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人物或所在地代替人或事物: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材料代人或事物
释义

(二)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人物或所在地代替人或事物:借与人或事物有关的工具材料代人或事物

32.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 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鲁迅《头发的故事》)
评析 “斑驳陆离的洋布”指代的是辛亥革命后至一九二七年这一时期旧中国的国旗,也叫“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所谓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百姓对其漠不关心。一个“踱”字写尽了国民的懒散冷漠的神态;一个“撅”字表现了国民对当时政府的轻视与不满。作者精心选用“斑驳陆离的洋布”来指代国旗,则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否认态度。
33.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
……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杜甫《羌村三首》)


评析 “柴荆”指用树条编的篱笆门;“兵”指的是兵器,“革”是皮甲,这些都是战争必须的装备,诗中用来指代战争。这都符合诗对语言形象的要求。
3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评析 “八千里路云和月”指代披星戴月、转战南北、跋涉千里的战功。“天阙”原是宫殿前的楼观,诗人用来指代南宋朝廷。这是一首充满爱国豪情的战歌,忠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操,“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35.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管桦《雨来没有死》)
评析 “刺刀”代端着刺刀的日本兵。这样描述符合人的感知顺序和感知重点,雨来第一眼看见的是刺刀,首先感到的是刺刀的威胁。
36.他觉得主人快乐的来,应当快乐的走,使他们永远不忘这古朽的大宅,永远不忘这忠实的长庚。自然他这种顾忌终归是徒然的,村里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纵然有他在锅上也翻不出什么新花样,结果他出一点汗而已。(师陀《寒食节》)
评析 忠实的奴仆——长庚,希望为回家扫墓的三少做点可口的东西吃,但是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结果只是徒劳一场。作者用“出一点汗”来代替长庚的辛苦操劳,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含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37.严家人掇了一个食盒来,又提了一瓶酒,桌上放下。揭开盒盖,九个碟子都是鸡鱼火腿之类。严贡生请二位上席,斟酒奉过来,说道:“本该请二位老先生降临寒舍,一来蜗居恐怕亵尊;二来,就要进衙门去,恐怕关防有碍,故此备个粗碟,就在此谈谈,休嫌轻慢。”(《儒林外史》第四回)
评析 “粗碟”是种谦语,社交中的套话,用以指代鸡鱼火腿之类的美味佳肴。
3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评析 这是词的下阕,诗人借问天问月抒发个人怀抱,又通过浪漫的想象,展现出中秋月宫的神奇美景。诗中表现出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诗人将景物的自然更迭和人事的流转变迁融为一体;虽然作品流露出一种茕独和遗世的情绪,但是诗人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生活意义的乐观积极态度,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词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成为千古绝唱。句中的“婵娟”本指月中的嫦娥,这里用来指代明月。
39.沈一沧:唔唔,乖,(抚着咪咪的头发)礼拜天带你去玩公园。
咪咪:(把头一扭)哼,上次不是说,带我去看“大光明”吗?
沈一沧:啊,好记性,好记性,(抱住了她亲热一下)这礼拜天加倍,先游公园,后看电影。唔,现在的小孩,真是……

(夏衍《心防》)


