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借用经济术语
释义

(二)借用经济术语

14.我们培养人才不能起一个垮一个。国家培养人才也要讲“成本”,当然,不是说要搞经济核算,但要注意这个问题。(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15.一个人有了名气之后,刊物纷纷要他的稿,他就完全可能使自己包括感觉在内处于超负荷的支付状态。求大于供,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感觉膨胀,而其它方面跟不上来,我对莫言早有这种感觉。(王蒙、王干《感觉与境界》)
评析 这一段文字是运用借用修辞手法很典型的例子。不到一百字的语段中,就借用了四个专业术语,“超负荷”是物理学术语;“支付”、“求大于供”、“通贷膨胀”是经济术语,不仅如此,他还根据仿拟的特点,创造了“感觉膨胀”这一合乎语境需要的奇妙词组,使枯燥的文学评论变得形象生动。
16.我有很坏的毛病,见过的人未必都能记住人家的职位、地址、姓名。我老觉得,在我们的一生中,虽然会和很多人相见,然而我们和一些人的相遇,和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行人差不许多。记得我曾随一位领导去蹲点,他那时就提醒我,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谁也说不准你见过的这个人,什么时候会起什么样的作用。不过这种“存折”我从来没有建立过。我倒是常常碰见奇迹,把我从困境中解脱的,却是那些交往不深的、甚而是至今未谋一面的人。(张洁《“嘭”? “No嘭!”》,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年版的《在那绿色草地上》)
评析 把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名通讯录称为“存折”,奇妙而深刻。友谊和人情本是纯真的,可是,有时却被染上了铜臭味。文中借用的经济术语“存折”语词,正揭示了这样的社会现象。在这里借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就不仅仅是幽默了。
17.“哟,又是全百分? 不能变变花样儿吗? 我都看腻啦!”周末检查,家长签字,鲁岩得意洋洋地“捡便宜卖乖”。后来,由于贝贝的“产品”信得过,鲁岩索性实行“免检”。(达理《爸爸,我一定回来》)
评析 对于质量上精益求精、技术上过硬的产品,有关部门就实行“免检”,这是经贸战线上的规定。作者借用“产品”代替孩子的作业,借用“免检”代替家长的签字,风趣横生。
18.五行八业,都要向官这个系列兑换,随着宦海浮沉而升值或贬值。(吴琰、张学虎《“官倒”现象探析》见1988年8月24日《工人日报》)
评析 “任人唯贤”是我党起用干部的原则。可是,当权力可以掠取金钱、名誉、地位时,就会出现要求“兑换”职务、单凭职务的有无和高低评价人的“升值”或“贬值”等丑恶现象,在这里,借用的经济术语起到了揭示某些事物本质的作用。
19.这些年文字的“行情”大起大落,如同大海的波涛。个人好像是没有多少办法,随大流而已。(林斤澜《唱出自己的歌》)
评析 “行情”是生意人挂在嘴边的套语,意谓金融市场上利率或汇兑的一般情况,也指市面上商品的一般价格。但作者借用它来形容文学创作中的起落现象。不言而喻,文艺作品也像商品一样,既有洛阳纸贵的时候,也有滞销而无人顾视的时节。是耶? 非耶? 令人深思。
20.他在他自己的身上也投了点资,搞了点“基本建设”,看上去再不像夹着皮包满街乱窜的跑街,而颇有点像个经理的模样儿了。(马识途《最有办法的人》)
21.语言宝库,同时也就是生活和知识的宝库,和生活知识截然分离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这个语言应该从什么地方来“进货”?(秦牧《语林采英·语言的宝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
22.靳开来接上道:“连长,干脆,明天你就打休假报告,争取下个星期就走!别光给韩玉秀开空头支票了,让人家天天在家里盼你!”(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评析 “空头支票”是不能兑取现金的,这里用来代替“不实行”的空话,显得生动得多。这种用一种说法代替另一种说法的方式,含有一定的比喻意味,是借用修辞的一大特点。
23.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张洁《我的四季》)
评析 作者借用“入不敷出”说明自己没有虚掷年华、枉度人生,不是一个只求索取、不愿奉献的人。
24.人的精力是这样有限,往往要预支多少年的精力,才能聚起足够的生命之光,对准一个焦点,焕发出耀眼的、但在人类历史上又是极其短暂的一闪。具有冠军性格的祖德几乎本能地清楚这一点,但他的生命之光,却不能不向四周散射出去:接人、要车、发信、调人……他大大地透支了精力。他在干校打砖坯时就因为透支了精力,腰部得了严重的劳损,已经几次瘫不能动了。(陈祖芬《棋道与人道》)
评析 “预支”是提前支取,“透支”是超过偿还能力的支取。二者都是金融术语。用以刻画陈祖德奋不顾身、任劳任怨献身于围棋事业的高尚品德,可以收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效果。这里借用的只是一两个词,但表现出来的描绘力量却是惊人的。
25.于是,现代女性作者就都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审视和表现。在这方面,女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秉赋,因为女性承担着人类再生产的职责,就使他们不断体验到一系列的躯体和精神情态的变化,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呼唤,生命的力量。(韩健敏《现代写作与现代女性的写作现象》)
评析 例句借用经济术语“再生产”说明女性“生殖养育”的自然法则和社会职责。用语委婉而含蓄,给人以庄严和神圣感,很符合文艺评论语体色彩的需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