁( ) 参考答案: 例四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 指出“其”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① 其夫呓语( ) ② 其下有一猫( ) ③ 以钱覆其口( ) ④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 ⑤ 其里之富人见之( ) 2. 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副词。 ①______ ②______ 3. 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原来是什么词性,句中是什么词性,并解释句中义。 ① 宾客意少舒 原是:______ 现是:_____ 句中义是:______ ② 众妙毕备 原是:______ 现是:______ 句中义是:______ 参考答案: 例五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子·攘鸡》) 1. 请选择下列句中“之”的不同用法。 (A. 代人 B. 代事 C. 代物 D. 助词,的 E. 调节音节,无义) ① 日攘其邻之鸡者( ) ② 或告之曰( ) ③ 请损之( ) ④ 是非君子之道( ) ⑤ 君子之学必好问( ) ⑥ 久之,蛇竟死( ) ⑦ 似有物捉制之( ) 2.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词性是否一样?请分别说明。 ①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②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3.解释句中带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 ② 参考答案: 例六 及①之而后知;履②之而后艰;乌有③不行而知者乎?披④五岳⑤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⑥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⑦之一瞥。疏八珍之谱⑧,以为知味,不如庖丁⑨之一啜⑩。 (《魏源集·默觚上·学篇二》) [注释] 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作代词用的项是 ( ) A. 及之而后知 B. 履之而后艰 C. 披五岳之图 D. 不如樵夫之一足 E. 谈沧溟之广 F. 不如估客之一瞥 G. 疏八珍之谱 H. 不如庖丁之一啜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疑问代词,并解释意义。 ① 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 ) ②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③ 鸠曰:“子将安之?”( ) ④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 参考答案: 例七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①罄②于前,不可类之③,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④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 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选择正确注释。 ① 画孰最难者______(A. 熟悉 B. 仔细 C. 什么) ② 鬼魅最易______(A. 副词 B. 介词 C. 动词) ③不可类之______(A. 代画 B. 代犬、马 C. 助词) ④ 不罄于前______(A. 到 B. 在 C. 从) 2. 指出下列句中“为”的不同用法。 ① 客有为齐王画者( ) ② 尽化为烟,为雾……( ) ③ 凡为足下道者( ) 3. 解释下列句中“者”的意义。 ① 客有为齐王画者( ) ② 画孰最难者( ) ③ 鬼魅无形者( ) 参考答案: 例八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义。 ① ② 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不同的项是 ( ) A. 以示玉人 B. 玉人以为宝也 C. 我以不贪为宝 D. 尔以玉为宝 E. 若以与我 3. 在文中找出两个否定副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故敢献之”的“之”指代 ( ) A. 玉人 B. 宝玉 C. 子罕 D. 宋人 参考答案: 例九 (《郁离子·射道》) [注释] 1.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B. 楚王田于云梦 C. 鹿出于王左 D. 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2.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解释为“如果”的一项是 ( ) A. 翼若垂云 B. 若欲闻射道乎? C.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D.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3. 解释下列句中的语气词。 ① 若欲闻射道乎? ( ) ② 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 ③ 何有于我哉? ( ) ④ 视頞上革肉,已破裂云。( ) ⑤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 ) 4. 文言文中的“而”有多种用法,可以表示:A. 并列关系B. 转折关系 C. 承接关系 D. 修饰关系 E. 递进关系等,请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 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 ② 学而不思则罔( ) ③ 学而不厌( ) ④ 睨之,久而不去( ) 5. 下列句子中“之”不作代词用的一项是 ( ) A. 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B. 臣之射也 C. 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D. 学而时习之 参考答案: 例一○ (《耳食录》⑤) [注释] 1.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 ① 餍以腥膏( ) ② 鼠以故益暴( ) ③ 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 ④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 2. 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思。 ① 既:______ ② 率:______ ③ 与:______ ④ 复:______ 3. 下列句子中“遂”的意义是否全部相同? ( ) A. 遂不复蓄猫 B.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C.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D. 曰:“遂成竖子之名!” 4. 解释下列句中“甚”的意思。 ① 甚者与鼠游戏( ) ② 闻崖上有声甚厉( ) ③ 幸而杀彼,甚善( ) 参考答案: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