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二○、1997年高考上海题之二 |
释义 | 二○、1997年高考上海题之二[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1—8题 [甲] ①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这是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的两句诗。一位科学家对这两句诗曾击节赞赏说: 它说明诗人对农业技术在行,懂得“隔墙诱竹”的知识。据老农讲: 竹子最适宜于肥沃的土壤。邻居栽竹,如有人想“分享”,便可在墙根多施肥料,将鞭笋诱过墙来。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段。这位(a)“思飘云物外”的诗人,(b)早在宋代就晓得月中宫殿比大地寒冷,这真是了不起的事。现代科学表明,当平原上酷暑四十度时,珠穆朗玛峰的气温却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在长空中(c)的人造卫星,其背阳面的气温低到摄氏零下几十度,果然是“高处不胜寒”! ③由此看起来,诗人写诗,是要懂得一点科学常识的。乍看来,自然科学所要求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允许有夸张和虚构,而诗歌创作所企求的是热情洋溢和浮想联翩,两者差距甚大。但哲人说得好:“学问像一张网, 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自然科学,对诗人状物抒情,尤其是描写大自然号色,有密切的关系。 [乙] ④我们要求诗人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不是要他们赤裸裸的将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表现在作品中,而是要他们将科学知识融化在诗歌的意境里。这里不妨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为例:
⑤此诗抓住冬去春来给生物带来的变化,表现出早春时节盎然的生机、动人的情趣,其中还包含着启人深思 的哲理。在动物世界里,和鹅一样,鸭靠身上长满的浓厚丰密而又润滑多油的羽毛,以及皮下积蓄的一层厚厚实实的脂肪耐寒抗冷。一旦春回大地,河水解冻,好动喜水的鸭子便连忙跳入春江中游泳寻食。因此,水温回升,哪怕是稍稍的增暖,鸭子总比别的动物“先知道。”诗中把科学常识融于鸭子恣意戏水的情景之中,就显得极其自然、妥贴。 [丙] ⑥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常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
⑦这里写的夜半钟声,道出了古刹的清幽,反衬出秋夜的冷寂。诗人在深秋夜晚的旅途中,心情孤寂,便借助于钟声既含蓄又充分地表达出来,收到了一种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宋代的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却批评道: 寺庙里夜半是不兴敲钟的,所以张继这句诗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欧阳修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因为在唐代,姑苏一带确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叫做“无常钟”。在唐代,就有不少诗人写过“夜半钟”。如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云:“隔水悠扬午夜钟。”白居易诗云:“新松秋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云:“夜半隔山钟。”于鹄诗云:“遥听缑山半夜钟”……这些都说明写夜半钟在唐代不独张继。他们之所以不喜欢写白日钟,是因为白天有各种声音干扰,远不像夜半钟声那样宽广悠扬,音质柔和深沉,更易勾起游子离人的寂寞、愁烦的心绪。 ⑧ 这里还有一个声学常识问题。(a)白天钟声传播的区域有限,是因为白天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声速便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b)由于声速是逐渐改变的,所以声线(声波的射线)在其传播路径的每一点上都发生折射,这就形成“弯射”。ⓒ根据折射定律,弯射的声线应弯向小介质层。ⓓ即在白天时,声线就弯向上方,这时声射程就明显减少。ⓔ夜间则相反,地表散热快,地面迅速冷却,低层空气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于是上层空气的传声速度高于地面空气的传声速度,传声路线发生由上层转入下层的弯曲,从而使声射程增加,声音不再散向上层。ⓕ相反,上层空气的声波却会弯向下方传到地面。ⓖ因此,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传声的损失便可大大减少,并且还能使声波路线如同向前弹跳翻滚的皮球,甚至可以翻山越岭。ⓗ正由于夜间声能损失小,声波的射程远,所以夜半钟声能够传得很远很远,而且听起来比白天更加悦耳、清晰,韵味悠长。 1.第②段(a)(b)(c)中应填入的词最适当的一项是 A.通晓 竟然 漫游 B.擅长 果然 畅游 C.擅长 居然 遨游 D.善于 竟然 遨游 答:______ 2.第③段作者引用“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一句在这里比喻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甲]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 4.第⑤段应填入的一句,最恰当的是 A.这首诗人们看过之后不禁拍案叫绝。 B.这首诗把鸭子和河豚写得栩栩如生。 C.诗人所写的这些,是完全有道理的。 D.诗人这样写,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 答: 5.归纳[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 6.上文与“知其一,不知其二”相呼应的词语是答: 7.第⑧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a)(b)(c)/(d)(e)(f)(g)/(h) B.(a)(b)(c)(d)/(e)(f)(g)/(h) C.(a)(b)(c)/(d)(e)(f)/(g)(h) D.(a)/(b)(c)(d)/(e)(f)(g)(h) 答: 8.归纳[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4个字) [题解] 第1题。考查词语的选用能力。“在长空中”,一般只能用“遨游”,据此可排除A、B项;“善于”侧重于表达经验方面,“擅长”侧重于技能方面,(a)处宜填“擅长”,可排除D项。 答案: C。 第2题。考查对比喻句含义的理解力。作者引用哲人的话,是说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据此可推断出比喻的本体是自然科学和诗歌,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比喻句说的是“学问像一张网”,答案应为诗歌和自然科学,而不是诗人。 答案: 诗歌和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 第3题: 考查段落大意的概括力。甲文的思路是: ①②段举出两位诗人作诗的实例;③段首句,加以总结,即为中心句,然后从道理上阐释这一中心意思。 答案: 诗人写诗,要懂得一点自然科学知识。 第4题。选句填空,应从全文的中心来考虑。[乙]文讲的是要将科学知识融化在诗的意境里,为此举苏轼的诗加以说明。填入的一句应承接前句的“哲理”,又要与后文贯通。后文是分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有科学根据的。 答案:D。 第5题。考查文章中心的归纳能力。[乙]文的思路是先提出中心句,然后以苏轼的诗为例加以阐述。 答案: 自然科学知识要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第6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力。[丙]文先提出,“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然后举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完全合乎声学原理”,而欧阳修批评张继“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犯了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错误。 答案: 浅尝辄止,一知半解。 第7题。考查划分文章层次的能力。(a)—(d)说的是白天的钟声传播的区域有限;(e)—(g)则说夜间的钟声却相反;通过白天与夜间的比较,得出结论(h)。 答案: B。 第8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丙]文特点,在文首提出中心句。 答案: 掌握自然科学知识,面越广越好。或: 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