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二十三、简兮 |
释义 | 二十三、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 公言“锡爵(斝)!”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是)思? 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简”:旧训大。又有说“简”乃人名者。清末王闿运始知“简”乃鼓声。如是解释方安。王与其说是经学家,不如说是文人,这才能不受教条主义之拘束,而得通达平正之解释。凡是奏乐起舞之前,必击鼓以警众,古书是这么说的。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前句说舞的时间为正午。“上处”即上首,说舞师在舞员之前上首也。 “硕人俣俣”:“俣”,当作“吴”。吴: “公庭”:“庭”是庭院,“公”就是国君。在公之庭万舞。 “执辔如组”:古人一车驾四马,每马二辔,四马则八辔,中二辔系于车上,余六辔御者执。御车技巧全在执辔。车御得好,则六辔有条不紊,有如组,就是说如编织中的丝组一般。另一诗说“六辔如琴”,亦此意,是说六辔如琴弦一样。 “籥”:乐器,似笙,有三管,可一手持而吹。 “翟”:野鸡羽毛。 “赫如渥赭”:满脸通红,如涂了满面红色。 “爵”:即“斝”,酒杯。 最后一章说观舞者对舞师爱慕之情。“山有榛,隰有苓”:兴也,用象征的意义。“榛”:大树;“苓”:小草。山、榛象征男,而隰、苓象征女。 “美人”:即“硕人”,指舞师。 “西方”:大概指西周。《邶风》乃《卫风》,邶、鄘、卫,实皆卫。言国土则只有卫,言音调则有邶、鄘、卫,此一说。又有一说,谓无所谓三音调,不过《卫风》诗特多,与其他诗不平衡,乃分作三。说“西方”,是因为从西周(国都)来的人得人羡慕。 古代舞有所谓“万舞”。“万舞”有说为“文舞”,有说为“武舞”,其实二者都有。万: 一、二两章讲舞,第三章突然说“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可能是文舞象征爱情,故尔。《左传》庄公某年,楚公死。夫人美,令尹子元要勾引新寡之夫人,乃于夫人居所附近天天举行万舞。夫人边哭边说,万舞向来是武舞,军阵之舞。令尹不以此打敌人,却反与我纠缠,为何?令尹子元乃止。以万舞挑动夫人,又是军阵之舞:一定是包含文武两方面。可能后来特别强调文的方面,舞姿加强情感成分,这样,子元才能以之蛊惑夫人。从这个故事可以明了这篇诗。前面是舞蹈之过程,有前面,才必然收到末章所表现之情绪的结果。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