评析 不说看电影,而说看“大光明”,这是运用借代手法在摸拟儿童的说话习惯与口气。例中的“大光明”是电影院的名字,在这里成了电影的代名词。类似这样的用法,日常生活中较多见。
40.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红楼梦》第二回)
评析 这是一段对黛玉生母的评说,用“东床”代女婿,语含“归宿”的意思,既是借代又是用典。
4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评析 杜康是传说中开始造酒的人。用“杜康”代酒,可使诗的语言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4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连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评析“复关”犹言“重关”,是“氓”居住的地方,诗中用以指代氓,是借人物所在地代替人物的一种旁代形式。
43.何大娘一共有三个儿女。大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二女儿是个老干部,在福建有工作,老三参加志愿军去了朝鲜……最近这些日子,福建照样有信,朝鲜可不来信了。(康濯《最高兴的时候》)
评析 用人物所在地代人物,这是典型的一种旁代手法。
44.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吴越春秋·弹歌》)
评析 如果译成白话,大意如下:截断竹竿,裁制弓弦,射出弹丸,禽兽并歼。前四字写“弹”的制作过程,语言质朴、精炼、准确、概括,于消极修辞一面可谓上乘。后四字全用借代一格,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弹”的用途,于积极修辞一面堪称佼佼。有人考证,这是借代修辞的最早实例,可作参考。
45.在灰黑的电灯底下,面朝了街心,靠着一张粗黑的桌子,坐下喝了几杯高粱,我终觉得醉不成功,我的头脑,愈喝愈加明晰,对于我现在的境遇反而愈加自觉起来。(郁达夫《还乡记》)
评析 高粱是做酒的原料,用它代酒,是一种借与事物有关的材料代事物的旁代手法。
46.林志诚:别的不说,单讲我发工钱,每半个月就是几千块,花花绿绿的纸,在我手里经过的也够多啦。别人看,以为发工钱是一个好缺份;可是我,就看不惯那一套,做事凭良心,就得吃赔账。(夏衍《上海屋檐下》)
评析 各种面值的钞票,图案不同,颜色不同,集中在一起,给人花花绿绿的感觉,对于作出纳的林志诚而言,钞票已是司空见惯,把它当作“花花绿绿的纸”合情合理。这种借代形象具体,有助于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47.歉岁,米贵若珠。一富翁饱餐而骄贫士曰:“字不疗饥,徒有满胸锦绣。”士答曰:“学不求饱,愧无一袋珠玑。”盖言其酒囊饭袋耳。(黄图珌《看山阁闲笔》)
评析.“满胸锦绣”即满腹文采和学问的意思。这是以“锦绣”的绚丽多采指代读书人的才华。“愧无一袋珠玑”是反语,其意在讽刺富翁是只知吃喝的“酒囊饭袋”。
48. 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评析.传说太阳中有个金乌;月亮中有个玉兔,因而用“金乌”代太阳,“玉兔”代月亮。这种借代手法在旧诗词和小说中最常见,可以使语言形象简练。
49.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评析 此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的,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诗中以“九州”指代整个宋朝国土,以“中原”指代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至死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50.何况现在不是学的孔夫子,学的是新鲜的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文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评析 例中的“孔夫子”指代的是辛亥革命前私塾中用来作教材的宣传孔孟之道的书。这是人物与有关事物之间的旁代。运用这种借代可以收到简洁生动的表达效果。
51.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黄庭坚《戏呈孔毅文》)
评析 “孔方兄”指钱。铜铸圆钱,中有方孔,所以称“孔方”。“兄”是一种拟人手法,表示亲昵,用以制造幽默。
52.程红有一种报复的敌意,不觉狞笑道:“你还不走,你们那个老头子已经扣起来了,关在许有武的后院里,你回家哭去吧,准备准备木料。”(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评析 木料是做棺材的原料,这里用来指代棺材和料理后事。程红这么说似乎是为了给世代受压迫的农民出口恶气。
53.参加表演的都是铁路局上万名职工中选出的尖子。不少是两鬓染白的老铁路,也有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出台的竟是一位姑娘。
评析 “老铁路”指代的是在铁路上工作多年的老工人们。
54.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过的地方,便永远没有见过扫帚与水桶。(老舍《我爱新北京》)
评析 作者借“扫帚”代扫地;借“水桶”代洒水,“永远没有见过扫帚和水桶”,即是从来没有打扫过卫生的意思。作者运用借代手法辛辣地讽刺了旧中国的北京的清洁卫生工作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的,而人民群众则是享受不到的。
55.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林斤澜《头像》)
评析 例句用“四个轮子”代汽车,以“两个轮子”代自行车,有意给语言增添一些嘲讽和幽默的情趣。
56.书法比赛(谜语)(打一木工用具)
评析 谜底是木工用的“墨斗”。这条谜语是运用借代和别解相结合的修辞方式制作的。书法作品常称“墨宝”,于是谜底以“墨”代指“书法”;又将“比赛”别解为“斗”,前后合义,即“墨斗”,紧扣谜面。
57.“我以为你就会拿手术刀呢。我常想,手术室里一定挺可怕的,肉呀血的,像个屠宰场。嘿,你还会弹琴。”“那是为了练手指头,好去再进‘屠宰场’。”(苏叔阳《故土》)
评析 白天明顺着前文的比喻,用“屠宰场”代手术室,并非是同意叶倩如的看法,而是有意造成一种幽默情味,委婉地进行反驳,表现自己热爱医疗事业的感情。
58.“老赵,你这家伙也太没有情分了,她是你同床共被人呀!”走到一座松林里,胡小山带着讥刺的语调向老赵说。(蹇先艾《在贵州道上》)
评析 “用同床共被人”来指代妻子,能够通俗形象地说明二人的亲密关系,用这种露骨的方法来说明夫妻关系,与说话者轿夫头的身分极其吻合。
59.但阿Q这回的回来,却与先前大不同,确乎很值得惊异。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 打酒来!”(鲁迅《阿Q正传》)
评析 以“银的”和“铜的”来代替钱币,既可以说明钱的质地和价值,又可以描画出阿Q“发财”之后对钱的满不在乎、趾高气扬的神情。极度的“自卑”和极度的“自尊”是阿Q精神胜利的两个方面,鲁迅准确地运用借代手法作出了形象化的剖析。
60.全国冠军虚心好学
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
“张小泉”讨教“王麻子”

(1980年5月27日《浙江日报》标题)


评析 这是一则标题,指明两种名牌刀剪互相切磋技艺、提高质量的动人事迹。由于运用借代手法,使得标题简明、醒目而又风趣。
61.暗间背墙立一只格架,上边有书,很少,很零星,倒也很热闹。三少不用翻,早猜准又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他却不知道那一堆里面还有四本“钦颁宪法明文”。(师陀《寒食节》)
评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是《论语》中的摘句,作者用它指代封建文化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这样不仅介绍了关家的上一代——关四爷的信仰与爱好,而且也介绍了下一代——三少讨厌封建礼教的感情倾向。借代手法大大节省了文字,而且使语言显得含蓄。
62.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袁宏道《虎丘记》)
评析 “竹”原指乐器中的箫、笛之类,此处指代箫管声;“肉”原指嘴,这里指代歌唱之声。“竹肉相发”写的是乐声与歌声相谐。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